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国防经济体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国防经济体制

又称“军事经济体制”。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层次实现平战结合、军民结合的组织体制和管理制度。目的是从财力、人力、物力上保障国防建设,不断增强战争实力和潜力,并在必要时将国民经济迅速转入战时轨道,支持战争的需要。领导和管理国防经济的组织体系,包括国防经济的门类结构和管理体制两个方面。国防经济的门类结构指构成国防经济物质实体的各个门类及其内部关系,包括国防工业、基础工业、农业、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战略物资储备、国防财政、国防人力资源等。国防经济的管理体制包括中央和地方、平时和战时、军用和民用、沿海和内地、重点和一般等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在现代战争中,经济组织更具有决定的意义。一个国家要把经济力量转化为军事实力,把国防潜力转化为国防能力,不但取决于领导和管理经济的水平,还取决于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和国家经济生活的组织形式。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经济、军事强国都十分重视对国防经济的领导和管理,不断改革和完善国防经济体制。

国防经济体制

国防经济中由所有制关系、经济组织形式、管理体系与制度等构成的体制。

国防经济体制System of National Defence Economy

为国家安全的需要在国防经济中建立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对国防经济实施领导和管理的制度体系。国家垄断与强计划是现代国防经济体制的显著特点。前苏联和美国在二次大战结束后都重视国防经济体制的完善和改革。前苏联为了改变在高技术领域落后于美国的态势,使国防经济体制促成高技术发展,充分发挥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优势,仅比美国晚5年就爆炸了原子弹,紧接着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开辟了太空时代。继后,前苏联不断完善和改革国防经济体制,形成了建立在产品经济基础上的军民结合模式。美国在二战后把大批国有军工企业转入垄断资本集团所有,为建立军民兼容模式奠定了基础,紧接着又建立了国防部,为实施军民兼容模式作了组织领导的准备。但是由于管理体制不完善,尽管从1951~1957年比前苏联多花费国防费1千多亿美元,却使美国人在前苏联卫星下失去了安全感。这样,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国防经济体制实施了重大改革,建立了国防部的规划—计划—预算系统,在高度集中的、科学的分配国防费系统的条件下形成了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上的军民兼容模式。国防经济体制随着国防科学技术的发展、武器装备的更新、军事消费量和结构的变化,特别是根据现代战争特点,其发展的主要趋势是:(1)建立在产品经济上的军民结合模式将被建立在商品经济上的军民兼容模式所取代,并不断扩大军民兼容的范围,提高国防高技术的经济效益,实现国防高技术的增值价值;(2)不断扩大国际间的国防科学技术和经济合作,有条件地建立联合开发体制,开辟世界防务技术经济竞争的新战争;(3)不断加强国防经济领导和管理机构的建设,调整机构设置的组织形式及权限划分,理顺各方面的关系,增强国防经济运行机制的活力,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国防经济领导和管理的科学化。

国防经济体制

国防经济体制guofang jingji tizhinational defense economy system

领导和管理国防经济活动的组织和制度的总称。贯穿于国防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涉及国防经济各个部门、各个地区、各个层次以及各个单位活动中的决策权限、管理形式、机构设置、调节机制和监督方法等问题。
国防经济体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❶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资本主义国家,一般存在3种具体形式,一是国有企业,二是国有私营企业,三是私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国家,一般是以国有经济为主体;
❷国防经济管理体制。主要包括,领导和管理国防经济体制的机构设置、权限划分、管理手段和调节机制。分为:各类产业部门的管理体制;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的管理体制;中央、行业、地区和企业各个层次的管理体制等。经济潜力转化为军事实力,不但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也取决于领导管理状况。因此,国防经济体制对于国防经济的良性循环,对于国防建设和进行战争,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国防经济体制,既要遵循国防经济本身的规律,也要适应现代军备和战争的要求,还要体现国家基本政治、经济和军事制度的本质,并须与生产社会化的程度相适应,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而适时地变革和完善。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其国防经济体制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是深化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在管理方式和手段上,强调运用经济手段,简政放权,以提高国防科技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适应现代国防建设要求。

☚ 军事援助政策   中国国防经济管理体制 ☛
0000032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5:2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