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土默特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土默特部蒙古旧部名。为达延汗所设六万户之一,属右翼。后为其孙俺答汗领有,后金天聪六年(1632),俺答汗后裔俄木布以避察哈尔部林丹汗侵扰,与首领古禄格、杭高等归附后金,称归化(今呼和浩特)土默特。不久反叛,旋被平定。崇德元年(1636)编为二旗,为内属蒙古,不设札萨克,以古禄格为左翼都统,杭高为右翼都统,隶属于绥远将军。其另一支,俺答汗孙噶尔图以避林丹汗侵扰,由归化城东迁。其子鄂木布楚琥尔于天聪二年(1628)率众归附后金,九年授札萨克,编为东土默特右翼旗。而元臣济拉玛后裔莽古岱,则从喀喇沁迁居东土默特,其孙善巴于天聪三年(1629)率众归附后金,九年授札萨克,编为东土默特左翼旗。两旗皆隶卓索图盟。其牧地约在今辽宁省朝阳县。 土默特部蒙古旧部名。明代, 为达延汗六万户之一,属右翼。后为其孙俺答汗领有。后金天聪六年(1632)俺答汗后裔俄木布以避察哈尔部林丹汗侵扰, 与首领古禄格、杭高等归清, 称归化(今呼和浩特)土默特。后反清,被平定。崇德元年(1636)编为二旗,为内属蒙古,不设札萨克,以古禄格为左翼都统,杭高为右翼都统,属绥远将军统辖。其另一支,俺答汗孙噶尔图以避林丹汗侵扰, 由归化城东迁,子鄂木布楚琥尔等于天聪二年(1628)投清。九年封札萨克,编为东土默特右翼旗。元臣济拉玛后裔莽古岱, 从喀喇沁徙居东土默特。三年其孙善巴率众投清, 九年封札萨克, 编为土默特左翼旗。两旗统隶卓索图盟。分牧于今辽宁省朝阳县境。 土默特部 土默特部清代设置的行政区。属内蒙古。《清史稿·地理志二十四》: “土默特部: 2旗,左翼附1旗。〔在喜峰口东北。古孤竹国。汉,辽西郡,治柳城县地。燕,慕容皝建都,改龙城县。元魏为营州治。隋复置柳城县。唐为营州都督府治。辽置兴中府。元,大宁路兴中州。明,以内附部长为三卫,自锦、义历广宁至辽河曰泰宁卫,后为蒙古土默特所据〕。天聪三年 (公元1629年) 台吉鄂木布、塔布囊善巴来降,后封善巴贝勒,主左翼,鄂木布贝子,主右翼,世袭。所部东界养息牧牧场,西界喀喇沁右旗,南界盛京边墙,北界喀尔喀左翼及敖汉。广460里,袤310里。” ☚ 潼川府路 土谢图汗部 ☛ 土默特部蒙古部名。也称东土默特,以别于※归化城土默特(西土默特)。由两部分组成。成吉思汗功臣济拉玛(者勒蔑)后裔莽古岱,从喀喇沁部徙居土默特。后金天聪三年(1629),其孙善巴率众附清,九年(1635)建旗,封札萨克,编成为土默特左翼旗。成吉思汗十五世孙达延汗后裔,俺答汗孙噶尔图为避察哈尔林丹汗侵扰,由归化城(今呼和浩特)东迁。子鄂木布楚琥尔于后金天聪二年(1628)附清,九年,建旗,封札萨克,编为土默特右翼旗。两翼为异姓,统隶于卓索图盟。牧地约在今辽宁省朝阳县地区。参见“归化城土默特部”(522页)。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