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国故论衡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国故论衡

国故论衡

近人章炳麟撰。分上中下三卷。上卷十一篇,论小学,即语言、音韵问题。主要根据声韵转变规律,上探语源,下明流变,考证颇为详核。下卷九篇,通论诸子哲学的流变,极为推崇道家,认为儒、法皆源于道家,而“经国莫如《齐物论》”。中卷七篇,论文学,认为凡“有文字著于竹帛”者都属于“文学”范围,抹煞学术著作和文学作品的区别;提出小学是一切文学的基础, “故论文学者”,当以文字为主, “不得以兴会神旨为上”。在品评历代散文、诗赋的优劣时,于论说文尤尊晚周,于诗极力肯定《诗经·国风》和汉魏作家如王粲、曹植、阮籍、左思、刘琨、郭璞等。时有偏激之辞。1910年在日本排印出版。另有1940年华西大学《国学丛书》本。

☚ 蕙风词话   饮冰室诗话 ☛
国故论衡

国故论衡

学术著作,近代章炳麟撰。本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论小学,共11篇,讨论语言、音韵问题,大抵根据声韵转变的规律,上探语源,下明流变。中卷论文学,共7篇,诸如文学的界说以及历代散文和诗词歌赋的优劣得失等。他论诗文尊汉魏而薄唐宋。下卷论诸子学,共9篇,通论诸子哲学的流变,“原道”、“辨性”尤为详尽。全书论证详赅,文字清峻,其中议论虽有失之偏颇之处,但多独到见解,为近代重要学术著作之一。其中卷《辨诗》篇有专门论赋者。首先对《汉志·诗赋略》的分类作了辨析,并论述了赋的流变。章氏认为:屈原赋言情,贾谊、枚乘、司马相如、汉武帝、班婕妤、东方朔、刘向皆其流变。孙卿赋效物,其后《鹪鹩》、《鹦鹉》、《雪》、《月》、《舞鹤》、《赭白马》诸赋皆其模仿。陆贾赋“盖纵横之流”,其后《封禅》、《典引》、《答客》、《解嘲》皆其末流。杂赋则“流为占繇”,“斯亦赋之流也”。此与刘师培之论赋不同。其次,章氏论赋尊汉魏而薄唐宋。他说:“自屈宋以至鲍谢,赋道既极,至于江淹、沈约,稍近凡俗,庾信之作去古愈远,世多慕《小园》、《哀江南》辈,若以上拟《登楼》、《闲居》、《秋兴》、《芜城》之侪,其靡已甚,赋亡盖先于诗。继隋而后,李白赋明堂,杜甫赋三大礼,诚为扬雄台隶,犹几弗及。世无作者,二家亦足以殿,自是赋遂泯灭。”第三,章氏提出了一个赋体衰亡的新说法,即“小学亡而赋不作”。章氏看到汉代一些大辞赋家,如司马相如、扬雄、班固之论皆为文字训诂学家,汉赋中又喜堆砌连边字与双声叠韵连绵词,于是得出了“小学亡而赋不作”的结论,可谓别具慧眼。《国故论衡》有《章氏丛书》本。

☚ 忠怨之辞   固类物以知好尚,本敷丽以知情性 ☛

《国故论衡》

研究语言、文学、诸子之学的著作。章炳麟著。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专论小学,共11篇文章,包括:(a)小学略说。(b)成均图。(c)音理论。(d)二十三部音准。(e)一字重音说。(f)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g)古双声说。(h)语言缘起说。(j)转注假借说。(k)理惑论。(l)正言论。其中《成均图》、《二十三部音准》、《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语言缘起说》、《转注假借说》系古汉语研究的名篇。中卷论文学,下卷论诸子学。上卷讨论了大量语言问题,总结了语言研究中的一些重要原理和规律。有浙江图书馆1917年至1919年刊《章氏丛书》本。

国故论衡

国故论衡

近人章炳麟撰。三卷。炳麟 (1869—1936),一名绛,字枚叔,号太炎。徐姚 (今属浙江) 人。近代著名学者。在历史、文学、语言等方面均有较突出的贡献。此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小学》十篇,中卷《文学》七篇,下卷《诸子学》九篇。章氏的文学思想,主要反映在中卷《文学总略》、《原始》、《明解故上》、《明解故下》、《论式》、《辨诗》、《正斋送》七篇文章中。
首篇 《文学总略》 论文学界说,主要分析“文和文学”的定义和范围,指出文学是文字著于竹帛的法式,谓“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 论其法式,谓之文学。凡文理、文字、文辞皆称文; 言其采色发扬, 谓之。”“凡者必皆成文, 凡成文者不皆,是故榷论文学,以文字准,不以彰为准”。说明“文”的界限很广大,包括一切书面文字。《论式》是一篇探讨论说文作法的文章。其中特别推崇先秦诸子和魏晋时期的论说文。要求论说文应有严密的逻辑性,内容充实,文质相承,语言精炼。《辨诗》论析了诗歌的特征,强调诗歌主于吟咏性情,重在发扬意气,要直率地抒写胸臆,而不赖于智慧思辨。同时认为诗歌与社会兴衰、民气高低有直接的联系。其中还对近代诗派的弊病有鞭辟入里的针砭,要求诗歌创作必须倾吐真实的感情,“感物以形于声”,“发扬意气,故感概之士擅焉”。反对以学间为诗。论说散文则重在理性逻辑,不尚情感文采。这些认识很有见地。但在论述文学发展过程中,既否定唐宋以后的诗歌,认为“韵语代益陵迟,今遂涂地”,一代不如一代,又将先秦和魏晋散文推为极则,否定后世散文写作中艺术性的逐渐加强和新的发展,浓厚地存在着复古色彩。有《章氏丛书》本。

☚ 人间词话   顾曲尘谈 ☛
国故论衡

国故论衡

3卷,章炳麟撰。中卷的《文学总略》、《辨诗》二篇均有赋论内容。《辨诗》着重阐述诗赋的流变发展。此书为《章氏丛书》所收。

☚ 太炎文录初编   鸡跖赋 ☛

国故论衡

诗文论。近人章炳麟(1869—1936)撰。三卷。炳麟字枚叔,后改名绛,号太炎,浙江余杭人。民主革命家,晚年讲学授徒。著有《章氏丛书》。此编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论小学,下卷论诸子,中卷含《文学总略》等七篇,章氏重要文学观点,尽见于此。其中《文学总略》及《诗辨》最为重要。前者探讨文学特质,界说文学概念;后者广论一切韵文,着重阐述诗赋之流变发展。极力肯定《诗经·国风》及汉魏王粲、曹植、阮籍、左思等人。但对唐代某些诗人,有错误评论。此编为学术著作,反映出作者文学观有积极一面,亦有保守一面。为研究章氏思想之重要资料。有《章氏丛书》本,民国二十九年(1940)华西大学国学丛书本(有《国故论衡疏证》)。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