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四部医典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四部医典

 《四部医典》藏文原名 《华丹据悉》,全名为 《甘露要义八支秘密诀窍续》,是藏医学著作。《四部医典》系原著简称,意即全书由4部分组成。宇妥·元丹贡布等著。约成书于773-783年。后经历代许多藏医药学家的修改、增补、注释、整理,并在1573年由老宇妥· 元丹贡布的第十三代后裔小宇妥 · 元丹贡布(1118-1193) 进行了全面修订。后宿喀·洛追杰波(1509-?)刻印了“扎当《据悉》”。在五世达赖(1617—1682)和第司·桑杰嘉措(1653-1705)执政时期,重新对“扎当《据悉》”进行了校对和修订,刊刻了现行的《四部医典》。现存主要版本有青海塔尔寺所藏木刻藏文版印刷本、拉萨藏文版、四川德格县所藏木刻版印刷本等。198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由李永年翻译、谢佐校订的排印本。1987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由马世林等译注的排印本。
 宇妥·元丹贡布(708-?),唐代著名藏医药学家。幼年学医,勤勉好学,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医疗经验。为了增广见识,吸取先进经验,他到过内地及尼泊尔、印度等邻近国家学习。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在吸收《医学大全》、《无畏的武器》(均失传)和《月王药诊》等著作的精华的基础上,著成了《四部医典》。
 本书共分4部,计177章,正文基本上是用九个字一句的藏文写成的韵体文。第1部为“根本续”,又称《根本医典》(藏名 《扎据》),共26章,纲领性地论述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第2部为“论说续”,又称《论说医典》(藏名《协据》),共31章,详细地论述了人体生理解剖、病理、病因、发病途径、卫生保健知识、药物性能、论断方法和治疗原则。第3部为“秘诀续”,又名《秘诀医典》(藏名《门阿据》),共92章,论述各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第4部为“后诸续”,又名《后续医典》(藏名《其玛据》),共28章,论述了脉诊、尿诊、方剂药物的配伍、药物的炮制、功能和给药途径以及放血、艾灸、火灸、外敷、拔罐等外治法。
 《四部医典》全面总结了藏医学和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全书内容丰富、篇幅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藏医学的基础理论。藏医学认为,人体内存在着三大因素: “龙” (气)、“赤巴” (胆)、“培根”(诞); 七大物质基础: 饮食精微、血、肉、脂肪、骨、骨髓、精;三种排泄物:大便、小便、汗。三大因素中,“龙”主呼吸、肢体活动、血液循环、五官感觉、大小便排泄等;“赤巴”产生热能并维持体温,增强胃的功能,壮胆量,生智慧等;“培根”主体液。在七大物质基础中,以饮食精微最重要,其它六种物质均由它转变而成。三大因素支配着七大物质基础及三种排泄物的运动变化。正常人体内,三大因素、七大物质基础和三种排泄物之间,保持相对平衡。由于内外因素发生变化,平衡失调,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二是生理解剖学。认为人体脏腑分为心、肝、脾、肺、肾五脏和胃、大肠、小肠、胆、膀胱、三姆休六腑。其中三姆休类似中医所言的三焦,但功用不尽相同。另全身有骨360块,牙齿32枚。在神经和血管方面,认为人体有各种脉络,其中有的相互连接,叫联结脉,有白脉、黑脉之分。脑为白脉之海,发出分支分布全身;而黑脉又分跳动和不跳动的两种,实际上明确地区分出动脉和静脉。在生理上对月经周期、胚胎发育、分娩、神经和消化系统的功能作了详尽的论述。其中对月经周期、胎儿发育过程和分娩的记述,与现代医学生理学是基本一致的。三是疾病的诊断方法。《四部医典》中的诊法主要是问、望、切三诊。问诊所包含的内容和中医问诊相同。望诊除与中医相同外,还特别注意尿诊,成为藏医观察疾病极为重要的手段。其观察内容包括尿的颜色、热气多少、臭味浓淡、泡沫大小、多少、颜色浓淡、消失快慢、沉淀物的有无和形状、漂浮物等。至于触诊,主要内容是切诊。切脉的部位和方法基本上与中医相同,反映了藏族医学与内地医学的密切关系。书中除望、问、切外,还有药物试诊法。四是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书中认为疾病的起因有内外两种因素。内因是三大因素失调。外因是起居不适、生活不当和环境变化。疾病有四百零四种,归纳起来只有热性病与寒性病两大类。寒性病以温热性药治疗,热性病用寒凉性药治疗。此外,还提出小病、轻病用调整饮食、起居的方法治疗,重病、久病以药物治疗为主,单一病种用主药治疗,两种病并发,选其主要病治疗等具体原则。除内治法外,书中大量地介绍了放血、按摩、擦身、火灸、艾灸、拔罐、敷、烫、药熏、穿刺、药浴等外治方法。五是藏药学理论和用药方法。书中认为药物与五行有关,阐明了药物生长与自然环境的统一关系。在临床用药上,主要根据药物的六味、八性、十七效辨证主方。书中记载了以西藏当地所产的各种动植物药和矿物药。
 《四部医典》集古代藏医学之大成,内容丰富、理论系统完整,特别是在解剖、生理学方面的成就,不仅对我国医学发展有较大贡献,在世界医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一直作为藏医、蒙医人员必读的经典著作。
 本书的学术价值,很早便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在国内,很早就被译成其他民族的文字。在国际上,对《四部医典》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迄今已有俄文、英文、日文、德文等多种文字的节译本。

