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国际联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国际联盟 简称国联。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通过的《国联盟约》于1920年1月成立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日内瓦,先后加入的国家有63个。主要机构有:大会、行政院、秘书处,附设常设国际法庭、国际劳工局等。美国原来是提议成立国联的国家,但因同英、法争夺领导权失败而未参加。国联标榜以“促进国际合作、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为目的,实际上是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推行侵略和战争政策的工具。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国联”名存实亡。1946年4月正式宣布解散。 国际联盟League of Nations又称为“国际联合会”,简称为“国联”,是世界上第一个一般政治性国际组织,根据《国际联盟盟约》(1919年《凡尔赛和约》第一章)成立于1920年。国联的主要机构有:大会、行政院、秘书处,附设有国际常设法院、国际劳工局和其他许多国际事务机构或委员会。先后参加国联的国家有63个。美国本为倡议国之一,但未正式参加;苏联于1934年被邀参加,后于1939年又被开除;1924年至1942年先后有17个国家退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国联随之瓦解。联合国成立后,国联于1946年4月召开最后一次大会,正式宣告解散。 国际联盟1920年成立的世界性的政治性国际组织,简称“国联”。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英、法等战胜国于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并通过了作为和约第一章的《国际联盟盟约》。先后加入的有63个国家,总部在日内瓦。主要机构有: 大会、行政院、秘书处和国际常设法院,并附设有国际劳工局和其他许多国际事务机构或委员会。英、法始终占据国联的领导地位。国联以“增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为宗旨,终因内部矛盾尖锐而未能如愿。苏联、美国未加入国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导致了国联的瓦解。1946年4月最后一届大会,正式宣告国联解散。 国际联盟政治性国际组织。简称国联。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后,英、法、美等战胜国于1919年1月18日起在巴黎举行缔结和约会议,6月28日签订了《凡尔赛和约》,1920年1月10日和约生效,1月16日国际联盟正式成立。《和约》第1章就是《国际联盟盟约》。《盟约》包括序言和26个条文。第1条规定签署《和约》的32个协约国或自治领及13个邀请加入的国家为创始成员国,其他国家可经大会2/3多数的同意加入。先后参加国联的国家有63个,但在同一时期的成员国最多时(1937)只有58个,1924~1942年先后有17个国家退出或被开除。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瓦解。1946年4月召开最后一次大会宣告解散。 国际联盟League of Nations旨在防止战争的第一个重要的世界性组织。国际联盟是1918年威尔逊总统正式宣布的十四点原则的最后一个原则,1919年列入凡尔赛和约。国际联盟根据国际联盟盟约建立,其活动至1946年正式结束。1946年,国联将财产和文件移交给联合国。国联的组织形式和它能行使的权力使它无法达到维护国际和平的目的。美国没有参加国联,德国和苏联后来退出了国联,也促使国联最终解体。在解决小国间纠纷、进行调查研究和难民工作方面国联取得了一些成功,但国联防止侵略、制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尝试并没有成功。虽然美国始终没有参加国联,但参加了国联的许多活动,如国际劳工组织的活动和各次裁军会议。国际联盟的建立归功于威尔逊总统。 国际联盟 国际联盟Guoji lianmeng简称国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根据巴黎和会通过的国联盟约,于1920年1月成立,总部设在日内瓦。成立时会员国44个,后逐渐增加到60多个。美国本是国联的主要倡议者,但因同英、法争夺领导权失败而未参加。日本、德国在1933年退出,意大利于1937年退出。苏联于1934年加入,1939年被开除。其主要机构是会员国全体代表大会、行政院、秘书处,附设国际法庭、国际劳工局等常设机构。代表大会每年召开常会一次,行政院由英、法、意、日4个常任理事国和经大会选出的4个非常任理事国的代表组成。大会和行政院的决议,除程序问题和盟约另有规定者外,须经全体一致通过。由于战后人民反战情绪高涨,为了欺骗世界舆论,国联盟约规定要裁减军备、制裁侵略,但自相矛盾和含糊的条款使这些规定根本不能实现。国联组织的国际裁军大会经过长达近7年的筹备在1932年召开,但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成果,于1934年结束。国联盟约还规定了“委任统治”制度,把战败国的殖民地和领地以“委任统治”的形式由战胜国瓜分。国联自成立之日起就为英、法所操纵。它表面上标榜“促进国际合作,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实际上是帝国主义国家维护其世界秩序、推行侵略政策、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工具。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它已名存实亡。1946年4月宣告解散,所有财产、档案均移交联合国。 ☚ 共产国际 华盛顿会议 ☛ 国际联盟 国际联盟Guoji lianmeng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简称国联。1919年4月28日巴黎和会通过的国联盟约。1920年1月成立,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成立时会员国44个,后逐渐增加到60多个。美国是成立国联的主要倡导者,但因与英、法争夺对国联的控制权失败而拒绝参加。苏联于1934年加入,1939年被开除。其主要机构有全体会员国代表大会、行政院、秘书处,附设国际法庭、国际劳工局等常设国际事务机构。代表大会每年召开一次,行政院由英、法、意、日4个常任理事国(1926年增加德国)和经大会选出的4个非常任理事国的代表组成。大会和行政院的决议,一般须经全体一致通过才能生效。盟约规定国联的宗旨是促进国际间合作,维护和平与安全,但这些规定是对世界舆论的欺骗,根本不能实现。国联盟约还规定了“委任统治”制度,把战败国的殖民地和领地以“委任统治”的形式由战胜国瓜分。国联被英、法操纵。是帝国主义国家维护其统治世界的秩序的工具。30年代对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包庇纵容。 日本、德国在1933年退出,意大利于1937年退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名存实亡。1946年4月正式宣告解散。 ☚ 共产国际 华盛顿会议 ☛ 国际联盟见“政治学”中的“国际联盟”。 国际联盟又称“国际联合会”。简称“国联”。世界性国际组织。1921年1月10日正式成立。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实际上是保护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的既得利益,维护既成的国际秩序的国际组织。设有大会、理事会、秘书处和常设国际法院4个常任机构。1946年4月正式宣告解散。 国际联盟 国际联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成立的历史上第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亦称国际联合会,简称国联。国联标榜其主要宗旨是维持世界和平,和平解决国际争端、防止战争的再起。其实,国联完全沦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战胜国控制和操纵的工具,特别成为英、法的政治工具。1919年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国媾和的巴黎和会决定建立国联,并制定国联盟约。1920年1月国联正式成立。中国参加了国联,并为创始会员国之一。国联的主要机构为: 1.大会,由全体会员国组成,每一个会员国出3名正式代表、若干副代表,但只都有一个表决权。2.行政院 (亦称理事会),最初有4个常任理事国,4个非常任理事国,以后非常任理事国增加到6席、9席乃至11席。3.秘书处,常设处理日常事务的工作机构。国联先后三任秘书长,依任职先后次序为特留蒙 (英国人)、艾温诺 (法国人),赖士特 (爱尔兰人)。国联有两个独立自主机构。另有经济财政、交通暨运输、卫生、裁减军备委员会,知识合作委员会,常设军事咨询委员会,常设委任统治委员会,取缔鸦片,毒品贸易咨询委员会,保护儿童青少年福利咨询委员会,法律专家委员会等附属机构。国联会员国开始时有31国,其后有一些国家加入,也时有个别国家退出。1937—1938年时国联有58个会员国。为推行其各自的侵略政策,摆脱国联的约束,日本于1933年3月26日、德国于1933年10月21日、意大利于1937年12月11日相继退出国联。苏联于1934年加入国联,1939年在英法操纵下,苏联被“开除”出国联。第二次大战期间国联名存实亡。1946年4月18日国联宣布解散。此时,联合国已经成立并展开活动。国联按其实质说来,是凡尔赛国际体制下的产物。 ☚ 国际调解 国际斡旋 ☛ 国际联盟 国际联盟简称国联,又称国际联合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1919年巴黎和会上通过了国际联盟盟约,1920年1月正式宣告成立,先后参加的国家有63个,美国是倡议国之一,但因与英法争夺领导权失败而未加入。主要机构有: 大会、行政院、秘书处,附设国际法庭、国际劳工局等。总部设在日内瓦。国联形式上是维护和平与国际安全的机构,但实际上成为英法等帝国主义大国对殖民地再分割,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争夺世界霸权的工具。在英法的操纵下,国联不仅没能制裁侵略者,反而对法西斯国家的武力扩张行径包庇纵容,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1933年日本和德国退出,1937年意大利退出,苏联于1934年加入,1939年被开除。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国联名存实亡,1946年宣告解散,所有财产与档案移交给联合国。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道威斯—杨格计划 ☛ 国际联盟League of Nations (1920-1946) 国际联盟League of Nations简称“国联”。1920年1月10日根据《凡尔赛和约》建立的国际组织。美国总统威尔逊为主要倡议人之一。主要机构有大会、行政院、秘书处,附设国际法庭、国际劳工局等。总部设在日内瓦。先后加入该组织的有63个国家,后日本、德国、意大利相继退出,成员国通常只有50个左右。美国虽为主要倡议国之一,但因国会反对而未正式加入。该组织标榜“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实际是英、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维持凡尔赛体系,争夺世界霸权的工具。1939年12月4日召开最后一次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名存实亡。1946年4月18日正式宣告解散。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