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国际单位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国际单位制

国际计量大会(CGPM)推荐采用的一种一贯单位制,代号SI。SI单位分为3类:基本单位、辅助单位、导出单位。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1971年第14届大会决定增加摩尔为基本单位。SI的构成:❶7个SI基本单位:长度单位,米(m);质量单位,千克(kg);时间单位,秒(s);电流单位,安培(A);热力学温度单位,开尔文(K);物质的量单位,摩尔(mol);发光强度单位,坎德拉(cd)。辅助单位两个:平面角的单位弧度、立体角的单位球面度。
❷21个有专门名称的SI导出单位。
❸用上述两类单位组合形成的其他SI导出单位。
❹用SI词头(目前共20个)和上述3类SI单位构成的SI单位的十进倍数单位和分数单位。国际单位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的基础。

国际单位制

国际单位制guoji danweizhi

由国际计量大会正式通过决议所推荐的单位制。国际单位制代号是SI。它包括国际制单位、国际制词冠和国际制单位的十进倍数与分数单位三部分。国际制单位由基本单位、辅助单位和导出单位构成。基本单位有7个:长度单位米(m)、质量单位千克(kg)、时间单位秒(s)、电流强度单位安培(A)、热力学温度单位开(K)、物质的量单位摩尔(mol)和发光强度单位坎德拉(cd)。辅助单位有2个:平面角弧度(rad)和立体角球面度(sr)。导出单位按一贯性原则,即通过令定义方程中的系数为1,由基本单位和辅导单位来表示。国际制词冠有兆、千、毫、微等共16个,选择单位时,希望其与所测对象相差不太悬殊,以免测得的数太大或太小,因此需要国际制单位的十进制单位及分数单位。这个十进制单位和分数单位由国际制词冠加在国际制单位之前构成,如千欧(kΩ)、毫安(mA)。
MKSA有理制是国际制(SI)单位中关于电磁学(实际上包括力学)的部分。其基本量是长度、质量、时间和电流强度4个。它们的基本单位分别为米、千克、秒和安培。其定义如下:米——长度的单位,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决议6中规定:米等于氪—86原子的2p10和5d5能级之间跃迁所对应的辐射在真空中的1650763.73个波长的长度。千克——质量的单位,1901年第3届国际计量大会规定:千克等于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秒——时间的单位,1967年第13届国际计量大会决议1中规定:秒是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所对应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安培——电流强度的单位,1946年国际计量委员会决议2中规定,经1948年第9届国际计量大会批准:安培是一恒定电流,若保持在处于真空中相距1米的两无限长而圆截面可忽略的平行直导线内,则此两导线之间产生的力在每米长度上等于2×10-7牛。它是由两平行载流导线之间的作用力公式
而得出的。μ0中的4π因子是为了使一些实际中常用的电磁学公式简化,10-7因子是为了使电流强度单位接近于实际使用的大小。由这些基本单位,按一贯性原则由导出单位的定义方程推导出量的导出单位。

☚ 单位制   高斯单位制 ☛
国际单位制

国际单位制Guojidanweizhi

1960年国际计量大会通过的一种计量制度。它的国际简称为SI。国际单位制以长度单位“米”、质量单位“千克(公斤)”、时间单位“秒”、电流单位“安培”、热力学温度单位“开尔文”、物质的量单位“摩尔”、发光强度单位 “坎德拉”等七个单位为基本单位,平面角单位“弧度”、立体角单位“球面度”为辅助单位。其它的单位都由基本单位和辅助单位推导出来,叫做“导出单位”,从而建立了一种统一的计量单位制。国际单位制是在米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整套计量单位制, 它的特点是科学、统一、简明, 实用。

☚ 公制   市制 ☛

国际单位制

国际代号为SI。一种由米制发展而来的实用计量单位制。其基本量是长度、时间、质量、电流、温度、发光强度和物质的量;对应的单位分别是米、秒、千克、安培、开尔文、坎德拉和摩尔。国际单位制经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会议通过,并推荐为国际通用,也是1984年我国所颁布的法定计量单位的基础。

国际单位制

是在米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单位制。由于米制从十九世纪创立以来,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应用过程中,在某些科学技术领域内,出现了多种单位制并用的现象,如力学领域,比较常见的就有四种米制的单位制(米、千克、秒制;米、千克力、秒制;厘米、克、秒制; 米、吨、秒制),致使各种单位之间的换算非常麻烦,浪费人力、物力和时间。为了消除多种单位制并用的现象,国际计量大会于1960年通过了一种国际单位制,推荐各国采用。国际单位制以米制原有的“米”、“千克” (公斤) 、“秒”三个基本单位为基础,并将电流强度单位 (“安培”) 、热力学温度单位 (“开尔文”) 、发光强度单位 (“坎德拉”,即烛光) 和物质的量的单位 (“摩尔”) ,明确规定为基本单位,其他的单位都按照选定的公式由这七个基本单位导出,称为“导出单位”,从而建立了一种统一的计量单位制。

国际单位制

国际单位制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SI

在米制(即公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单位制。该单位制是国际计量大会于1960年通过并推荐各国采用的。自19世纪米制创立以来,在某些科技领域的应用中,出现了多种单位制并用的现象,如力学领域,较常用的就有四种米制的单位制(米、千克、秒制;米、千克力、秒制;厘米、克、秒制;米、吨、秒制),致使各种单位制之间的换算非常麻烦,从而造成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国际单位制将米制原有的长度单位“米”、重量单位“千克”(公斤)、时间单位“秒”、电流强度单位“安培”、热力学温度单位“开尔文”、发光强度单位“坎德拉”(烛光)和物质的分子量单位“摩尔”明确规定为基本单位,其它的单位都按照选定的公式由这七个基本单位导出,称为“导出单位”,并以平面角单位孤度、立体角单位球面度两个单位为辅助单位,从而建立了一种统一的计量单位制。国际单位制在克服米制缺点的同时,继承了米制的合理部分,是比较完善和科学的,适用于经济建设、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多数国家已宣布采用。我国自1959年,国务院命令确定以米制为我国的基本计量制度。从此,米制逐渐成为我国使用的主要计量单位制。但是,英制和市制依然存在。1977年5月27日,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管理条例(试行)》,明确规定要逐步采用国际单位制,这样,在我国就形成了米制、市制、英制、国际单位制四种单位制并用的局面,很不适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利于科技文化的进步和国际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因此,国务院于1984年2月27日发布了《关于在我国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新的法定计量单位是以国际单位制单位为基础,保留少数国内外习惯或通用的非国际单位制的单位,如重量的“吨”、航速的“节”,时间的“分”、“天”等,这对贯彻执行对外开放政策,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外贸事业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美制   法定计量单位 ☛
国际单位制

国际单位制international system

国际计量会议通过的,并推荐为国际上所通用的单位。是一种由米制发展来的实用计量单位制,主要是长度、时间、质量、电流、热力学、温度、发光强度和物质的量等,对应的单位分别是米、秒、千克、安培、开尔文、坎德拉和摩尔等。

☚ 抵抗力   多发性感染 ☛

国际单位制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SI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0:5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