四部医典

综合类著作。藏医学经典著作。唐宇妥·元丹贡布等著。宇妥·元丹贡布,公元八世纪吐蕃时期杰出的藏族医学家,后世誉为藏医医圣。是书成于八世纪下半叶,历经各代藏医学家的修订、补充,直至公元十一世纪,由宇妥·元丹贡布的第十四世后代新宇妥·元丹贡布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修订,成为现今传世本。《四部医典》(藏语简称《据悉》)是藏文原书简称的意译,意即全书是由四部分组成的。第一部分为“总则医典”(又译为“根本医典”),共六章。包括缘起、全书概述,介绍人体生理、病理、诊断及治疗的一般知识等。第二部分为“论说医典”,共三十一章。主要介绍人体解剖构造、疾病发生的原因、卫生保健、药物性能、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等。第三部分为“秘诀医典”,共九十二章。主要介绍临床各科疾病的诊断和具体治疗方法。第四部分为“后续医典”,共二十八章。主要介绍诊断方法(如尿诊、脉诊等)、各种方剂的配合及其功用和用法以及外治疗法等。以问答形式叙述,行文用韵体古藏文,多为九字一句。是书乃藏医学经典著作,确立了藏医学体系,其对藏医学影响犹如中医学之《内经》。所载诸方,疗效确切,延用至今。书中亦杂有与医学无关的具有佛学色彩的内容。是书曾流传国外,受到许多国家学者的重视,并争相翻译、研究、考证。约十八世纪左右,是书被全部译成蒙文。一九五七年有上海汉文摘译本(仅有第一部分六章和第四部分中的五章)。一九八三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首次出版了由李永年译出的全译汉文版。

四部医典

藏医学著作。宇陀宁玛·元丹贡布主持编著。约成书于公元8世纪末。全书用韵体古藏文以问答形式写成。分四部分:第一部为“总则医典”,共6章。简介了人体生理、病因病理、诊断及治疗。第二部为“论说医典”,共31章,介绍了人体胚胎发育、生理、病因、日常行为、卫生保健、药物性能、药物配伍、外科器械及治疗原则。第三部为“秘诀医典”,共92章,主要叙述临床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状诊断及治疗。第四部为“后续医典”,共27章,详细叙述尿诊、脉诊的诊断方法、药物的配伍、主治、外科治疗法等内容。《四部医典》是藏医学的经典著作,是学习藏医学的必读课本。其内容之丰富,涉猎之广泛,综观其内容,明显可见吸收了印度医学及汉族医学(即中医)的内容。它不仅是重要的医学著作,对于研究藏医与其他民族、藏医与国外医学的交流史、藏族史、藏医史、藏医学、民俗学、民族学也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它在国际医学界中有重大影响,受到世界各国藏学研究者的重视,曾先后被全文或部分地译成蒙、汉和英、俄等多种文字。现我国有两种汉文全译本,分别于1983年和1987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及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西藏人民出版社于1982年据德格木刻版出版了排印藏文本。

四部医典

即“居希”(753页)。

《四部医典》

中国藏医学专著。藏医宇妥·元丹贡布等于753年撰成。以药王答疑的形式,采取7字或9字的诗歌体裁写成。该书16~17世纪传入蒙古地区,译为蒙文。分杂据、协据、门阿据、亲妈据4部分。全书共约24万字,分156章,还有79幅色彩鲜明、描绘细致的附图。

