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土撥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獸畜類 > 陸獸部 > 松鼠科 > 土撥鼠
土撥鼠  tǔbōshǔ

亦稱“鼧鼥鼠”、“𪖈鼥”、“答剌不花”、“塔剌不花”。即旱獺。松鼠科。體粗壯,長一至二尺。頭尾較短,毛色黄褐。前爪發達,善掘土。生活于草原、山野。穴居,群棲。以植物為食,有冬眠習性。為鼠疫、兔熱病等的傳播者。肉可食,毛皮可製衣帽。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獸三·土撥鼠》:“〔集解〕(陳)藏器曰:‘土撥鼠,生西番山澤間,穴土為窠。形如獺。夷人掘取食之。’”又“時珍曰:按《唐書》有鼧鼥鼠,即此也。鼧鼥,言其肥也。《唐韻》作𪖈鼥,音仆朴。俗訛為土撥耳。蒙古人名答剌不花。”明·胡侍《真珠船·毗貍》:“塔剌不花,一名土撥鼠,味甘無毒,煮食之,宜人。生山後草澤中,北人掘取以食,雖肥,煮則無油,湯無味。”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1:3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