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国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国债guózhài

〈名〉 国家向集体或个人发行的债券。

国债guózhài

〈名〉国家向集体或个人发行的债券。
 ◇ 美国的国债相当于林肯内战时期国债的九千倍左右。(人民日报.1979.5.10)
 ◇ 1998年,为克服亚洲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央决定实行扩大内需的政策,增发长期建设国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人民日报.2000.12.31)

国债guó zhài

国家所欠的债务。1855年11月《遐迩贯珍》第十一号:“国债于道光二十二年负欠银三十七万九千八百万零二千一百一十二元,及咸丰三年减至三十七万零二百四十一万一千八百四十四员。”1873年丁韪良等《中西闻见录》第15号:“每年欧洲兵费有增至五六万万磅,而各国所欠国债二十年内有增至十五万万磅。”1880年汪凤藻译《富国策》卷一:“英国之政,则主贷民,故所负国债,甲于欧洲。”

国债guó zhàiгосудтельство

债(债务;债款;欠~;公~;内~;国~) 账(新~;该~;烂~;拉~;还~) 负 课钱 饥荒(拉~)
欠人钱财:负债
债务、亏空:窟窿
欠别人的钱还没有还:欠款 欠账 欠债
亏欠的银钱:银欠
收不回来的帐:黄帐 倒账
欠债很多:避债无台 债台高筑
欠债很多,没有偿还能力:资不抵债
欠别人的债务非常沉重:负债累累
经济上负债累累:七疮八孔
负债累累,处境艰难:索债盈门
(欠别人的钱:债)

另见:欠债 欠税 欠钱物

☚ 债   各种欠债 ☛

国债

又称“公债”。见“公债”。

国债Debt,national

美国政府由于发行公债而负的债。建国初期,国债包括从邦联政府继承的外债和内债。根据汉密尔顿的建议,这些债务最终都换为长期公债,1812年战争使国债从4500万美元上升到1816年的 127334993美元。战后年代的繁荣使国债降为1835年的37513美元,1866年国债达到高峰, 为2332338美元, 这一数额表明了内战的费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国债增加幅度最大的原因是这场大战。1919年,国债总额为25234496274美元。20年代的繁荣使国债下降。1930年,国债降为 157.7亿美元,在大萧条期间,由于政府需要大幅度增加开支,国债额上升,1938年国债总额为370亿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国债额达到 1946年的2694亿美元。40年代后期的3次财政盈余又使国债降为1952年的2602亿美元。

国债

国债guozhai

参见“公债”。

☚ 公债   税收 ☛
国债

国债

国债是指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按照国家法律的规定或合同的约定,同有关各方发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它属于公债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国家信用的基本形式,具有弥补财政赤字、平衡财政收支、筹集建设资金、拓展物质生产、协调比例关系、调整经济发展等功能。在我国,习惯上把公债统称 “国债”,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则仅将中央政府的债称为国债,各级地方政府的债称为地方公债,二者合称为公债。国债包括内债和外债。国债起源于中世纪欧洲的热那亚和威尼斯。在中国,内债起源于1894年的 “息借商款”,外债始于清政府向英格兰银行的借款。广义的国债包括举债、用债和偿债三个方面的内容。在举债方面,主要包括国债发行种类、发行方式、发行规模等。1958年以前,我国国内债发行种类,主要是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和经济建设公债两种,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停止了发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重新恢复发行,先后发行了国库券、特种国债、国家重点建设债券、财政债券、国家建设债券、保值公债六种国债。外债的种类主要有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国际商业银行贷款及发行外币债券。国债发行方式主要有行政分配、代销和承购包销三种。国债发行规模应适度,国债规模过小,现有社会资金得不到充分利用,会影响当期经济的发展; 国债规模过大,会加重后期的资本付息负担,从而影响后期的经济发展。衡量国债规模的指标主要有国债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重、财政依存度 (国债量与财政支出的比例) 以及外债偿债率、负债率等。国债作为政府以信用方式举借的债务,最终是要偿还的。即必须按发行国债时预先规定的偿还期限、利率、计息方法、偿还方式等条件,向债权人支付国债的全部或部分利息,使国家的这部分债务得以消偿。我国内债的偿还方式主要有定时偿还和任意偿还两种,且建立偿债基金制度。外债的偿还主要有国家统借统还、国家统借用款由地方部门负责偿还以及用款的地方或部门自借自还三种方式。国债作为财政资金,虽具有多种用途,如增加建设资金、弥补财政赤字、偿还到期债务、调节季节性预算资金的余缺,但到期是要由财政还本付息的。因而在使用时,应将筹集建设资金作为国债发行的主要目的,重点用于经济建设。同时加强管理,确定合理的债务规模,保持国家较高的债信。

☚ 我国财政支出的内容   国家预算 ☛

国债National Debt

一国中央政府所积欠的债务总额。国债的形成主要是为了弥补中央政府出现的财政赤字。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赤字财政政策,致使它们的国债都已累积到很大的数额,在一些国家国债已占一年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左右。国债的巨额增长,不仅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而且实际上是在增加后代的税务负担。

国债National Debts

“国家公债”的简称。一般指中央政府发行的公债。在中国,人们习惯将公债统称为国债。199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中央预算中必需的建设投资的部分资金,可以通过举借国内外债务等方式筹措,而地方预算则要求收支平衡,即地方政府不能发行公债,因此中国的公债就是指中央政府发行的国家公债。中国发行的国债种类有国库券、国家重点建设债券、国家建设债券、财政债券、保值公债、特种国债、特种定向债券、无记名国库券、非实物国库券、记账式国库券等。

