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土木堡之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土木堡之战

军与蒙古诸部的一次重要战役。又称“土木之变”。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瓦刺部也先统率大军分四路进扰明边。东路由脱脱不花和兀良哈攻辽东。西路攻甘州(今肃张掖)。中路为主力,又分两支,一支攻宣府围赤城;另一支由也先亲自率领攻大同。进攻大同一路的瓦刺军甚是凶猛,明将吴浩与宋瑛、朱冕迎战于猫儿庄、阳和(今山西阳高),均败殁。大同败的消息传至北京,英宗朱祁镇在王振挟持下,七月十六日亲率五十万大军督征。八月一日至大同,得知前线败状,三日下令班师。原拟至蔚州(今蔚县),后改奔宣府。十日至宣府,瓦刺兵亦追至,断后的吴克忠、吴克勤均战死,救援的薛绶、朱勇三万骑也几全殁。十三日明军逃至土木堡,距怀来城仅二十里。随征文武大臣均建议进城,王振以辎重千辆未至,留待土木堡。次日瓦剌兵围土木堡,这里地高无水,明军人马困渴二日。十五日也先伪退,明军即移营就水,行不及三四里,瓦刺兵蹂阵而入,大败明军。英宗朱祁镇被俘,随征文武官员死亡数十人,五十万大军死伤过半,余皆逃散。自此,明朝统治由初期进入中期。

土木堡之战

土木堡之战

蒙古瓦剌部战败明军、俘获明英宗之役。明宣德、正统年间,蒙古鞑靼和瓦剌两大部统一,瓦剌部首领也先拥有蒙古各部统辖的实权。也先不断向明朝施加压力。正统十四年 (1449)七月,也先分兵四路进攻明朝,亲率主力进犯大同。明英宗朱祁镇在太监王振怂恿下,率兵50万“亲征”。明军出居庸关,到宣府,八月初一日冒险进至大同。当时明军处处被动,军情危急,王振密谋退兵,八月初三日,下令班师。王振不听从紫荆关回师的建议,执意按原路东撤。十三日,明英宗逃至距怀来县城20里的土木堡,次日黎明被瓦剌军四面合围。土木堡地高无水,明军陷于饥渴之中。十五日瓦剌军诈退,王振立刻下令移营就水。在明军队伍散乱之际,瓦剌军铁骑四面冲出,英宗突围不成,终于被俘。王振也死于乱军之中。明朝50万军队,溃于瓦剌2万之兵,死伤大半。此战亦称“土木之变”。

☚ 麓川之役   北京保卫战 ☛

土木堡之战

见“土木之变”。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5: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