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因特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因特网

 最初是一个网络的概念,是Inter-connected-network的缩写,直译为互联网,现国家规范译为因特网。Internet发展至今,概念的内涵已发生了质的变化,它已成为一种技术的代名词,象征着一代新的信息技术因特网现代表了全球性的信息系统,成千上万的信息资源分布在遍布全球的数百万台计算机上,由先进的通信网络联为一体,所有的因特网用户可以在网上共享资源,自由交流。因特网已成为继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五种大众媒体,它将是未来新的信息传播方式的基础,得到了世界上各个国家的重视。因特网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工作和生活。
 因特网从技术的角度看有三个特征:全球性、惟一性和共通性。在因特网上不存在中央控制的问题,换言之,不会有某个国家或集团能够控制它,对全球的普遍用户而言,网络是平等的;联入因特网的每一台主机都需要惟一的地址;网络上的计算机都要遵守共同的规则,因特网才能在全球所有不同的计算机和不同的操作系统上通用。

因特网yīntèwǎng

目前全球最大的开放性计算机网络。也说国际互联网。

因特网Yīntèwǎng

〈名〉 目前全球最大的、由许多规模不等的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网络系统。主要提供电子邮件、远程登录、文件传输、电子布告牌及信息浏览等服务。英文“Internet”的音译兼意译。也作“英特网”,也叫“互联网”。

因特网yīntèwǎng

〈名〉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一个计算机互联网,是由美国的ARPA网发展演变而来的。系英文“Internet”的音译兼意译。也叫“英特网”。
 ◇ 连日来,北约连接因特网的服务器及电子信箱遭到大量非法电子邮件的入侵,其使用的部分计算机的软件甚至硬盘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羊城晚报.1999.4.2)
 ◇ 今年的狂欢节还首次实现了因特网直播。(中国青年报.2000.3.7)

因特网yīntèwǎnɡ

即“国际互联网”。[英Internet]

因特网

因特网yīntèwǎng

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许多规模不等的电子计算机相互连接而成的网络。是一个已覆盖一百多个国家的世界性的信息资源网络。因特网是一个特定的网络专名。[英语Internet的音译]

相关链接


因特网的前身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主持研制的军用网,叫“阿帕网”。1969年正式启用,1989年阿帕网宣布关闭,NSFNET取而代之,成为因特网的主干网,开始走向商业化。因特网是一组全球信息资源的总汇。它主要提供电子邮件、远程登录、文件传输,电子布告牌以及信息浏览等服务。我国于1994年正式入网。1997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将Internet的汉译名定为因特网,并作为统一的推荐名。
☚ 溢价   阴线 ☛

因特网

全世界因特网用户,1993年不到9万户。1999年1.7亿户。2000年3月,超过3亿户。因特网普及程度最高的10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加拿大,瑞典,澳大利亚,瑞士,芬兰,荷兰,中国香港,日本,新加坡。2005年,中国因特网上网人数11100万人。

因特网

因特网Internet

专指全球性、开放的、由众多基于TCP/IP协议簇的计算机网络互联构成的虚拟网络。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❶1969~1984年,军用试验阶段,起源于美国国防部用于支持军事研究的计算机实验网络——ARPANET的研究。
❷1984~1992年,学术应用阶段,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资助研究,建立了新的NSFNET网,作为因特网的主干网。
❸1992~1995年,向商业应用过渡的阶段,由IBM、MCI和MERIT联合组建ANS公司,并于1992年起建立了ANSNET作为因特网的另一主干网,迈出了商业化的第一步。自20世纪90年代起,欧洲和日本的互联网发展也很迅速,到1995年3月,世界上91个国家和地区的互联网纷纷加入因特网,网上用户激增,信息资源和通信资源丰富,并提供文件传送、远程登录、电子邮件、网络信息查询、网络新闻等各种服务方式。基于因特网的应用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因特网的发展已成为全球信息化的重要标志。但因特网在QoS保障、安全性、管理等方面尚存在不少问题,迈向下一代因特网任重而道远。

