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土地分等定级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土地分等定级

土地分等定级

土地分等定级是在特定的目的下,对土地的生产力进行鉴定、评价或估价的过程。在土地评价科学的范畴里,它是土地评价的一种类型,并以对其土地的自然和经济属性全面地进行综合评定,最终取得大比例尺精细的等级化评价结果。
土地分等定级评价又称比较性评价,是针对某种用途将土地的质量好坏程度进行比较,重点是依据土地生产力或土地表现出的劳动生产率评出土地的等级差。
按城乡土地的不同特点,土地分等定级可以分为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和农用土地分等定级两种类型。前者对城镇土地利用的适宜性的评定,也是对城镇土地资产价值进行科学评估的一项工作; 其等级是揭示城镇不同区位条件下,土地价值的差异规律的表现形式。农用土地分等定级则是对农用土地质量,或是对其生产力大小的评定,也是通过对农业生产条件的综合分析,对农用土地生产潜力及其差异程度的评估工作。农用土地分等定级成果直接为指导农用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服务。
为正确反映土地质量的差异,土地分等定级采用 “等” 和 “级” 两个层次的划分体系。
城镇土地等反映城镇之间土地的地域差异。它是将各城镇看作是一个点,研究整个城镇在各种社会、自然、经济条件影响下,从整体上表现出来的土地差异。土地等的顺序是在各城镇间进行排列的。
城镇土地级反映城镇内部的区位条件和利用效益的差异。通过分析投资于土地上的资本、自然条件、经济活动程度和频率等条件得到土地收益的差异,并据此划分出土地的级别高低。土地级的顺序是在各城镇内部统一排列的。
农村土地等反映不同质量农用地区不同利用水平、不利用效益条件下收益的差异。土地等的划分依据是构成土地质量的、长期稳定的自然条件的差别,以及土地生产潜力的现实利用水平和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上的差异。土地等的等级顺序按全国农用地间的相对差异进行比较、划分。
农村土地级反映土地等影响下的土地的差异。
土地级的划分依据是影响土地质量的、易变的自然条件的差别,以及利用水平、利用效益的细小差异。土地级的数目、级差及排列顺序在县范围内按相对差异评定。

☚ 土地价格   生物资源 ☛
土地分等定级

土地分等定级

在特定的目的下,在土地利用分类和土地条件调查的基础上,对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进行综合鉴定,并使鉴定结果等级化的过程。土地分等定级的主要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级差地租理论和区位理论。对土地进行分等定级时必须要考虑到级差地租的存在、人类对土地的劳动收入量、土地位置的好坏等因素。土地分等定级是地籍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它通过对土地质量的综合评定,建立区域可比的等级系列。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区域内影响土地质量的自然、经济等因素的综合分析,阐明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和科技水平下,土地生产力的高低,评定土地质量等级,以满足各项工作的需要。

☚ 垄断地租   土地基准价格 ☛
土地分等定级

土地分等定级

亦称土地分等级评价、土地比较性评价、土地评等定级。指在特定的目的下对土地的自然经济属性进行综合鉴定,并使鉴定结果等级化的过程,其任务是: 通过对土地质量的自然、经济等因素的综合分析,阐明在一定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土地生产能力的高低,评定出土地质量等级。其目的是: (1) 要为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服务;(2) 满足地籍管理的需要,提供可比的土地等级; (3) 为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土地提供基础资料; (4) 满足土地税收的需要; (5) 为国民经济计划、规划、资源检查提供土地质量数据。土地分等定级需遵循以下原则: (1)综合分析原则; (2) 主导因素原则; (3) 区域分异原则; (4) 适用性原则; (5) 级差收益原则;(6)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土地分等定级的主要理论依据是级差地租理论和区域理论。现阶段土地分等定级工作分为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和农用土地分等定级。

☚ 土地分等定级体系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 ☛
0000007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5:3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