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苍生口是铭
真德秀,字景元,号西山,世称西山先生。南宋时知潭州。到任即于湘亭宴请十二邑宰,提出 “律己以严,抚民以仁,存心以公,莅事以勤” 的要求。他说: “凡士大夫万分廉只是小善,一点贪便是大恶。不廉即他美莫属,故为政首廉。” “天地好生,父母保赤,何所不周。浃一毫惨刻非仁,一毫疾忿亦非仁也。如伤切身,随宜置腹,然后可谓民之父母。”他于席间赋诗一首赠诸吏,诗云: “从来官吏与斯民,本是同胞一体亲。既以膏脂供尔禄,须知痛痒切吾身。此邦素号唐朝古,我辈当如汉吏循。今日湘亭一杯酒,便烦散作十分春。” 由于他为官清正廉明,办事勤勉,关心百姓,将潭州治理得无严刑、无苛役、无冤狱,秩序井然,人民安居乐业。百姓感戴,为其立生祠,四时祭祀。一日,有人题壁祠中云:“举世知公不爱名,湘人苦欲置丹青。西天又出一活佛,南极添成两寿星。几百年方锺闲气,八千春愿祝修龄。不需更作生祠记,四海苍生口是铭。” 西山先生的清风德正及其“便烦散作十分春”诗,至今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