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团身后空翻两周转体360°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团身后空翻两周转体360°下

团身后空翻两周转体360°下“旋”下

吊环高难度下法之一。自从日本运动员原在1972年慕尼黑第20届奥运会体操比赛中表演了单杠“旋”下之后,不仅为此获得了单杠冠军,还震动了体操界。各个项目纷纷学习、并移植了这个动作。1973年中日杯体操比赛前苏联运动员安德里阿诺夫首先使用了这个动作,70年代应用的规则把该动作定为C组的难度动作,后经1985年、1989年和1993年《国际体操男子评分规则》均定为C组。看来组别似乎没有变化,但由于规则增加了难度动作组别,实际上已从原来的高难度下降了。它是在吊环团身后空翻两周下的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的,也是单杠“旋”下移植应用到吊环下法的一个范例。“旋”下风靡一时,然而随着竞技体操的发展,80年代这类下法已经成为发展高难度下法的基本难度动作。该动作的做法是前摆采用悬垂大摆振浪技术,即经垂线阶段沉肩明显,然后猛力向前上兜腿,造成稍屈髋的外在形态,两臂向头后引环,当身体摆至环上45°左右时,急剧制动腿,两臂继续用力向头后拉引双环,随即放手;这时顺势屈膝向上翻臀,并在环上高度做翻转转体动作;当翻转至头朝下时,髋略伸展,左臂下压至胸前,右臂经头略屈肘向左挥带,并收颏,头向左转,当身体翻转至前翻阶段,接着继续转体,右臂下压于胸前,形成两手均置于胸前的姿势,同时两肘夹紧,抬头继续左转;当转体将近360°时,梗头并后抬,同时屈膝、收髋、团身、翻臀,继续向后翻转,完成第2周团身后空翻;当这周空翻翻转至头朝下时,目视地面,放开两手,立上体,准备落地,完成“旋”下。要做好这个动作,应先学会吊环的悬垂大摆技术和团身后空翻两周下,同时还要学会技巧弹板或绷床的团身后空翻转体360°,直到团身后空翻两周转体360°等“旋”类动作,以此作为学习这一动作的诱导练习。练习时,摆动幅度要大,沉肩十分明显充分,兜腿猛力而又持续,屈膝制动要急剧,放手果断及时;在放手瞬间,即要完成向后空翻两周,同时又要完成向左转体360°,这就要求两种技术融为一体,成为 一种“旋”下技术,要求动作的各个环节衔接紧密,极其快速连贯,掌握好时间、空间感觉和自我控制能力,必须使之一气呵成,才能高质量地完成“旋”下技术

☚ 团身后空翻两周下   团身后空翻两周转体720°下 ☛

团身后空翻两周转体360°下

团身后空翻两周转体360°下旋下

是平衡木的最高难度的空翻下法动作之一。如果顺利完成该下法,为E组动作,可获0.2的加分。在 1981年举行的“美国杯”邀请赛上,中国运动员姜薇成功地完成了平衡木“旋”下,获得了平衡木冠军。运动员必须具有比较强的能力,而且要有较好的团身后空翻两周下的基础,才可发展“旋”下。


侧立于木上,用动作连接做,猛力推手并双脚迅速用力蹬木跳起,两臂上领同时转体并迅速提膝、翻臀、梗头,向后上方腾起,这时两手积极抱大腿,以便团身紧、缩短半径加快翻转速度,边转体360°,边向后翻转两周,当翻至第2周头部开始向上时,两臂上举,并主动放腿,直身、屈膝着垫时,紧身、收臀成半蹲姿势。
用后手翻或侧手翻向内转体90°双脚踏木(空翻踺子)来接,转体方向要正,推手、蹬木积极有力,以便获得良好的腾空高度和翻转速度。
动作要求:腾空高,团身紧,翻转快而连贯,转体正,落地稳。
首先应在垫子上练习团身后空翻1周加转体360°,体会翻转与转体的关系,然后再练习团身后空翻两周加转体360°。初步掌握后再上高木做练习,初上高木时,应向海绵坑里翻下,然后在保护下,往垫子上翻下。
帮助者立于练习者侧面的保护台,一手托其臀背,另一手扶腰用力上托同时做“搓”的动作,帮助腾空、翻转与转体。当两周翻转结束后,两手扶其腰背,保持稳定落地。
☚ 团身(屈体)后空翻两周下   旋下 ☛
0000150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