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

以保持货币供给与国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协调来实现国际收支均衡与稳定的理论。该理论是随着20世纪70年代货币主义兴起而出现的,代表人物是加拿大经济学家约翰逊(Johnson,Harry Gordon,1923—1979)、美国经济学家弗兰克尔(Frankel,Jeffrey Alexander, 1952— )等。货币分析法认为,国际收支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货币现象。一国的国际收支不均衡是由国内货币供给和需求失调引起的,同时国际收支不均衡也会直接导致国内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因此货币分析法强调货币政策的运用,认为只要保证货币供给的增加与国民收入的实际增长一致,就可以保持国际收支的均衡与稳定。货币分析法的理论根据是国际收支的整体均衡,因此它不注重经常项目中贸易收支、劳务收支、单方转移中某个具体项目的局部平衡,所强调的是国际收支平衡表结算项目中的调节性项目。一国的货币供给是由中央银行的国内信用和外汇储备两个部分构成的;而货币需求则是价格、收入和利率等有限变量的稳定函数。货币分析法认为,国际收支不均衡的调节是一个自动恢复均衡的过程。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货币的需求超过货币的供给,如果国内资金来源不足,必将从国外吸收资金,即通过资本项目来实现,直到货币需求超额的部分得到满足为止。反之,如果国际收支出现顺差,货币的供给超过货币的需求,则必须通过增加对外国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或增加对外各种形式的投资,以减轻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货币主义者十分重视汇率变动的货币效应。他们认为,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的顺差或逆差,可以通过货币汇率的相反变动,即顺差时可以调高汇率,逆差时调低汇率,进而通过商品进出口的变化,调节货币供求,得到平衡。货币分析法在理论上确实有独到的创新,但仍然存在重大缺陷。首先,它过分强调货币供求因素在国际收支均衡中的作用,而忽视了其他因素(如国民收入水平、进出口商品结构、贸易条件等)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其次,过分强调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的作用,完全排斥国家的干预和调节。这是不恰当的,也是不符合实践的。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0:5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