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土壤耕作体系。使用农具以改善土壤耕层构造和地面状况等的综合技术体系。是耕作制度中土地保护培养制度的重要环节。包括基本耕作(翻耕、深松耕等)和表土耕作(耙地、耢耱、整地、镇压、耖田等)两类。各个单项土壤耕作措施只有其各自的独特效能,而要达到良好的耕层结构和地面状况,必须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作物种植方式等,采用一系列互相配套的土壤耕作综合措施。综合土壤耕作措施可改良土壤耕作层的物理状况和耕层构造,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不同作物的栽培要求,使地表保持符合农业要求的状态。
土壤耕作制
对土壤采取一系列相互配合的耕作措施的总称。由基本耕作和表土耕作所组成,具体为: 翻耕 (或深松)、耙、压、中耕等。是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地势、轮作要求、生产技术条件,以及机械化程度和种植制度中各种农作物对土壤的要求等综合考虑制定的。其目的在于不断改善耕层结构,调节土壤中水分、空气、温度的状况,促进微生物活动,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减少病虫害发生,为农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同时,实行合理的土壤耕作制,还有利于防止或减轻水土流失,对保持农业生态平衡起积极的作用。土壤耕作制必须与灌溉制度、施肥制度等密切配合,才能发挥各项措施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