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团练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团练使

团练使

武官名。由唐朝开始设置,宋朝因之。各州的团练使编制不定。

☚ 留守   都监 ☛
团练使

团练使

官名,唐代中期以后,于不设节度使的地区设团练使,掌本区各州军事。宋承唐制,置诸州团练使,但无定员、无职掌,不驻州、仅为武臣寄禄官。位在防御使之下,刺史之上。

☚ 防御使   刺史 ☛

团练使

官名。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地方州置团结兵,又称团练,以团练使领之。安史之乱后,又于不设节度使之战区置都团练使、团练使,掌本区各州军事,常与观察使。防御使互兼,又曾与防御使互易官号。宋承唐制,诸州仍置团练使,但无职掌、无定员,亦不驻本州,仅为武将计阶寄禄之官号,其地位高于刺史而低于防御使,其寄禄之州称团练州。参见〔防御使〕。

团练使

官名。唐中期始置于不设节度使的地区,掌本区各州军事。常与防御使互易称号。宋朝为武将兼衔。辽设团练使司,属南面方州官系统。为各司的长官,其下为某州团练副使、团练判官等官职。元代亦设,明代始废。

团练使

团练使

官名。唐代始置。宋、辽沿置。掌一区诸州军事。《续资治通鉴·宋纪一》: “山彦升为唐州团练使。”《新唐书·百官志四下》: “团练使、副使、判官、推官、巡官、衙推,各1人。”

☚ 吐番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捕盗官   团练副使 ☛

团练使

军事官名。唐中期始置于不设节度使的地区,掌本区各州军事。常与防御使互易称号。宋朝为武将兼衔。辽设团练使司,属南面方州官系统。为各司的长官,其下为某州团练副使、团练判官等官职。元代亦设。明代废除。

团练使tuan lian shi

【历史】military commander of a district or prefecture in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团练使

官名。唐安史之乱时始置。掌地方军事,由观察使、防御使兼任。辖区大者10州,小者3—5州。后由刺史兼任,仅辖本州。宋代为武将兼衔,官阶高于刺史,低于防御使。辽南面官各州皆置此官。西夏建国前党项首领多被授之。宋雍熙二年(985)李继迁占银州,预署官职,亦设此职封酋豪。李元昊建国初因之,为军职,领3—5百族帐。元末为防范农民起义,曾设团练安抚使。明废。

团练使

官名。唐玄宗开元年间置,领本地区团结兵,掌本地区防务,又称团练守捉使,领三、五州至十州不等。唐后期诸道不设节度使者,以团练使总领军务,诸道刺史又多以此为加官。五代时沿置。

团练使

又名团练守捉使。唐代地方军事长官,主要统领各州的团结兵(亦称团练)。武则天时期设于个别地区。肃宗乾元元年(758)起陆续在各地设置。分为都团练使和州团练使两种,下属有副使、判官、推官、巡官等。都团练使一般设置在没有节度使的地方,所辖地区从二、三州至十余州不等,常由观察使或防御使兼任。州团练使仅辖一州,常由州刺史兼任。代宗大历年间曾废除州团练使,不久又在部分地区恢复。宋、辽均设。官阶高于刺史,低于团练防御使。宋时为武将兼衔。元末又设,明废。

团练使

武官名。唐肃宗乾元初于不设节度使的地区设置团练使,大者领十州,小者三、五州,掌本地区各州军事,其下有副使、判官、推官、巡官、衙推各一人。上元后改防御使为团练守捉使,简称则无守捉两字。代宗时,元载当国,令刺史均兼本州团练使,不久即废。其后仍有团练使、都团练使的除授,如李勉、魏少游均曾任都团练兼观察使。宋代以团练使为武散官,无执掌,亦无固定员额,不驻本州,仅为武臣寄禄之用,秩从五品,其地位高于刺史而低于防御使。辽时为团练州的长官,属南面方州官,其下有团练副使、团练判官、州学博士、州学助教。金代不置团练使,元末为镇压农民起义又曾设团练安抚使。

团练使

正任武阶名。


职源与沿革

唐肃宗乾德元年(758)始置(《新唐书·方镇表》5、《通考·职官》13《团练使》)。


职能

无职事。❶为武臣、宗室、内侍迁转官阶。
❷ 驸马都尉初授此阶(《宋诏令》卷163《改武选官名诏·正任》、《曾巩集》卷28《团练使、驸马都尉制》)。


品位

元丰后从五品(《分纪》卷39《团练使》、《庆元条法》卷4《官品令》)。在正任官中,位在防御使之下、刺史之上(《宋史·职官志》9《武臣自三班借职至节度使叙迁之制》)。


编制

无定员(《宋史·职官志》6《团练使》)。


简称与别名

❶团练。《铁围山丛谈》卷1:“英宗疾既愈,犹不得近嫔御。……宣仁(英宗高皇后)不乐,曰:“奏知娘娘,新妇嫁十三团练尔,即不曾嫁他官家(按:指当皇后太受限制)。”《宋史·英宗传》:“讳曙,濮安懿王允让第十三子,……皇祐二年,为右卫大将军、岳州团练使。”
❷团。略称。《玉壶清话》卷1:“钱昱……授郢团。”《宋史·世家》3:“钱昱……为郢州团练使。”
❸州团。某州团练使省称。《栾城集》卷30《刘舜卿加遥郡团练、马军都虞候》:“宜锡州团之名,仍迁军候之职。”《九域志》卷1《京东路》:“上,淮州,团练。”
❹团兵。《曾巩集》卷28《团练使、驸马都尉制》:“团兵重任、停马美名,兼而授之,盖稽故事。”
❺兵团。《曾巩集》卷22《景青宜、党令支团练使制》:“尔有摧锋克敌之功,……法当甄进,兵团之任,以宠尔劳。”
❻团结。唐制,团结兵置团练使,因而有此别名。《栾城集》卷27《皇兄令羽磨勘转遥团》:“以环卫之崇,而加团结之宠。”《通鉴》卷214,开元二十七年胡注:“余考唐制,凡有团结兵之地,则置团练使。”《通鉴》卷225大历十二年五月辛亥:“其差点土人春夏归农,秋冬追集,给身粮酱菜者,谓之‘团结’。”
❼正团练使。正任团练使省称,与遥郡团练使相对。《长编》卷177十月:“元系正团练使及遥郡防御使以上。”同前书卷182丙辰:“正任团练使以上荫曾孙。”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3: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