四部医典

四部医典

见“居希”。

☚ 医方四续   四部医典蓝琉璃 ☛
四部医典

147 四部医典

藏语简称《据悉》,藏医学经典著作,古代藏医医圣宇妥·元丹贡布宁玛等著。成书于8世纪。本书原文用韵体古藏文写成,曾被片断地译成多种文字,李永年将全书译成汉文,1983年出版,仍保持原书的文体和风貌。全书分四部分:
❶总则医典,共6章,主要介绍人体生理、病理、诊断及治疗的一般知识;
❷论说医典,共31章,主要介绍人体解剖构造、疾病发生的原因、卫生保健、药物性能、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❸秘诀医典,共92章,主要介绍临床各种疾病的诊断和具体治疗方法;
❹后续医典,共28章,主要介绍诊断方法(如尿诊、脉诊)、各种方剂的配合及其功用和用途以及外治疗法等。本书内容丰富,是研究西藏医学、藏医医学史的必读书。先后被译成俄文、英文等本,广为流传。

☚ 无冤录   简明蒙医学 ☛
四部医典

四部医典

藏医学经典著作。又名《医方四续》(藏名《据悉》)。唐藏医医圣宇妥·元丹贡布撰。宇妥·元丹贡布(708—833;一说786—911),出生在西藏堆龙德庆地区。据说他三岁就遍读医书,五岁就以渊博的学识而闻名遐迩。年青时游历祖国内地及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国。一边行医、一边学习,收集民间医疗方法和前人的经验成果。曾任藏王赤松德赞(754—797)的首席御医。他医术高明而又医德高尚,主张不分贫富贵贱,一视同仁地对待病人。经过几十年研究,在总结西藏民间医疗经验,吸收内地汉族医学理论的基础上,主持编写了藏医学经典名著《四部医典》,约成书于唐天宝十三年(754)。
《四部医典》意即全书由四部组成。此书历经各代藏医学家修订、补充。十一世纪,原编者的十四世裔新宇妥·元丹贡布(1138—1213)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修订,成为现今行世的《四部医典》。
全书以两位仙人问答的形式,用七字与九字的诗歌体裁写成,共计一百五十六章,二十四万余字,附有彩图七十九幅,分为人体解剖图、药物图、医疗器械图、尿诊图、脉诊图和饮食卫生防病图等。第一部,《根本医典》(藏名《扎居》),为医学总论、论述生理、病理、诊断、治疗方面的基本内容,共六章,分别为缘起、全书概述、病理生理、诊断、治则、譬喻名数。第二部,《论说医典》(藏名《协居》),论说人体生理构造、病因病理、发病途径、治疗原则以及外科医疗器械等内容,共三十一章,分别为概说、身体形成、身体比象、生理喻示、身体哲理、体业分析、身之恶兆、病之内因、病之外缘、染病之情、病之哲理、病之分析、日常行为、时令之行、暂时之行、饮食知情、食物禁忌、食物维护和适量、药味与消化、药物性能、药之部类与配方、对症外治器械、使之无病安居、病失真察、诡密谬误之诊、取舍四边诊断法、疗法概说、特殊疗法详说、两种治法、直接疗法、治者医师。第三部,《秘诀医典》(藏名《门阿居》),论说各种疾病的分类和治疗,共九十二章,分别为求问要诀、朗症疗法、赤巴疗法、培根疗法、聚合症紫色培根疗法、一切内科病因不消症疗法、大痨肿痞症疗法、浮肿疗法、水肿疗法、大痨水臌疗法、大痨消耗症疗法、热症总治、寒热要略正误、热症山原界喻示、未熟热症疗法、扩展热症疗法、虚热症疗法、隐伏热症疗法、陈久热症疗法、浑浊热症疗法、传经热症疗法、混乱热症疗法、疫热羊毛疔疗法、痘疫治疗、肠痧疫症治疗、喉症炭疽治疗、时疫治疗、头疾疗养、眼疾治疗、耳疾疗养、鼻病疗养、口腔症疗养、赘疣治疗、心疾疗养、肺病治疗、肝症疗养、脾症疗养、肾症疗养、胃病疗养、小肠病治疗、大肠病疗养、男性生殖器疾病疗养、女性生殖器疾病疗养、音哑疗养、胃呆疗养、渴症疗养、呃逆症疗养、哮喘疗养、痧症治疗、虫病治疗、吐逆症治疗、泄泻症治疗、便秘疗法、尿闭治疗、遗尿症疗法、热泻疗养、痛风疗养、湿痹治疗、黄水症疗养、白脉病治疗、皮肤病疗养、零星病治疗、核疮治疗、痔疮疗养、丹毒治疗、败疽治疗、瘿瘤治疗、疝气治疗、足肿症治疗、会阴漏疗养、小儿保养、小儿病疗养、小儿中魔疗法、妇科主病总治、妇科分病治疗、妇科次病治疗、地煞鬼魅症治疗、疯癫魔症疗法、健忘症疗养、星曜鬼症疗养、凶残麻疯龙魔症疗法、外科诸症总治、头部创伤治疗、颈部创伤治疗、上下躯干创伤治疗、四肢创伤治疗、和合毒治疗、转化毒症治疗、行与不行毒症治疗、养老摄生、壮阳之法、寻求女性。第四部,《后续医典》(藏名《其玛居》),主要论说了医药诊法治法,共二十七章,分别为切脉辨病、望镜辨尿、汤剂部喻示、散剂部喻示、丸剂部喻示、膏剂部喻示、药酥部喻示、灰剂部喻示、收膏部喻示、药酒部喻示、珍宝部喻示、草剂部喻示、先行油治法、五业催泻法、五业催吐法、五业鼻药、五业缓下法、五业灌肠法、清泻反压法、五械放血法、五械火灸法、五械熨法、五械浸浴法、五械涂治法、五械反压穿刺法、四部医典结束要义、诸续概说。
《四部医典》是藏医学中最重要的经典著作,是学习研究藏医学的必读著作。它的问世是藏医学形成和成熟的标志。它对我国西北地区其他少数民族医学(如蒙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也产生过重大影响。
十六世纪初,《四部医典》由藏医学南方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舒卡·罗珠给布校对并在扎当寺院刻板传世,故又称《扎当据悉》,它是最早的一个刻本。《四部医典》曾被片断地翻译成多种文字,约在十八世纪,被全部译成蒙文,这是第一种其他语种的全译本,解放后,曾重印过。在国外,还先后出版过英、俄、德、日文的摘译或节译本。1957年有汉文摘译本问世。198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李永年等翻译的汉文全译本。

