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四库大辞典︱凡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四库大辞典︱凡例
  • 位置: 首页/附录库/四库大辞典

凡例

 1.本辞典是一部书目解题性质的工具书,以收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收图书为主,同时兼收以上两书失收的重要图书,凡现存的本世纪三十年代以前的中国重要文化典籍都在本辞典收录范围之内。
 2.每种图书为一个辞目,辞目的释文包括卷数、作者姓名、生卒年、别名、字、号、籍贯、身份、仕履、主要事迹,著述、师承、主要学术或艺术思想、作品的艺术风格、流派,以及该书的主要内容、体例、学术或艺术价值、对后世的影响,后人对该书的研究整理情况,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该书的优缺点、主要版本等项内容。
 3. 同一书的不同版本(含校刊本)不另列辞目。 但为同一书所作的不同注疏则另列辞目。
 4.丛书的书名在本辞典中单列辞目,丛书辞条除按体例要求撰写各项内容外,还应依次开列该丛书所收各子目图书的书名、卷数、作者(连续开列,每种子目不另起行)。被收入丛书的子目图书凡有单行本问世的另立辞目。在丛书子目辞条的版本项中,子目所在的丛书视为各子目版本的一种,而该丛书的各种版本则在该丛书的辞条中列举。 如《穆天子传》是《汉魏丛书》的子目之一,在《穆天子传》辞条的版本项中列出《汉魏丛书》本。而在《汉魏丛书》辞条的版本项中,则列举明程(荣)氏刊本,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何(允中)氏刊本,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王谟的增订本,如此等等。
 5. 同一作者有若干种著作的,只在一种著作的辞条中介绍其生平,其余辞条作者项只写作者的朝代和姓名,并注明详见某条。同一作者的著作分在各部的,按经、史、子、集的次序确定介绍作者的辞目,在同一部中有若干种著作的,则按《四库全书》该部分类的次序确定介绍作者的辞目,同一类别中有若干种著作的,则在成书最早的著作中介绍作者生平。
 6.凡同书而异名者,以最常见、最通行的书名作为主辞目,在主辞目的释文中列出该书各种不同的异称或异名。 异称、异名则作副辞目,副辞目不作释文,仅标明见主辞目,但副辞目也应作为独立的辞目列于辞目表和索引中。 如《北堂书钞》,又名《大唐类要》,以《北堂书钞》为主辞目,《大唐类要》为副辞目,在《大唐类要》辞目后注明:见《北堂书钞》。《荡寇志》,又名《续水浒传》、《结水浒全传》,以《荡寇志》为主辞目。 《续水浒传》和《结水浒全传》均为副辞目,不作释文,辞目下分别标明:见《荡寇志》。
 7.同一种书有简称又有全称者,按同书异名处理,以通行或常见的名称作主辞目。 在主辞目的释文中注明其简称或全称。其简称或全称作副辞目,不作释文,仅注明见主辞目。如:《古今名家韵学渊海大成》,简称《韵学渊海》,以《韵学渊海》为主辞目,《古今名家韵学渊海大成》为副辞目,辞目后注明:见《韵学渊海》。
 8.凡同名而异书者,只列一个辞目,释文则用①、②、③、④……的序号加以区别,每个序号代表一种不同的书。各书的序号按其成书的早晚依次排列。每种书的释文仍按本体例第二条规定的各项内容撰写。
 9.凡合卷书(即在同一部书中包含或附印若干种书而又并非丛书的)无论其作者是否为同一人,辞目保存刊印时的本来面目,在辞条中则按原书的次序分别介绍各书的撰者和体例、版本等项内容。 如合卷书为同一作者所撰,各书内容又相关联,则在辞条中对各书作综合介绍。
 10. 古籍中有“皇宋”、“皇明”、“皇清”、“皇朝”等字样或冠以“御定”、“御制”、“御批”、“御纂”等字样,为尊重历史、保存古籍原貌,此类书作为辞目时,一仍其旧,但在释文中如涉及这类书,则按近世习惯删去“皇”字和“御定”、“御制”、“御批”、“御纂”等字样,如释文中的《皇明经世文编》称作《明经世文编》,《皇朝通典》称作《清通典》,《御制增订清文鉴》称《增订清文鉴》。 按习惯省称或改称的书名在本辞典中按副辞目处理。
 11.本辞典的全部辞目打破正续《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各自的排列次序,按经、史、子、集四大部统一排列。每部之内则依据四库全书分类方法,按类别排列。如《经部》按《易》类、《书》类、《诗》类……次序排列,《史部》则按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次序排列,《子部》和《集部》依此类推。《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各部新增加的类目依次排列在该部之后。 同一部类之下又分属的,按属排列,同一属的或类下不分属的则把内容相关的书集中排列,其余的书一律按成书早晚排列。正续《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分类有不当的或有交叉的,本辞典作了适当调整。正续《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失收的书目根据其内容和成书年代分别收入相应的部、类、属。
 12.为方便读者检索,本辞典正文之后附有书名四角号码索引、书名首字音序索引和书名首字笔划索引。
☚ 四库大辞典   四库大辞典︱凡例 ☛

