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四镇之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四镇之乱

唐德宗初年,成德、魏博、淄青、山南东道四镇节度使发动的叛乱。建中二年(781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死,其子李惟岳求继袭节度使,自为留后,使将佐共奏于朝,以求朝廷旌节。初李宝臣、李正己、田承嗣、梁崇义相结,期以土地、职位传之子孙。故田承嗣死时,李宝臣、李正己皆为田悦请命于朝。至此,田悦亦屡为李惟岳请袭。时德宗初即位,欲革藩镇拔扈之前弊,不许所请。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亦不受诏入朝。由是于建中二年五月,四镇节度使决计连兵抗拒朝命,共同起兵反唐。是月,李正己扼徐州甬桥涡口(涡水入淮之口);梁崇义则阻兵襄阳;李正己遣其兵马使孟祐将兵五千,北助李惟岳;田悦则遣兵围邢州(今河北邢台),自率军围临洺(今河北永年)。四镇之乱骤起。德宗下诏调集河东节度使马燧、淮西节度使李希烈,泽潞节度使李抱真、幽州节度使朱滔、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各率本镇兵马平叛。同年八月,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被李希烈所败,于襄阳投井而死。次年,李惟岳被其部将王武俊所杀。但四镇之乱并未就此结束。演变为“五王”连兵反唐,朱泚据长安称帝,李希烈据汴州称帝,李怀光勾结朱泚叛乱。直至贞元元年(785年),这场愈演愈烈的大纷乱才告平息。

四镇之乱

唐德宗初年,平息成德、魏博、淄青、山南东道四镇节度使叛乱之战。建中二年(781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死,其子李惟岳求继袭节度使,自为留后,朝廷不许所请。五月,四镇节度使决计连兵抗拒朝命,共同起兵反唐。是月,李正己扼徐州甬桥涡口(涡水入淮之口);梁崇义则阻兵襄阳;李正己遣其兵马使孟祐将兵5000,北助李惟岳;田悦则遣兵围邢州(今河北邢台), 自率军围临洺(今河北永年)。四镇之乱骤起。德宗下诏调集河东节度使马燧、淮西节度使李希烈,泽潞节度使李抱真、幽州节度使朱滔、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各率本镇兵马平叛。八月,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被李希烈所败。次年,李惟岳被其部将王武俊所杀。四镇之乱暂息。

四镇之乱

唐德宗时的藩镇叛乱。建中二年(781)成德镇节度使李宝臣死,其子李惟岳要求袭位,没有得到朝廷的允许。李惟岳便联合魏博节度使田悦与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共同起兵反唐。后来梁崇义及李惟岳战死,幽州节席使朱滔及新任恒冀(即成德)都团练观察使王武俊又与魏博、淄青两镇联合,并于建中三年十一月分别称王,以淄青李纳(李正己之子)为盟主,继续抗唐。不久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也自称建兴王,与四镇联合。直到兴元元年(784),唐德宗因讨伐无效,不得不下令赦免,四镇才各去王号,名义上复归于唐。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9: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