☚ 互联网   虚拟专用网 ☛

因特网

把所有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相互联结而成的单一的、通用的、覆盖全球的国际互联通信网络。由英文Inter(相互)的音译加上net(网)的意译组成的译名。因特网在我国又译为“互联网”、“全球计算机互联网”。1997年7月18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确定用“因特网”译名。因特网连通学校、图书馆、商务场所、医院、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其他机构组织中的局域网以及众多的个人用户计算机。它把分布在世界各地数百万台计算机上的信息资源集成一体,所有的因特网用户都可以共享网上资源,自由交流,是一个向全球所有人开放的现代通信工具。因特网被普遍认为是正在规划和建设的全球信息基础设施的原型,并已在完成的工程之间发挥着互联全球通信的重要作用。
因特网起源于1969年美国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规划局网络,即阿帕计算机网(ARPAnet),最初仅供研究人员和军事机构使用,目的是防御核攻击,采用网络互联、多路通达的通信方式代替单线直通的通信方式,以求在一部分网络被毁时,网络的其余部分依靠迂回互联通路,仍能保证网络的继续畅通和运行。ARPAnet利用TCP/IP网络协议扩展网络联结范围,成为美国互联网的主干网。1990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建立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网(NSFnet)取代ARPAnet,成为因特网的主干网,并向全社会开放,提供世界范围内的网络互联。各工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积极发展本国网络并进行互联,形成了联结起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因特网。因特网具有三个技术特征:(1) 全球性。因特网覆盖全球,是全球共建共享的通信网络,不存在中央控制中心,不能由任何国家或集团控制或封闭。(2) 唯一性。因特网是正在建设中的全球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一个联结范围最广泛的网络,是唯一受全世界所有用户认可、能够实现所有功能、所有用户一律平等、联入因特网的所有主机都有唯一地址的网络。(3) 共通性。网络上的计算机都遵守共同的技术协议规则,使全球所有的不同类型计算机和不同的操作系统都可以通用。因特网的最基本功能是电子邮件、远程登录和文件传输。电子邮件是用户通过计算机联网与其他用户进行信函交换的快速、简便、高效、价廉的现代通信方式,是网络中使用最频繁的功能。远程登录是在TCP/IP通信协议的终端机协议Telnet支持下,用户计算机通过因特网联结,暂时具备远程计算机终端的功能。通过远程登录,用户可以使用远程计算机上对外开放的资源,如计算机硬件资源、程序语言、操作系统应用软件,以及其他信息资源,如许多大学图书馆资源和各种数据库资源。文件传输允许因特网上的用户将一台计算机上的文件传送到另一台计算机上,所传送的文件可以是任何类型的。因特网的基本功能被应用于不同的目的,可以衍生出各种专门服务功能,如网上商业、网上学校、网上银行、网上医院、网上图书馆等,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
第二代因特网是指新型高速计算机网络。1996年美国的一些科研机构和大学提出了研究建立第二代因特网的设想,美国总统在当年10月宣布在其后五年内动用五亿美元联邦资金实施“下一代因特网计划”。第二代因特网的直接目标有三个:(1) 使联结各大学和国家实验室的高速网络的带宽(传输速率)比现有的因特网快100~1000倍,(2) 推动下一代网络的技术实验、研究,(3) 展示那些能满足国家重要目标和任务的新的技术应用。它要求保持美国在信息和通信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创造新的就业和市场机会,开发新一代应用技术,以支持医疗保健、远程教育、能源研究、生物医学、环境监测、制造工程、国家安全以及紧急应急反应和危机管理等,是综合技术、经济、军事、政治目标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针对目前因特网存在的各种问题和不足,第二代因特网计划提出了“超高速光纤网”、“千兆级结点”、“新版协议IPv6研究和发展”等一系列针对性极强的技术方案。继美国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提出“全民服务”口号之后,美国又提出了“质量服务”概念:根据用户要求,按需分配带宽,保证误码率和时延,使用户可以选择不同质量、不同价格的因特网服务功能。

因特网

因特网

把所有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相互联结而成的单一的、通用的、覆盖全球的国际互联通信网络。由英文Inter (相互) 的音译加上net (网) 的意译组成的译名。因特网在我国又译为互联网、全球计算机互联网。1997年7月18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确定用因特网译名。因特网联结学校、图书馆、商务场所、医院、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其他机构组织中的局域网以及众多的个人用户计算机。它把分布在世界各地数百万台计算机上的信息资源集成一体,所有的因特网用户都可以共享网上资源,自由交流,是一个向全球所有人开放的现代通信工具。因特网被普遍认为是正在规划和建设的全球信息基础设施的原形,并已在完成的工程之间发挥着互联全球通信的重要作用。

☚ 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特征   因特网的技术特征 ☛

因特网

Internet
上~access the Internet;get on line/下~exit the Internet; get off line/浏览~ surf (or browse)the Internet/~查询服务Internet search service/~服务提供商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ISP)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5:3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