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回忆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回忆说古希腊柏拉图的认识论学说。认为真理就是人对于“理念”的认识,但感觉不能认识“理念”。断言灵魂不死,灵魂在进入人的肉体之前,原来住在理念世界里,所以只需唤起自己的灵魂对理念世界的回忆,就能获得真理。把“辩证法”说成是灵魂回忆“理念”的方法。 回忆说 回忆说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的认识论。柏拉图认为,世界分为“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从“可见世界”只能得到“意见”,从“可知世界”才能得到“知识”。他把“意见”又分为“想象”和“信念”,前者以感性事物的肖像为对象,后者以感性事物本身为对象;但他认为这两者还算不上“知识”,只是“意见”。他把“知识”分为“理智”和“理性”,“理智”是“对数学对象”的“了解”;而“理性”才是对“纯粹理念”的“理解”。他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截然分开,否认感性认识的作用,否认理性知识来源于感性认识。为了说明“理念”的真“知识”的来源,他采用毕达哥拉斯派的灵魂轮回说。认为灵魂不死,在进入肉体之前,生活在“理念世界”,具有对理念的知识。灵魂进入肉体时,由于肉体的玷污,而使灵魂忘记了这种知识。人的学习就是借助经验的刺激对生前就有的理念知识的回忆。这就是柏拉图的“回忆说”。他认为,肉体感官是灵魂“回忆”理念的障碍,一般人无力破除障碍,只能认识实际事物及其阴影,只能有“意见”;只有少数“天才”才能破除肉体感官的束缚,凭推理“回忆”起理念知识。他认为这样的人物只能出自奴隶主贵族集团。柏拉图的“回忆说”直接与德谟克利特的“影像说”相对立。 ☚ 柏拉图及其理念论 理想国 ☛ 回忆说 回忆说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为论证他的理念论而提出的一种认识论学说。他在对话《美诺篇》、《斐多篇》和《斐德罗篇》中,强调感性认识不可靠,认为感觉的对象是个别事物,而个别事物只是“理念”(一般概念)的“影子”或“摹本”。他采用毕达哥拉斯派的灵魂轮回说,宣称灵魂不死,认为灵魂在未转世进入肉体以前,生活在理念世界中,具有理念的知识;进入肉体时,由于肉体的玷污,忘记了这种知识,通过一些具体事物的刺激,才能唤起不朽灵魂对理念世界的回忆,而获得真正的知识。如通过美的花、美的人等具体美的事物,便可回忆起绝对的完全的美的理念。他把“辩证法”说成是灵魂“回忆”理念的方法。柏拉图的回忆说与德谟克利特的“影象论”相对立。它虽然相对地肯定了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但却把感性与理性对立起来,为后来的天赋观念等唯心主义先验论开了先河。 ☚ 同一性 行为价值 ☛ 回忆说 回忆说doctrine of recollection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认识论学说。在知识来源问题上,柏拉图主张理念论,即人类的知识不是在实际经验中获得的,而是将灵魂中既有的知识回忆而来的。他将灵魂中既有知识回忆出来的过程称为记忆恢复。至于知识是怎样存在于灵魂之中的问题,他给出了两种解释: 一是因为灵魂不死,而且轮回转世,所以人在前世早已学到了很多知识;二是人生来具有天赋观念,即普遍性的知识,这些知识早已存在于人脑中,只是受到肉体的污染而无法回忆而已。在柏拉图看来,知识的获得过程就是对天赋观念思考与恢复的过程。 ☚ 白板说 天赋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