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回避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回避制

回避制

中国历史上防止官员徇私舞弊的制度,各代具体做法有所不同。西汉初尚无地方官回避本郡之制,武帝后渐有回避本籍人为官之制。东汉时发展成“三互法”,即三州之人或三州婚姻之家,不能交互为官。魏晋以后,为官避本籍、避亲属已是官僚制度的通例。大体而言,同一机构,同一地区的官员中有亲属关系者,较低级的官员应予改调他处。官员原则上不得在原籍任官(清朝甚至连官员的祖籍、曾经当过幕职官的地方也要回避),有些特殊的官职,如唐宋的监察官与谏官(台谏),明清的科道官(言官),严禁由大臣、尤其是宰相子弟亲戚充任。唐宋科举制度发展以后,又规定考官必须回避其子弟亲戚,如唐宋时对主考官的子弟要另设考场,另委官考试,称“另头试”。清雍正、乾隆以后,更规定乡、会试考官本族五服以内,及亲姑、姐妹之夫与子,母、妻之兄弟及其子等,俱应回避。

☚ 考课制   监察制 ☛
0000119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9: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