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国土整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国土整治territory government

又称领土整治或领土规划。国土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的总称。国土是一个主权国家管辖下的领土、领海及领空,包括地表的土壤、砂石和水流,地下的岩石圈,地上的生物圈和大气圈,还包括经过人类劳动而建设的永久性建筑物,它基本上是自然综合体加上人工的产物。在中国,国土整治的任务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国土进行合理地开发利用和有效地治理保护,不断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国土整治的基本特点:
❶综合性。通常具有多目标、多因素、多部门、多层次的特点。
❷战略性。它是为解决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服务的。
❸地域性。它要联系国土资源的分布,从区域特点出发,运用区域分析方法,研究地区之间的联系。

国土整治

根据客观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为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国土资源所进行的国土规划、国土立法、国土管理等工作。自80年代以来,四川已开展规划岷江干流流域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拟定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雅砻江调水方案,建立四川省国土资源信息系统数据库等管理工作,制定和颁布许多地方性法规。

国土整治

国土整治Guotu zhengzhi

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以及为这些目的而进行的国土规划、立法和管理。国土整治的本质和最终目的是协调人与其所依存的自然界的关系,寻求人类与其活动的最佳地域分布。综合世界各国的国土规划工作,大致有以下内容:普遍对国土资源进行大规模考察,使国土整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国土规划,特别是对重点地区编制开发整治规划,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加强国土立法和国土管理,使国土工作纳入法制轨道;重视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在国外,国土整治工作大多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的条件下提出的。发达国家一般在本世纪30—50年代先后走上了国土整治的道路,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中国,“国土整治”于80年代初明确提出,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步骤。当前国土整治工作集中在资源开发和环境治理两大方面,要先从重点地区和重点问题抓起,进而推动全国国土整治工作的开展。我国在80年代进行的重点国土整治项目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西北干旱与半干旱区风蚀沙化的防治,黄河河口区盐渍化土地的改造和综合利用,大兴安岭火烧迹地更新与抚育,长江上游水源涵养林的建设,三北防护林建设等。在这些重点整治项目中,国家集中了大量的人才和资金,改造原来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状况,从经济发展和国土资源得以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的前提出发,探求一种最佳的区域发展方式。到90年代初,这些重点国土整治项目已有显著成效,为全国进行更广泛的国土整治做出了示范。

☚ 环境保护   农业 ☛

国土整治

国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的治理保护。

国土整治

国土整治

国土整治是国土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的统称。国土整治的实质,就是要协调好大自然与人类社会二者之间的关系,既又要为获取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而开发利用国土资源,同时又要对由于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而造成的资源环境破坏进行整治和保护,使人类能持续地利用资源,使之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好的效益。国土整治的主体内容和具体任务包括国土考察、国土的开发利用和国土的治理保护等。
国土考察: 是国土整治的前期工作,通过勘测调查,综合与专题考察的方式对国土资源进行调查、测量、勘探、分析、评价,摸清国土现状和特点,为国土整治提供科学依据。国土的专题考察是对某一资源或主要对某一资源进行考察; 综合考察是由多部门、多学科联合进行的,对全国或某一地域的资源状况以及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进行的考察。
国土开发: 国土开发有两个方面,一是指对尚未利用的系统资源采取垦殖、开采、组合、配置、工程建设等手段,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对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所利用的某些资源,由于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变化,从而进一步采取某种手段使资源的利用程度大为提高或产生新的用途。
国土利用: 指对已经开发的国土资源,充分挖掘潜力,加以综合利用、重复利用,做到物尽其用、地尽其利,避免资源浪费。对于许多自然资源开发本身就是利用; 对于经济资源的利用,主要是通过挖潜、革新、改造等手段,提高现有物质设备的生产能力和技术; 对另一些社会资源的利用,重点是合理安排与使用劳动力资源和智力资源,使之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国土利用能力的大小、水平的高低,往往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
国土治理: 目前主要采用生物工程措施对遭受破坏的资源、环境开发综合治理的活动。例如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风沙灾害,疏通河道,改革工艺流程和生产流程以减少三废排出量等。国土治理既包括对遭受破坏的国土恢复其本来面目;又包括对遭受破坏的国土进行改造,使之更适合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国土保护: 指主要采取立法、行政、经济和科学技术等手段,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使国土资源不遭受新的破坏,并使国土状况逐渐有所改善,使资源能持续地使用,以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其实质是对人类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的保护。

☚ 国土资源   国土规划 ☛

国土整治

对国土资源的考察、开发、利用、治理、保护,以及为此目的而进行的国土规划、国土立法、国土管理等。国土整治的目的,是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人类已经取得的科学成就和具备的社会生产力对国土资源进行有计划的开发、合理的利用、有效的治理、妥善的保护;尽可能使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防止开发利用国土资源时产生消极、破坏因素;相应地搞好生产、人口、城镇的合理布局;保证人们在各项生产活动中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不断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的质量,逐步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我国国土整治工作开始于1981年,在国土综合开发、整治、规划以及立法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国土整治一般包括国土研究、国土规划和国土建设三个环节。国土研究是国土整治的前期工作,包括对国土资源的查勘、利用状况的调查研究及发展预测;国土规划是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改造的长期性计划;国土建设是国土整治的最终环节,包括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以及为此目的而采取的相应措施,如国土立法、国土管理和国土政策。国土整治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应遵循以下原则:(1) 综合原则。即把国土作为一个整体,全面研究,统筹规划,综合整治。(2) 生态原则。即通过国土整治,建立更好、更科学的人工生态,保护好人类的生存环境。(3) 因地制宜原则。即应根据国土整治的具体区域对象,提出相应的整治方案。(4) 经济效益原则。即通过国土整治,给整治的当事者,特别是全社会带来经济效益。

国土整治

国土整治

对国土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的总称。进行国土整治的目的是要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要求,对国土资源进行有计划的开发、合理的利用、有效的治理、妥善的保护,尽可能使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搞好生产、人口、城镇的合理布局; 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生产质量,以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搞好国土整治应贯彻的原则: (1) 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整治区自然经济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不能一刀切。(2) 统筹全局的原则。要制定整体规划,从全局着眼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3) 综合的原则。运用综合的观点分析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各部门纵向联系与各地区横向结合之间、单项或局部开发整治与整体或全局目标之间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4) 生态经济的原则。要考虑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性,把环境治理的目标置于经济开发之中。

☚ 国土管理   土地管理 ☛
0000019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7:4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