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固氮细菌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固氮细菌nitrogen fixing bacteria将分子态氮还原成氨并自给氮素营养的细菌类群。包括自生固氮菌和共生固氮菌 (见根瘤菌、弗兰克氏菌属)两大类。它们是自然界化合氮的主要提供者。估计陆地生态系统中每年生物固氮为1.39亿吨。自维诺格拉斯基(С.Виноградский) 首先分离出厌气性自生固氮菌以来,已发现和确证具有固氮作用的细菌有70多属,包括真细菌、蓝细菌和放线菌。自生固氮菌又可分为异养固氮菌和自养固氮菌两类。 好气性自生固氮菌属的特征
根据rRNA顺反子分析和数值分类,拜叶林克菌属和德克斯菌属与其他两属关系较远,詹耀增在《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1984)中只将固氮菌属和氮单胞菌属列入固氮菌科中,其他两属未确定其分类地位。这群菌严格好气生长,靠加强呼吸及固氮酶变构方式以防止固氮酶被氧钝化。在培养基中这群固氮菌每消耗1g葡萄糖可固定氮素10mg左右。 在低氧分压下生长并固氮的好气性固氮菌较重要的有固氮螺菌属(Azospirillum)。细胞稍弯曲,呈弧状或螺旋状。1974年由杜柏林娜(J.Dobereiner)从禾本科草根际重新分离出后,发现它与禾本科植物根系联合共生时,固氮能力相当强,受到了广泛重视。另外甲基营养菌中发现有几个属如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甲基弯杆菌属(Methylosinus)等有固氮能力。 兼厌气性固氮菌 主要局限在肠杆菌科中的一些属、种及芽孢杆菌属的少数种。它们有些能在好气条件下生长,但只能在厌气或低氧分压条件下固氮。这科中研究最多的是肺炎克氏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它是研究固氮生化及遗传的主要材料,它和其他肠杆菌科成员存在于土壤、植物根际、水域及人、畜肠道中,也有从白蚁后肠中分离的。它们与许多禾本科植物根系联合固氮。 厌气性固氮菌 在严格厌气条件下的有机营养型固氮菌主要是巴斯德梭菌(Clostridium pasteuria-num),它们能利用各种有机化合物作碳源和能源,适宜生长的pH范围是4.5~8.5。这些特性是使它们在世界广泛分布的重要原因。其他厌气菌如脱硫弧菌(Desulfo-vibrio)及脱硫肠状菌(Desulfotomaculum)能在缺氧并含硫酸盐或硫氧化物的沉积物中、土壤和污泥中生长并固氮。 异养固氮细菌对生态条件的要求不同,在土壤和水域中存在数量各异。一般为每克土壤中104~105个细胞。其共同特点是生长和固氮时要消耗较大的能量;另一特点是当环境中有含氮化合物时,固氮酶的合成和活性均受抑制,所以在有机质缺乏的土壤中,数量很少,固氮作用弱; 在氮肥丰富的土壤中,数量虽大,但固氮作用不强; 第三个特点是所固定的氮很少分泌出体外供作物利用,当细胞死亡溶解后氮素才全部释放出来。所以在一般土壤中靠自生固氮菌固定的氮素是有限的,估计约2~5kg·N/公顷·年。但在作物和杂草的根际,由于植物根的分泌物和脱落细胞等提供了能源和碳素营养,刺激着各种自生固氮菌生长繁殖,或者当土壤有机质丰富,如大量秸秆还田或施用有机肥料时,可刺激自生固氮菌繁殖。在这些条件下,它们有可能起较大的固氮作用。 自养固氮菌 主要为光合型固氮菌,这类菌利用光能固定CO2和固定大气N2以合成自身细胞,光合细菌中能固氮的有蓝细菌、红螺菌科 (Rhodospirillace-ae)、着色菌科(Chromatiaceae)和绿菌科(Chlorobia-ceae)的属、种。蓝细菌中能固氮的已记载了30多个属,其中分布最广,固氮作用最强的有鱼腥藻属(Anabae-na)和念珠藻属(Nostoc)等。它们的营养细胞由外鞘或荚膜联成丝状,在细胞间或丝顶端产生异形胞。异形胞具厚壁,只有光合系统I,不能固定CO2,不产O2,但能产ATP,是固氮酶固氮的场所,有小孔与营养细胞相通。蓝细菌在热带土壤中广泛存在,在水稻田中能旺盛生长,在提供水稻氮素营养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南极圈和北极地区的优势固氮菌是念珠藻,以及与蓝细菌共生的地衣,在干旱沙漠地或火山爆发后的火山土中,蓝细菌和与之共生的地衣是先锋生物,它们对火山土输氮起重要作用。念珠藻的特点是吸水能力强,风干的念珠藻在6分钟内能吸收几倍于其体重的水,它具有粘质鞘,可抵抗干旱。估计蓝细菌的年固氮量在25kg/公顷以上。它也生活在水体近表层,是海水和淡水中的主要固氮者。 红螺菌、着色菌和绿硫菌皆为厌气性光合细菌,生长在蓝细菌的下层水域,需还原条件及足够的光线,一般分布在浅海的淤泥表面、深水湖均温层的上部及污染的水塘或硫磺泉中有H2S、CO2及N2的地方。 固氮细菌nitrogen fixing bacteria将分子态氮还原成氨并自给氮素营养的细菌类群。包括自生固氮菌和共生固氮菌两大类。它们是自然界化合态氮的主要提供者。估计陆地生态系统每年生物固氮为1亿t以上。自维诺格拉斯基(S.Winogradsky)于1893年首先分离出厌氧性自生固氮菌——巴斯德梭菌(Clostridium pasteurianum)以来,已发现和确证具有固氮作用的细菌有70多属,包括真细菌、蓝细菌(蓝藻)和弗氏放线菌(Frankia),它们都是原核生物。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