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四肢血管疾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四肢血管疾病

四肢血管疾病

四肢血管疾病可包括动脉、静脉,有的同时累及动脉和静脉,如动静脉瘘、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血管瘤,前两者累及动脉为主,后者累及静脉为主。四肢血管疾病的X线平片检查一般无甚意义,血管造影为确诊手段,临床上尚可借助超声血流图等方法协助诊断。
动脉瘤 粥样硬化、感染、创伤和其他侵犯动脉中膜弹性组织的病变都可以引起肢体动脉的弥漫性扩张、梭形或囊状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多呈囊状。粥样硬化常侵犯动脉干支,引起边缘不规则的梭形动脉瘤和弥漫性扩张。囊状动脉瘤造影时呈囊状突出,并有排空延迟,根据“瘤壁”厚度可以判断有无附壁血栓及其程度(X片-78)。夹层动脉瘤在肢体动脉中属少见。夹层血肿可引起动脉的阻塞。动脉造影可以显示动脉瘤的形态、大小、范围和数目等。
动脉血栓 最常见的动脉血栓来自左侧心腔,如心房、心室的附壁栓子、细菌性心内膜炎、风湿性赘生物等,肿瘤或其他异物亦可成为栓子的来源。血栓脱落后可栓塞四肢任何动脉,以髂动脉及腘动脉为最常见。动脉造影显示动脉主干阻断,或形成圆形或卵圆形充盈缺损。阻断处呈杯口状。近端动脉正常,无侧支循环形成。
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症 多发于40~70岁的男性患者。主要病理改变为动脉中层及内膜的退行性变性,并可有钙盐沉着,使动脉壁硬化,并可有栓塞形成,严重者使之闭塞。平片有时显示斑片和断续的管状钙化影。动脉造影显示受累动脉边缘不规则,密度不均,常并有不同程度的狭窄,以至管腔阻塞。不少病例狭窄与扩张同时存在。完全闭塞者见有丰富的侧支循环,阻塞的远端借以充盈,从而可估计动脉阻塞的范围。
动静脉瘘 最常见者为创伤性包括医源性损伤。动脉造影示动脉及静脉几乎同时显影,两者均扩张。有时可显示瘘口的位置和大小(X片-79)。其次为先天性,也称先天性动静脉畸形,通常为多发性累及手足等肢体动脉的末梢分支。造影表现为细小动静脉同时显影,扭曲、成团,其远端微细血管网几不充盈。儿童期的动静脉瘘可导致患肢增粗增长。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本病主要病理改变为节段性动脉内膜增厚和中层成纤维细胞增生伴血栓形成,引起动脉管腔狭窄终至完全闭塞。易侵犯青壮年下肢的中小动脉,病变可向近心端扩展。伴行静脉也可轻度受累。动脉造影示动脉呈边缘光滑的向心性狭窄以至闭塞。侧支循环常很丰富,借之闭塞远端的干支充盈。本病几无病变间断受累现象,加之狭窄边缘光滑,密度均匀等有助于与动脉粥样硬化症鉴别。
血管瘤 多见于儿童,可分为毛细血管性和海绵状(静脉窦型)两种,以后者较为常见。由于血运增加,患肢可肥大增长。平片有时可见散在的小静脉血栓钙化(静脉石)。动脉造影可显示供应动脉扩张,与紊乱而粗细不一的带状、绒毛球状或串珠状血管影相互重迭,难以区别动脉和静脉。上述异常血管腔内造影剂排空明显延迟者多提示为海绵状血管瘤。
下肢静脉曲张 主要发生于下肢浅静脉组的大隐静脉,发生于小隐静脉者较少见。可为
❶单纯性浅静脉曲张; 造影除显示静脉迂曲、扩张外,尚有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破坏,经运动后于斜立位静脉曲张仍可见到。深静脉及交通静脉皆显示正常,小腿软组织不肿胀(X片-80)。
❷交通静脉与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造影显示二者的瓣膜破坏伴不同程度的曲张,但以浅静脉曲张更为明显。经运动后于斜立位曲张的静脉仍很明显。小腿软组织显示相当广泛的肿胀。
栓塞性静脉炎和静脉血栓 前者指浅静脉炎症伴有栓塞形成,一般很少进行X线检查; 后者系指深静脉栓塞,临床常易误诊,诊断依据静脉造影检查。深静脉的一段或几段显示边界光整的充盈缺损,周围有线状造影剂充盈可显示其轮廓,表明血栓与静脉壁尚未紧密粘连,呈显所谓“轮廓征”。缺损的顶端呈边界光整的圆顶形,称“圆顶征”。此种表现多见于新近发生的静脉血栓病例。因此侧支循环较少,浅静脉及交通支仅轻度曲张,但深静脉瓣功能可被破坏。个别病例中深静脉呈偏心性不规则带状或片状充盈缺损和密度不均匀,犹如部分造影被擦掉,称为“擦去征”,表明血栓紧贴静脉壁、机化或部分再通。深静脉及交通支的瓣膜广泛破坏,有大量的侧支循环形成和明显的浅静脉曲张,小腿部软组织广泛肿胀 (X片-81)。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 本症为先天性深静脉缺如或部分发育不全,浅静脉曲张及患肢肥大增长。静脉造影显示深静脉缺如或中断细小,静脉瓣缺如或发育不全,交通支及浅静脉曲张。患肢动脉造影所见正常。
锁骨下静脉挤压综合征 造影显示锁骨下静脉受挤压而变狭或已栓塞并有侧支循环形成。如在造影过程中,将上肢抬高、外展,同时头颈部向健侧伸直斜转,可更好地显示病变情况。

☚ 四肢静脉造影   胃肠道的X线检查 ☛
0000706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9:3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