圣水宫
位于城东北小昆嵛山南端山谷中,又名圣水岩、玉虚观。金元时期全国三大道院(武官、滨都、圣水)之一,居山东三宫(圣水、东合、宾字)之首。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七真”之一王玉阳在此修炼。承安二年(1197),金帝赐号“体玄大师”,敕赐牒额“玉虚观”。翌年秋,王玉阳辟地建道院,贞祐二年(1214)众弟子立玉虚观碑。碑高5.66米,宽1.25米,厚0.28米,碑额四龙蟠屈,碑文工整楷书,碑阴刻有道家宗派大系表,是研究金元时期道家活动的重要资料。道院西部峭壁上有玉阳洞,距地面约10米。洞正中凿有神台,东壁凿5龛,西壁凿3龛,洞上方刻有王玉阳题“玉阳洞天”4字,字大盈尺,俊拔有力。其西有圣水洞,洞中有水,不见发源,裂石而出,春秋不变,洞口东壁横刻“圣水宫”三字也系王玉阳手笔。此外还有断岩圣水、古洞仙真、玉碑濯雨、石柱撑霄、远峰卓笔、虎洞春云、风岚秋月、竹园遗翠、松岭泻青等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