国债

由中央政府发行的债券。在我国,国债以其券面形式可分为三大品种: (1) 无记名国债。又称“实物券国债”。它是一种以实物券的形式记录债权的国债。票面上不记载债权人姓名或单位名称,面值不等,不挂失,可上市流通。发行期内,投资者可直接在销售国债机构的柜台购买。在证券交易所设立账户的投资者,可委托证券公司通过交易系统申请购买。发行期结束后,实物券持有者可在柜台卖出,也可将实物券交证券交易所托管,再通过交易系统卖出。(2) 凭证式国债。又称“储蓄式国债”。这是一种以填制收款凭证的方式记录债权的记名国债。它是一种带有储蓄性质的债券。到期时一次还本付息。它不能上市交易,但可以提前兑取,变现灵活,可挂失。(3) 记账式国债。又称“无纸化国债”。它是一种以记账方式记录债权的、无纸化的国债。它将投资者持有的国债登记于证券账户中,投资者只需取得收据或对账单,以证实其所有权。可以上市流通。它通过交易所计算机网络发行,上市后价格随行就市。此外,我国国债还有特种国债、专项国债、特种定向债券。特种国债,是指经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批准,由财政部于1998年8月向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行的2700亿元长期特别国债,所筹集的资金全部用于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资本金。专项国债,是指经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由财政部于1998年9月面向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行的1000亿元、年利率5.5%的10年期附息国债,专项用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基础设施投入。特种定向债券,是指经我国国务院批准,由财政部主要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待业保险基金,以及其他社会保险基金定向募集的一种国债,其目的是保障社会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不上市流通。

国债/国库券/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人民胜利折实公债/折实公债/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国家重点建设债券/国家建设债券/基本建设债券/财政债券/特种国债/地方政府债券/永久公债/无限期公债/赤字国债/保值国债/外币国债/外币地方债/市政债券/偿债基金/免税债券/无息公债/有息公债

☚ 债券偿还   国债 ☛

国债

国债national debts

国家债券或国家公债券。中央政府根据信用原则以承担还本付息责任为前提而发行的债券。它是国家信用方式发展的结果,最初阶段很不规范、流通范围很小,19世纪下半叶逐步走向规范化,到20世纪初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利用了这一融资形式。具有信用度高、流通性强、抵押代用率高、发行方式简便、利率低于同期公司债券及金融债券等特点。

☚ 国债   国库券 ☛
国债

国债

是国家公债的简称。属于公债的组成部分,一般指中央政府发行的公债。在我国,人们习惯将公债统称为国债。我国199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预算法规定,中央预算中必需的建设投资的部分资金,可以通过举借国内和国外债务等方式筹措,而地方预算则要求收支平衡,这意味着地方政府不能发行公债。因此,我国的公债就是指中央政府发行的国家公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国债大体上经过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50年代,我国在1950年发行了“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目的是弥补财政赤字。1954年~1958年连续发行五期的“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发行目的为筹措建设资金。在此时期,我国还得到苏联政府以机器设备和器材等实物形式提供的政府贷款56.63亿卢布,折合人民币51.67亿元人民币。此后,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国债发行和运用中断了20年。第二阶段为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后。70年代末开始,我国进入大规模利用外债资金进行经济建设的阶段。在内债方面,1981年,我国开始发行国库券。到目前为止,所发行的国债种类有: 国库券、国家重点建设债券、国家建设债券、财政债券、保值公债、特种国债、特种定向债券、无记名国库券、非实物国库券、记账式国库券等。结构多样化,规模不断扩大,发行方法不断改进,国债市场不断完善,国债管理进入了系统运作阶段。

☚ 公债   内债 ☛
国债

国债

也称公债。是指中央政府运用借贷方式筹集财政预算资金而发行的一种债券。它也被视为资本市场的长期信用工具之一。按还本方式可分为分期公债、定期公债和永久公债; 按期限长短可分为短期国债、中期国债和长期国债等。由于国债是以政府信誉和财力为担保,因此,有时人们称其为金边债券。

☚ 特种定向债券   凭证式国债 ☛
国债

国债national debt

通常指一国中央政府全部未偿债务。这个概念与公债 (public debt) 不同,后者不仅包括中央政府的债务,而且还包括地方政府的债务。国债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可交易的债务,例如在股票交易所或贴现市场进行交易的证券; 一种是不可交易的债务,例如国民储蓄券。
早期增加国债的理由是战时为筹措财政开支,后来演化成为了和平的目的保卫疆域之需。有时国债的增加被认为有助于在几代人之间实现平等,即如果政府目前的支出计划有利于下一代人的话,那么那一代人应当偿付因此而付出的代价。继30年代大萧条之后,凯恩斯的观点成为支持增加国债的理由,即来自借债的公共开支能够创造就业并刺激私人部门的增长。因此,作为一种国内债务,它只导致财富的再分配,而不必然增加整个国民的负担。而主张减少国债的观点则认为,搁置在公共部门的资金实际上是一种浪费,而减少国债有助于改善工资挣得者的经济福利。

☚ 债券   统一公债 ☛

国债

national loan;national debt

国债

❶treasury bond;government bond
❷national debt
发行建设~issue construction T-bonds/~投资treasury bond investment/~专项资金special fund for treasury bond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8: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