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国际工人协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国际工人协会 国际工人协会Guoji gongren xiehui即第一国际。世界无产阶级的第一个群众性国际组织,成立于1864年9月。19世纪60年代初,欧美各国的工人运动走出低谷,掀起新的高潮。各国工人在实践中认识到加强国际工人间合作的必要性。1863年7月22日,英国工人在伦敦举行声援波兰人民反抗俄国统治者的群众大会,法国工人派代表参加了大会,两国工人代表讨论了成立国际组织的问题。11月英国工人会议通过了致法国工人的《呼吁书》,号召召开各国工人参加的大会,成立国际组织,共同对付资产阶级。1864年9月28日,英国工人在伦敦圣马丁教堂为波兰事件举行工人大会,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波兰等国的工人代表也应邀出席了大会。大会一致通过了法国工人的倡议,决定成立一个国际性的工人协会,并选出21人组成的临时委员会(同年11月改名为中央委员会,1866年底又改称总委员会),委托它制订协会的章程。大会还决定协会的总部设在伦敦,以《蜂房报》(英国工联的机关报)为协会的机关报。这次大会被认为是国际工人协会的成立大会。10月5日,临时委员会召开会议,选举出协会的领导人:主席、总书记、财务委员和各国通讯书记,并由这些人组成常务委员会。选举结果:奥哲尔为主席,克里默为总书记,马克思为德国通讯书记。10月 11日临时委员会决定把协会定名为“国际工人协会”。11月1日中央委员会通过了马克思执笔起草的《成立宣言》和《临时章程》。马克思在这两个文件中,以巧妙的语言体现了《共产党宣言》的主要思想,既坚持了原则, 又灵活地照顾到现实条件下工人的思想水平。《成立宣言》阐明了“夺取政权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伟大使命”,指出了工人阶级团结一致的重要性。《临时章程》指出“工人阶级的解放必须由工人阶级自己获得”,工人阶级的任务是消灭任何阶级统治。还规定“国际”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代表大会,每年召开一次,由它选举总委员会,代表大会休会期间,由总委员会负责日常工作。国际工人协会存在期间,积极团结各国工人组织,发展“国际”的支部。1864年底成立了巴黎支部,并在瑞士成立了德国流亡者国际支部和法国流亡者国际支部。此外,在比利时、西班牙、意大利也成立了支部。德国“全德工人联合会”拒绝参加“国际”,加之各邦法律的限制,许多工人以个人身份参加了“国际”,1869年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建立,宣布自己是第一国际的支部。英国许多工人团体也加入了国际,但奥哲尔反对英国工联与国际联系,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 共产主义者同盟 第二国际 ☛ 国际工人协会International Working Men's Association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