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国际金融学 主要责任者: 张向凤,周经,贾欣宇 责任方式: 主编 出版者: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地: 南京 字数: 412 千字 页码: 1-256 开本: 16 中图分类号: F831 语种:中 定价:42.00 出版时间:2018-08 丛书多卷书否:是 丛书名:高等院校“十三五”应用型规划教材·金融专业 书目简介:本册工具书是高等院校“十三五”应用型规划教材·金融专业之一,共收录148条词条。 被引频次:1国际金融学International Finance是随金融国际化的深入发展而出现的新兴学科,是研究国际货币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国际货币制度、国际收支、国际融资和在不同汇率制度下,市场的力量和政府的经济政策的相互作用。包括国际货币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发展和变化,各种新的金融工具的产生和特点,政府对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的监管和调节,国际间的收支均衡及其这种均衡的内部经济联系等。有学者认为,国际金融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描述性阶段、分析性阶段和工程化阶段。目前已进入到了金融工程化阶段,即创造性的运用各种金融技术,设计、开发和实施有益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从而使金融市场更加完善,更加有效率。金融工程化阶段研究的主要任务包括:对新的金融工具的开发和研究;研究和设计新的金融风险管理技术;从整体上构筑更为完善的金融体系,以增强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促进有效竞争的实现。 国际金融学研究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发展规律以及国际间货币运动基本理论的科学。 国际金融一般是指国际间资金的收付和融通的货币运动,是分析研究和处理国际间货币兑换、借贷关系、收付方式、结算制度、金融市场、货币体系、金融机构等问题的总称。国际金融是一种全球性的经济活动。 从本质上看,国际金融学是一门理论学科。它以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为主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历史发展、国际货币运动、国际信贷活动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原理及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由于它的研究领域既包括国际间一切货币运动的理论和政策,又包括国际结算的实务,因此它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经济学科。 国际金融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 国际收支与国际汇兑。包括国际收支的定义; 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的理论;国际收支的分析;我国的国际收支以及我国人民币汇率的理论。(2)国际货币体系。包括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的货币理论,国际货币史上金本位制的兴亡; 从以英镑为中心到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发展和崩溃; 维持国际货币体系运转的资金融通和资金结算; 东西方两大货币体系的关系或联系及其发展前途。(3)资本主义银行体制和金融政策。(4)国际金融市场。包括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发展及特点; 世界资金市场特别是欧洲货币市场以及外汇、黄金市场的基本情况等。(5) 国际资本流动与利用外资。包括资本流动与国际收支的关系; 战后国际资本流动剧增的原因、特点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利用外资的理论和政策等。(6) 国际金融组织与国际货币制度。 国际金融学与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国际贸易学以及资产阶级的国际经济学有密切联系。由于世界货币金融领域经常处在激烈的竞争中,这门学科又具有变化反应快,政策性、斗争性强的特点,需要注意国际货币、金融和经济领域的动态,透过西方形形色色的理论和错综复杂的经济现象,弄清国际金融活动的实质。 国际金融起源于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并和国际贸易一起,长期作为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独立的发展中,国际金融学又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开始时,它的研究领域很狭窄,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随着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变化而逐渐扩大。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金铸币本位制崩溃,形成了以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相结合的国际货币体系,国际收支的调节与汇率问题在国际金融领域逐渐占有重要地位。三十年代大危机的爆发,国际金本位货币体系的崩溃与货币集团的产生,使国际金融领域又增添了新的内容。到三十年代中期,随着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的发展,国际货币关系中普遍应用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西方国际金融理论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从四十年代后期起,随着国际金融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国际业务的扩大,国际投资内容和形式的变化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国际金融的学科体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出现了从国际经济学中分离出来的趋向。六十年代后期,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对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作了新的补充,认为国际金融领域除了“宏观金融”(Macro-Finance)部分外(主要指国际收支、外汇汇率、国际结算、国际储备等),还应包括“微观金融”(Micro-Finance)部分(主要指跨国公司的对外金融业务和财务决策等)。并把国际金融称之为“国际货币经济学”、“国际金融管理学”或“国际管理金融学”。 在我国,国际金融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有关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等问题尚有不同看法。国际金融学是高等院校国际金融学系或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也是金融、外贸、世界经济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 阅读书目: 《国际金融》刘舒年编著,对外贸易出版社1981年9月第1版;《国际金融概论》该书编写组编写,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年12月第1版; 《国际金融》陈家盛、叶晓林合著,中央电大出版社1984年8月第1版; 《国际金融》范文让著,〔台〕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77年12月初版;《国际金融》 〔日〕酒井健三编,羊子林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0年版;《Paris-Dauphine Conference onMoney and International Mone-tary Problems》3rd,1974.《Recentissues in International MonetaryEconomics》 Amsterdam,North-Holland pnd. Co.,1976. Frowen,Stephen F.,ed;《A Framework ofInternational Banking》Guildford,Guildford Educational Pr.,1979;《国际金融入门》〔日〕掘江薰雄著,东京岩波书店1964; 《现代国际金融论——理论、历史、政策——小宫隆太郎》〔日〕须田美矢子著,东京日本经济新闻社1983年; 《国际金融论入门》〔日〕小野朝男、西村闲也编,东京有裴阁1982年2版; 《国際金融の理論——变动相场制と經濟政策》〔日〕宇沢弘文、鬼塚雄丞编,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1983年。 国际金融学 国际金融学Theory ofInternational Finance研究和探讨国际货币金融关系及其基本规律的金融经济科学。国际金融学是一门新兴的金融经济科学,是世界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它主要是探讨金本位制度下的国际收支、国际汇兑和银行制度问题。战后国际货币关系的迅速发展和日趋复杂,国际金融学遂从世界经济中分离出来,形成一门新兴的金融经济学,研究和探讨的内容亦更为广泛。 国际金融学研究的对象是国际货币金融关系及其基本规律。其基本规律大致可以概括为汇率变动的规律、资本流动的规律以及国际收支不平衡规律。它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国际汇兑及其方式、国际金融市场及其业务、国际资本流动、国际收支及其调节、国际储备、外汇管制、国际货币体系以及国际金融机构、金融法规等。它所研究的范围主要包括: 国际金融的理论知识、历史知识和基本业务技术知识;世界各国货币汇率的制定、汇率的变动和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发展及其与世界经济的关系; 国际货币运动、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和规律; 国际收支结构、特征及其在国际金融研究中的意义和作用; 国际货币体系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前景;世界性的国际货币金融组织和区域性的国际货币金融组织; 世界性通货膨胀和货币金融危机,以及各国国际金融组织机构、金融管理和信息管理等。 ☚ 货币经济学 外汇学 ☛ 00001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