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的职能
国家审计的基本职能是实施综合性财政经济监督。审计的监督职能主要是指:监督国家财经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监督和保障宏观调控措施的落实,并在监督中了解和反映执行中的问题,促进其改进和完善。为了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宏观管理方面的作用,安徽省审计机关积极开展了下列审计工作。
加强经济建设中重点问题的审计监督 安徽省各级审计机关建立10年来,坚持为改革开放和发展安徽经济服务的指导思想,认真开展审计监督。1984年,审计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各级审计机关围绕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开展了全省酿酒行业和教育经费效益审计、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审计,对促进酿酒行业的生产经营和教育经费管理、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管理起了积极作用。1985年,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纠正新的不正之风的指示精神,查处了一批典型违纪案件。1986年,根据国家关于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消费基金盲目增长的要求,重点检查了省直单位11个楼堂馆所工程和一批计划外项目,并在全省普遍开展了自筹资金来源审计,还重点查处了弄虚作假、钻改革空子,为个人和小团体谋利的问题。1987年,围绕“双增双节”和深化改革的要求,一方面重点查处了一些部门、单位挖占国家收入和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等问题,另一方面促进管理,提高效益。1988年,为了进一步稳定经济、深化改革和促进党政机关廉政建设,重点开展了对12个县(市)财政决算审计和马钢公司、铁四局、蚌埠铁路分局等大型企业的财务收支审计,普遍推行了厂长(经理)任期终结审计和承包经营审计,加强了对执法机关规费罚没款收支与使用情况的检查,严肃查处了行政机关挪用资金搞非生产性开支、铺张浪费和违反控购规定等问题。1989年,围绕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开展了对23个县级财政的审计,对决定停建、缓建的590个基建项目全部进行跟踪审计。1990年,重点抓了财政审计、重点项目审计和农业专项资金审计,审计了59个市、县1989年度财政决算,开展了全省性水利事业费、水费和农业税减免、扶贫物资审计,并对执法机关罚没收入的管理、使用进行了检查、整顿。1991年至1992年,围绕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宏观调控,在全省继续开展财政审计、农业资金审计和承包经营审计的同时,全面开展了救灾款物审计,促进了对国内外救灾款物的管理与分配落实。
10年来,安徽省各级审计机关坚持从本省经济发展实际出发,贯彻了“抓重点”的工作方针。在审计单位方面,重点抓财税、金融机构、重点企业、重点建设项目以及专项资金较多的行政事业单位;在审计内容方面,重点抓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基金失控、损失浪费、钻改革空子挤占国家收入以及纠正不正之风、促进廉政建设;在审计形式方面,以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注意向经济效益和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审计延伸,并有选择地开展专题审计调查。
发挥审计在宏观调控中的促进作用 审计作为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和间接控制的重要手段,必须从宏观着眼,从微观入手,对具体项目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再从宏观上提出加强管理、改善调控的建议,供领导参考,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近10年来,全省审计机关共计向上级审计机关和地方党政领导机关提供审计综合报告、专题审计报告及审计调查报告1947篇,其中被采用908篇,采用率达46.4%。
在审计立项中,安徽省审计机关注意抓住事关宏观调控、具有全局性意义的问题开展审计。安徽是个发展中的省份,有限的教育经费在省财政支出中占有较大比重,是事关“百年树人”的大计。自审计机关建立以来,于1984—1986年、1989—1991年,先后两度连续三年开展了全省性教育经费审计,在纠正违纪问题的同时,着重剖析了教育经费管理、使用中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提出了加强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受到省政府重视。省政府、省人大先后多次向全省批转审计综合报告,要求教育部门落实审计意见。安徽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1985年至1991年,先后开展了12个专项农业资金审计,有11项审计综合报告被省政府批转。1988年,对68个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留利分配和使用情况审计调查,反映出这些企业三年留利中用于发展生产的仅占14.4%,这一情况引起全省经济和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的重视,该项报告也被审计署《审计简报》采用。1990年,省审计局组织全省审计机关对36个赤字市、县进行财政决算审计、审计综合报告分析了赤字成因,提出了加强财税管理、减少财政赤字的对策。1991年,安徽省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和使用中存在问题的材料,被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采用。同年,9个省辖市和部分行署的审计机关选择一些亏损较多、产品积压严重及资金占用较多的企业进行审计调查,分析原因,提出了对策。其中比较突出的有,芜湖市审计局对46个重点企业1990年亏损面较1989年上升的问题进行审计调查,提出了以企业改革为核心的11条意见和建议,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淮南市审计局就困扰企业发展的“三角债”问题,对该市120个工业、商业和建工等企业进行审计调查,分析了问题症结,提出了解开“债务链”的建议,市委、市政府及时将建议转发全市贯彻执行。
维护国家财经法纪和正常的经济秩序 审计工作的基本目标是维护国家财经法纪和正常的社会主义经济秩序,为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服务。安徽省审计机关在具体审计工作中,坚持为振兴安徽经济服务的宗旨,1986年、1988年和1991年,省审计局在调查研究、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先后制定了《加强审计监督促进经济体制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意见》、《审计工作要为深化改革服务的意见》和《审计工作在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动中发挥促进作用的几点意见》,受到省政府的重视和肯定,也博得了企业好评。无论是对具体单位进行审计,还是开展行业审计、专项资金审计,都不限于单纯清查帐目、查处违纪问题,而是在揭露存在问题、作出处理意见的同时,提出加强管理、改进工作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