☚ 千金方   证类本草 ☛

四部医典sìbùyīdiǎn

藏医学著作。宇陀宁玛·元丹贡布主持编著。约成书于公元8 世纪末。全书用韵体古藏文, 以问答形式写成。分四部: 第一部为“总则医典”, 共6章, 简介了人体生理、病因病理、诊断及治疗。第二部为“论说医典”, 共31 章, 介绍了人体胚胎发育、生理、病因、日常行为、卫生保健、药物性能、药物配伍、外科器械及治疗原则。第三部为“秘诀医典”, 共92章, 主要叙述临床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状诊断及治疗。第四部为“后续医典”, 共27章, 详细叙述尿诊、脉诊的诊断方法、药物的配伍、主治、外科治疗法等内容。《四部医典》是藏医学的经典著作, 是学习藏医学的必读课本。其内容丰富, 涉猎广泛, 明显吸收了印度医学及汉族医学(即中医) 的精华。它不仅是重要的医学著作, 对于研究藏医与其他民族、藏医与国外医学的交流史、藏族史、藏医史、藏医学、民俗学、民族学也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国际医学界中有重大影响, 受到世界各国藏学研究者的重视, 曾先后被全文或部分地译成蒙、汉和英、俄等多种文字。现我国有两种汉文全译本, 分别于1983 年和1987 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及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西藏人民出版社于1982 年据德格木刻版出版了藏文排印本。

