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抚黎章程十二条》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抚黎章程十二条》 清代冯子材著,收录于《冯宫保军牍集要》、《光绪朝东华录》中。 1885年12月,海南岛爆发了黄邹强等领导的黎汉各族人民的联合起义。两广总督张之洞令冯子材领兵入海南镇压。冯子材在把这次起义镇压下去之后,“仿照前明以来海瑞诸人开通黎峒十字路之议”,筹办各项善后事宜,拟定了所谓“抚黎章程十二条”,其主要内容是:一、屯兵于定安县十万峒牛栏坪、红毛峒凡阳,万州太平峒什密,陵水县宝停司,崖州罗活峒乐安司和感恩县右镇州峒等要冲之地,强征民夫,伐木开山,修建由各州县直通五指山的井字形大路十二条,并开小路三千余里与大路联接,纵横贯通;随即于扼要之所,建置城寨,分设抚黎局八处,加委黎族封建上层人物为头目,以资弹压各黎村。二、以“除弊化俗”为借口,强迫黎族人民编户造册,一律剃发改装;另外每数村仿内地设一义学,习学汉文汉语,“宣讲圣谕广训”,进一步推行大汉族主义同化政策,培植封建统治阶级的爪牙。 三、在抚黎局内附设拓商局,招商伐木,分官办民办两种:官办即派员率带士勇深入老山,无论良材杂树,一律砍伐,其中成材者堆积溪河两岸,售给商人;民办则先给护照开采,量材纳税。四、助商开矿,开采各峒的金铜锡矿,为后来的清政府农工商部筹设华商集资兴办琼崖地利,掠夺黎族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开方便之门。 此外,还主张“移民垦田”,在“各峒口设场互市”等。以上这些措施除了少数曾付诸实行外,其余都因黎族人民的强烈反对与清朝官吏的昏庸腐朽而不了了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