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国际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国际歌》《国际歌》
鲍狄埃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 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 奴隶们起来,起来!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 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这是最后的斗争, 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 就一定要实现!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 全靠我们自己。 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 让思想冲破牢笼 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 趁热打铁才能成功! 政府在压迫,法律在欺诈, 捐税将民脂民膏搜刮; 富豪们没有任何义务, 穷人的权利是句空话。 受监视的 “平等”呻吟已久, 它需要别的法律,它说: “讲平等,有权利就有义务, 有了义务就是权利。” 这些矿山和铁路的大王, 威风凛凛遮不住丑恶, 除了搜刮别人的劳动, 他们还做了些什么? 在这帮人的保险柜里, 放的是劳动成果。 人民定要他们缴出来, 这不过是讨还宿债。 国王花言巧语骗我们, 我们携起手来打暴君! 我们应该罢战停火, 举起枪托离开队伍! 如果这些顽固的凶手们, 逼得我们都成英雄, 他们就会知道这些子弹, 是为对付自己的将军。 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 是我们劳动群众。 一切归劳动者所有, 哪能容得寄生虫!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 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 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 这是最后的斗争, 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 就一定要实现! 【注释】英特纳雄耐尔:internationale (意为“国际”)的音译, 在这里是指国际共产主义理想。 【赏析】 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政权,28日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鲍狄埃当选为公社委员,参与制订了公社的一切措施,并拿起武器,同公社社员一起战斗。巴黎公社失败后不久,1871年6月初,鲍狄埃就写下了 《国际歌》。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这雄壮有力的诗句,如同战斗的号角,激励着受压迫的奴隶,激励着全世界受苦的人,为掌握自己的命运,争取自己的解放而斗争。“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这是巴黎公社血的教训,也是工人阶级从长期斗争实践中获得的真理。 接着,《国际歌》一针见血地揭露了资产阶级政府的实质:“政府在压迫,法律在欺诈,捐税将民脂民膏搜刮”; “这些矿山和铁路的大王,威风凛凛遮不住丑恶”;“国王花言巧语骗我们”,面对这样的政府,这样的剥削者和寄生虫,无产阶级所能选择的,只有 “夺回劳动果实”,“携起手来打暴君”,“把他们消灭干净”。 最后,《国际歌》展示了无产阶级夺取斗争胜利后的美好前景:“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歌曲自始至终,充满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和英勇的战斗豪情:“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国际歌》结构完整,节奏鲜明,语言形象生动,有力地表达了先进的无产阶级思想。1888年法国工人作曲家狄盖特为《国际歌》谱曲,选了其中一、二、六段,并把开头和结尾两个相同的重唱段放在每段后面作为副歌。一个世纪以来,《国际歌》传遍了全球,鼓舞着世界各国劳苦大众为争取自由解放而英勇斗争。 国际歌guó jì gē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歌曲。法国鲍狄埃(Eugene Pottier)作词,狄盖特(Pierre Degeyter)配曲。1920年瞿秋白《赤色十月》:“列宁末后几句话,埋在热烈的掌声中。鼓掌声,万岁声,国际歌乐声,工厂的墙壁,都显得狭隘似的,——伟大的能力正生长。”1930年郭沫若《骑士》一:“高呼口号的声音,《国际歌》的声音,《少年先锋歌》的声音,《国民革命歌》的声音,一切音乐队的,大锣的,大鼓的,拍掌的,各种各样的声音,融会成一片的怒涛!” 《国际歌》欧仁·鲍狄埃作词,比尔·狄盖特谱曲。歌词作于1871年6月,1887年正式发表于《革命歌集》中。1888年6月23日首演。19世纪末流传于世界各地并译成多种文字。歌词用原诗的第1、2、6段,1923年瞿秋白重新译配,1962年4月28日发表中文译词和曲谱。 国际歌 国际歌法国歌曲。E·鲍狄埃(1816—1888)词,P·狄盖特(1848—1932)曲。这是一首气势磅礴的无产阶级战歌。它伴随着无产阶级革命的红旗,传遍全球。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时,曾以它作为国歌。1944年又作为其共产党党歌。曲调是分节歌形式。四拍子,庄严的进行曲风格贯穿全曲。在副歌部分,是鲜明的群体音乐形象,显示了刚毅和威力。歌曲尾句,是无产阶级的誓词。旋律富有号召力,并使人为之振奋。《国际歌》在传播中,不仅被改编成为合唱曲,亦为著名的军乐进行曲。 ☚ 马赛曲 出征歌 ☛ 国际歌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歌曲。1888年6月由法国工人作曲家狄盖特,据1871年6月巴黎公社诗人鲍狄埃所作诗篇谱成。先在工人中传唱。1889年被用于第二国际的成立大会。1894年在里尔正式出版,后渐传遍全世界。原诗共6节,每节后均有一节“复唱”。1917—1944年,苏联曾译其中1、2、6段用作国歌。后许多国家传唱的歌词,都是对俄译文的转译,故也只有3段。中国所唱歌词是1962年在诗人肖三译配的基础上修改订正的。 国际歌 国际歌歌曲名。词作者是法国诗人欧仁·鲍狄埃(1816—1887年)是巴黎公社委员之一,艺术家协会联合委员会委员,1871年3月18日巴黎公社起义,在“5月的流血”失败之后,敌人在报纸上宣传鲍狄埃已被捕和处死的时候,他正在巴黎近郊。面临死亡的威胁,他把自己沸腾的热血化为语言,奋笔激扬写下了这首震撼世界的不朽诗篇——《国际歌》的歌词。此诗真正作为歌曲是在作词后的17年才形成(即在鲍狄埃逝世7个月时)。作曲者比尔·狄盖特(1848年—1932年)。他经常创作反映工人革命情绪的战斗歌曲,被谱成乐曲后,他亲自指挥工人合唱团首次演出,受到工人群众的热烈欢迎。《国际歌》从此逐渐传遍全世界,成为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者的战斗号角。1920年传入我国译成汉语,成为人民久唱不衰的革命歌曲,从此,尤其是在重大的政治活动时都要重温这首歌。 ☚ 在希望的田野上 伏尔加船夫曲 ☛ 国际歌 《国际歌》抒情诗。法国无产阶级诗人鲍狄埃(1816~1887)著。写于1871年6月巴黎公社失败之际。原诗共6节,1888年6月由工人作曲家狄盖特谱成歌曲,歌词选用原诗第1、2、6节及副歌组成。同年7月23日首次由工人合唱团演唱,至1910年时已被译为欧洲各国文字,广泛传唱,我国自1920年始有中译本,1923年起由俄文转译的歌词流传各地。1962年重新参照法文原诗订正后发表。作品简明地概括了公社革命经验,指出无产阶级解放的历史必然性和斗争道路,充满革命激情与国际主义精神,气势雄伟,节奏沉着有力,现已成为全世界无产者的战歌与颂诗,不断鼓舞着各国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为人类的彻底解放而团结斗争。 ☚ 悲惨世界 萌芽 ☛ 国际歌The Internationale[法]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