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金额投资计划
每次购买股票的金额大体相等,以期降低购买某特定股票的平均成本的一种投资策略。也称投资资金成本平均计划。具体做法是,投资者确定了认购股票的种类后,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定期地购买金额相等或大体相等的股票,股票价格上升,就减少购买股数,保持每次投资额基本相等。这样,就可以使这一时期内所购股票的平均成本低于其市场平均价格。例如,某投资者一年内每季度投资1000元左右来购买某种股票,其投资情况见表6—6。
表6—6 固定金额投资计划示例
季度 | 每股价格(元) | 购入股份数(股) | 投资成本(元) |
1 | 10 | 100 | 1000 |
2 | 15 | 70 | 1050 |
3 | 18 | 50 | 900 |
4 | 12 | 90 | 1080 |
总计 | | 310 | 4030 |
平均 | 13.75 | | 13 |
从表6—6中可以看出,投资者全年购入股票310股,每股市场平均价格为13.75,而每股投资成本仅为13元(4030÷310=13)。其原因是运用固定金额投资计划,当股价偏低时以固定金额购进的股票数量多于股价偏高时购进的股票数量,从而使投资者的平均投资成本降低。
固定金额投资计划应当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中使用,这样才能达到目的。在计划执行过程中,较低的股票市场价格对投资者更为有利,这是因为投资者可以用同量资本购买更多的股票。当股价上涨时,以低价购进的较大数量的股票便因此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