四部医典

《四部医典》

《四部医典》是藏医药学奠基著作。成书于公元8世纪末,由著名藏医药学家宇妥·元丹贡布总结传统藏医药理论和治疗经验,吸收中医、古印度和大食等医药学的许多精华编著而成。后来经世代许多藏医药学家的修改、增补、注释、整理而愈趋详细完整,特别是在公元12世纪新宇妥·元丹贡布(宇妥·元丹贡布的第十三代孙)进行了全面修订和增补。公元16世纪,苏喀·洛哲杰布木版刻印了扎塘版《四部医典》。17世纪末期,五世达赖和第司·桑杰嘉措重新校对和修订“扎塘版《四部医典》”,刊刻出版了现行的《四部医典》。《四部医典》藏文名《据悉》,全名为《甘露精华八支秘诀串》。其意思,甘露精华者为《四部医典》像奶乳中提炼酥油样,汇集了所有医学的精华,而它比所有医学更加殊胜优越。它以药、械、食、行等四种疗法治疗折磨身心健康和伤害生命的疾病,是身心得以康安和长寿的甘露。八支者为医学的主体是医生,将医生治疗的疾病概括为普通疾病、儿科疾病、妇产科疾病、神志疾病、创伤疮疡、中毒症、养老及滋补壮阳等8个分支。秘者是医生将医学知识保密不传于有各种缺点和疾病的人。诀即诀窍,是不费太大的功夫,迅速知晓深奥的道理的方法。串是联缀,分三种形式,这就是将身、病、治这三个互为因果关系事物串在一起,称为因串;将身、病、证状、疗法这些互为依存关系者串在一起,称为法串;将清除疼痛,健康无病获得完满功德串在一起,称为果串,或者将深奥的内容按总纲、处、品、会依次连贯起来进行论述则称为串。由上可知,把一系列深奥道理表述清楚要靠精美语言,语言用文字表现出来,用语言、文字联缀成著作即为串。《四部医典》就是内容齐全,首尾联缀为一体的医学著作,它无所不包,没有任何赘述和矛盾之嫌。正如《后续部》所说:“此是无符的生命保护线,摧毁死神的法宝,降服病魔的英雄,平衡阴阳的公允管家,劈断索命绳的锋剑,砸碎疼痛的锤子,救出痛苦污泥之铁钩,救人活命的无畏施主,起死回生的甘露瓶。”又如五世达赖所言:“(《四部医典》是)不尽永存万世中,成为救命甘露库。”《四部医典》具有十一大优点:它是一切医学理论的顶峰,统辖一切药械的国王,诠释一切医疗的大疏,一切医学的基础,一切医学的源泉,洞察一切疾病的宝鉴,汇集一切医疗精华海洋,消除病痛的甘露流,拯救生命的施舍善行,满足患者愿望的公物,长寿保健的如意宝。
顾名思义,《四部医典》是由四部分所组成,分别称《根本部》、《论说部》、《秘诀部》和《后续部》。《根本部》是全书的总纲,像种子一样是藏医药学全部精华的结晶,言简意赅,它为智慧敏捷者而作。内容有缘起、纲目、生理、病理、诊断、树喻6章,纲目性地介绍藏医学内容。《论说部》有11处31章。第1处是总纲处,有论说部内容概述1章。第2处是人体生理解剖处,包括胚胎、人体比象、人体组织结构、人体性能、人体作用与分类、死亡征兆等6章。第3处是病理处,包括病因、外缘、发病情况、疾病特性、疾病分类等5章。第4处是行为起居处,包括日常行为起居、季节性行为起居、临时性行为起居等3章。第5处是饮食处,包括饮食常识、饮食禁忌、饮食限量等3章。第6处是药物处,包括药物性味、药物功效、药物类别和配制原则等3章。第7处是医疗器械处,1章。第8处是保健处,1章。第9处为诊断处,包括直接诊断法、旁敲侧击法、四边取舍法等3章。第10处为治疗原则处,包括治疗总则、具体治疗法、滋补减肥两法、特殊治法等4章。第11处为医生处,只有1章。《论说部》是藏医药基础理论部分,其内容包括人体的形成、人体解剖、生理、病理、病因病机、预防保健、药物、诊断、治疗及医德医风等,阐述藏医药学的所有基本理论,是藏医的核心部分,正如《四部医典》要义中所说:“《论说部》犹如高悬太空的日月,照耀得医理明白如镜。”《秘诀部》有15品92章。第1品为三邪疾病诊治,包括隆病、赤巴病、培根病、木布病(隆、赤、培聚合症)等5章;第2品为体腔疾病诊治,包括消化不良、痞瘤、灰色浮肿、下坠浮肿、腹水及痼疾消耗病等6章。第3品为热病疫病诊治,包括热病总治、寒热辨识的关键、寒热临界病、未成熟热、增盛热、虚热、隐热、陈热、浊热、伤热、紊乱热、瘟热、天花、痢疾、白喉与炭疽、流行性感冒等16章。第4品为上体疾病诊治,包括头病、目病、鼻病、耳病、口腔病和瘿病等6章。第5品为脏腑疾病诊治,包括心、肺、肝、脾、肾、胃、小肠、大肠等疾病共8章。第6品为男女阴部疾病诊治2章。第7品为零星杂症诊治,包括音哑症、食欲不振、渴病、呃逆、哮喘、急腹痛、虫病、呕吐、泄泻、便秘、尿闭、尿频、热泻、痛风病、痹证、黄水病、白脉病、皮肤病、外科杂病等19章。第8品为疮疡诊治,包括痈、痔、丹毒、日形脓肿、肉核病、疝气、青腿牙疳、会阴瘘管等8章。第9品为儿科疾病诊治,包括新生儿护理、小儿疾病、小儿神志疾病3章。第10品为妇产科疾病诊治,包括一般妇科疾病、具体妇科疾病、产科疾病3章。第11品为神志疾病诊治,包括癫证、中风、狂证、痫、麻风等5章。第12品为创伤诊治,包括创伤总治、头部创伤、颈部创伤,躯干创伤、四肢创伤等5章。第13品为中毒病诊治,包括合成毒、转化毒、天然毒等3章。第14品为滋补养老1章。第15品壮阳、妇女不孕症等2章。《秘诀部》主要论述各科各种疾病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是藏医临床部分,“犹如如意宝,一切临床所需源于此。”《后续部》有4会,27章。会者将诊治方法等实际操作汇集于一处。第1会有脉诊、尿诊2章。第2会为平息方剂会,包括汤剂、散剂、丸剂、膏剂、药油、煅制剂、硬膏剂、药酒、珍宝药方剂、草药方剂等10章。第3会为排泻方剂会,包括油脂疗法、泻法、吐法、滴鼻、缓导泻、峻导泻、泻脉法等7章。第4会为外治会,包括放血疗法、灸法、罨敷、药浴、涂擦疗法、金针疗法等6章,以及要义总结、四部概说2章。《后续部》主要论述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具体方法是藏医实践和操作部分,“犹如金刚杵,医治疾病无阻挡。”总之《四部医典》是藏医的百科全书,囊括了藏医体系的理论和实践的全部内容。

