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四棱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四棱豆winged bean

豆科(Legumino-sae)四棱豆属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学名Pso-phocarpus tetragonolobus (L.) DC.,别名翼豆、四稔豆、杨桃豆。染色体数2n=2x=18。嫩荚、块根、种子、嫩梢和叶均可食用。干豆粒可榨油,也可烘烤食用;嫩豆芽可炒食。每100克干豆粒含水分8.5~9.7克,蛋白质26~45克,脂肪13~20克,碳水化合物31.2~36.5克和各种氨基酸,还有维生素E100毫克。每100克嫩荚含水分89.5~90.4克、维生素C20毫克、纤维1.3克,和相当丰富的矿物质。每100克块根含碳水化合物27~31克,粗蛋白质为11~15克,可煮食或烘烤。容易形成根瘤,固氮效率高,又是良好的绿肥覆盖作物。
四棱豆起源于热带非洲和东南亚。至今,热带非洲还有P.scandons (Endl.) Verdc.,P.palustrisDosv.和P.qrandiflorus Wilojek.等野生种。四棱豆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和缅甸有较大规模生产,在东南亚、印度、孟加拉和斯里兰卡广泛栽培。中国广东沿海地区有百年以上的栽培历史,台湾、云南的西双版纳等地也有种植。
根系发达,侧根分布直径40~50厘米,深70厘米左右,主要分布在10~20厘米的耕层内。一年生植株便可形成块根。茎蔓生,缠绕生长,绿、紫绿或紫色,以绿色为主。侧枝多,在湿润条件,茎节容易发生不定根。三出复叶,小叶卵圆形、三角形或卵披针形等。总状花序,腋生,花白色或淡蓝色,萼片2裂,旗瓣大,翼瓣狭长,龙骨瓣内弯;二体雄蕊,子房长形,花柱粗,柱头密披绒毛。荚果具4翼,波状边缘,绿或紫色,长6~48厘米,含5~20粒种子。种子小球形,有光泽,色褐、黄、白、黑或花斑等。


四棱豆


四棱豆属中,只有P tetragonolobus (L.) DC.为栽培种,分为两个品系。印尼品系:属多年生,小叶卵圆形、三角形、披针形等。茎、叶绿色。花紫、白和淡蓝色。深紫色花常与深色萼片和浅色的荚及荚翼上细窄的着色条相关联。较晚熟,也有早熟类型,在低纬地区全年播种均能开花。也有的对12~12.5小时的长光周期甚敏感,营养生长达4~6个月。豆荚长18~20厘米,个别长达70厘米以上,中国的栽培种多属此类; 巴布亚新几内亚品系:一年生,早熟,播种至开花需57~79天。小叶以卵圆形和正三角形为多。茎蔓性,紫花。茎、叶和荚均具有花青素。荚长6~26厘米,表面粗糙,种子和块根的产量较低。
四棱豆喜温暖多湿,不耐霜冻,对土质要求不严格,耐瘠、怕干旱或水涝。多用种子繁殖,茎插条、块根也可作繁殖材料。种子发芽适温25℃左右,15℃以下和35℃以上发芽不良。生长和开花结荚适温20~25℃。属短日照植物,在生长初期的20~28天中对日照敏感,此时用短日处理能提早开花。一般可在3月开始播种,7月以后开花结荚,8月至11月为结荚采收期,冬季温和地区可延续至翌春。生长前期需磷、氮较多,开花结荚期需钾、氮较多。总的需钾较多,氮次之,磷较少。由于四棱豆有较强的固氮能力,应以有机肥和磷肥为基肥,营养生长期少施氮肥,防止茎蔓生长过旺,开花以后适当施用磷、钾肥。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抽蔓以后支架引蔓和培土。开花结荚期同时有茎叶继续生长和块根膨大,争夺养分激烈,应适当摘除侧蔓或摘心、疏叶,以提高结荚率。开花至荚果成熟约40~50天,前期生长迅速,纤维少,花后15~20天为嫩荚的适宜采收期。豆荚成熟时容易开裂,应及时采收种子。短日照和较低的土壤温度有利块根形成。地面覆盖可降低土温,促进块根生长,植株落叶前后收块根。一年生块根重约1公斤,二年生块根重约2.5公斤以上,八九年生块根重15~20公斤。当年不收块根,留老藤过冬,翌春生长旺盛,开花结荚多,块根更大。可连续采收多年。

四棱豆winged bean

Psophocarpus tetragonolobus(L.) DC.,又称翼豆、四稔豆、杨桃豆。豆科,四棱豆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起源于热带非洲和东南亚。分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两个品系。中国台湾、云南等地有种植,多为印尼品系。根系发达。茎蔓生,以绿色为主,侧枝多。三出复叶。总状花序;花白或淡蓝色。荚果绿或紫色,每荚含种子5~20粒。种子小,球形,褐、黄、白、黑或花斑等色,千粒重62~545 g。2n=2x=18。喜温暖多湿,不耐霜冻,对土质要求不严,耐瘠,怕干旱或水涝。用种子、茎段和块根繁殖。春播秋收。嫩荚、嫩梢、块根和叶均可食用。干豆粒可榨油,也可烘烤食用。富含蛋白质、脂肪和多种氨基酸。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3:2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