☚ 月王药诊   医德 ☛

四部医典

吐蕃医学巨著。藏文称《居希》、意译为《四续》,又译为《医方四续》。唐代吐蕃医圣老玉妥·云丹贡布(729—853)撰。成书于8世纪末。作者自幼热爱医学,潜心钻研,一生遍历五台山、康定、珞域、察隅、羌塘、阿里、工布、达布、桑耶、萨嘉、日喀则、拉萨等地,以及天竺(印度)、泥婆罗(今尼泊尔)、迦湿弥罗(今克什米尔),求师学医,搜寻医书,与名家探讨医道,不断总结各地医学之长及自身行医实践,经过多年深入研究,吸取汉地医学名著《月王药诊》(又称《索玛日咱》)及印度等地医学精华,著成此书,使吐蕃著医学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为藏医药学奠定了较完整的理论基础,深刻影响了藏医的发展。全书分4大类:一、根本续,即总则医典,共6章,主要介绍生理、病理、诊断及治疗等一般知识。二、讲解续,即论说医典,共31章,主要介绍人体解剖构造、疾病发生原因,卫生保健、药物性能、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三、口诀续,即秘诀医典,共92章,主要介绍临床各科疾病的诊断和具体治疗方法。四、后续,即后续医典。共28章,主要介绍脉诊、尿诊等诊断方法、外治疗法,以及各种方剂的配合和运用。原书经世代抄本流传,至11世纪老玉妥后裔新玉妥·云丹贡布(与老玉妥同名,故后世以“新”、“老”区别),又对全书进行了一次全面修订,即今所见之《四部医典》。此书问世以来,历代藏医频加注释,多方研讨,有力地促进了藏医的形成和发展。这部医学巨著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国外著名藏学家匈牙利人乔玛自1835年著文介绍此书以来,国外学者研究此书者络绎不绝。是书有甘孜德格伦珠顶印版、青海塔尔寺版、西藏扎塘版等。1982年西藏以排印本问世。1983年又有汉译本(以扎塘版的拉萨翻版为兰本),刊印发行。18世纪左右被译成蒙文,影响了蒙族医学的发展。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9: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