四库大辞典︱凡例
  • 位置: 首页/附录库/四库大辞典

凡例

 1.本辞典是一部书目解题性质的工具书,以收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收图书为主,同时兼收以上两书失收的重要图书,凡现存的本世纪三十年代以前的中国重要文化典籍都在本辞典收录范围之内。
 2.每种图书为一个辞目,辞目的释文包括卷数、作者姓名、生卒年、别名、字、号、籍贯、身份、仕履、主要事迹,著述、师承、主要学术或艺术思想、作品的艺术风格、流派,以及该书的主要内容、体例、学术或艺术价值、对后世的影响,后人对该书的研究整理情况,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该书的优缺点、主要版本等项内容。
 3. 同一书的不同版本(含校刊本)不另列辞目。 但为同一书所作的不同注疏则另列辞目。
 4.丛书的书名在本辞典中单列辞目,丛书辞条除按体例要求撰写各项内容外,还应依次开列该丛书所收各子目图书的书名、卷数、作者(连续开列,每种子目不另起行)。被收入丛书的子目图书凡有单行本问世的另立辞目。在丛书子目辞条的版本项中,子目所在的丛书视为各子目版本的一种,而该丛书的各种版本则在该丛书的辞条中列举。 如《穆天子传》是《汉魏丛书》的子目之一,在《穆天子传》辞条的版本项中列出《汉魏丛书》本。而在《汉魏丛书》辞条的版本项中,则列举明程(荣)氏刊本,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何(允中)氏刊本,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王谟的增订本,如此等等。
 5. 同一作者有若干种著作的,只在一种著作的辞条中介绍其生平,其余辞条作者项只写作者的朝代和姓名,并注明详见某条。同一作者的著作分在各部的,按经、史、子、集的次序确定介绍作者的辞目,在同一部中有若干种著作的,则按《四库全书》该部分类的次序确定介绍作者的辞目,同一类别中有若干种著作的,则在成书最早的著作中介绍作者生平。
 6.凡同书而异名者,以最常见、最通行的书名作为主辞目,在主辞目的释文中列出该书各种不同的异称或异名。 异称、异名则作副辞目,副辞目不作释文,仅标明见主辞目,但副辞目也应作为独立的辞目列于辞目表和索引中。 如《北堂书钞》,又名《大唐类要》,以《北堂书钞》为主辞目,《大唐类要》为副辞目,在《大唐类要》辞目后注明:见《北堂书钞》。《荡寇志》,又名《续水浒传》、《结水浒全传》,以《荡寇志》为主辞目。 《续水浒传》和《结水浒全传》均为副辞目,不作释文,辞目下分别标明:见《荡寇志》。
 7.同一种书有简称又有全称者,按同书异名处理,以通行或常见的名称作主辞目。 在主辞目的释文中注明其简称或全称。其简称或全称作副辞目,不作释文,仅注明见主辞目。如:《古今名家韵学渊海大成》,简称《韵学渊海》,以《韵学渊海》为主辞目,《古今名家韵学渊海大成》为副辞目,辞目后注明:见《韵学渊海》。
 8.凡同名而异书者,只列一个辞目,释文则用①、②、③、④……的序号加以区别,每个序号代表一种不同的书。各书的序号按其成书的早晚依次排列。每种书的释文仍按本体例第二条规定的各项内容撰写。
 9.凡合卷书(即在同一部书中包含或附印若干种书而又并非丛书的)无论其作者是否为同一人,辞目保存刊印时的本来面目,在辞条中则按原书的次序分别介绍各书的撰者和体例、版本等项内容。 如合卷书为同一作者所撰,各书内容又相关联,则在辞条中对各书作综合介绍。
 10. 古籍中有“皇宋”、“皇明”、“皇清”、“皇朝”等字样或冠以“御定”、“御制”、“御批”、“御纂”等字样,为尊重历史、保存古籍原貌,此类书作为辞目时,一仍其旧,但在释文中如涉及这类书,则按近世习惯删去“皇”字和“御定”、“御制”、“御批”、“御纂”等字样,如释文中的《皇明经世文编》称作《明经世文编》,《皇朝通典》称作《清通典》,《御制增订清文鉴》称《增订清文鉴》。 按习惯省称或改称的书名在本辞典中按副辞目处理。
 11.本辞典的全部辞目打破正续《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各自的排列次序,按经、史、子、集四大部统一排列。每部之内则依据四库全书分类方法,按类别排列。如《经部》按《易》类、《书》类、《诗》类……次序排列,《史部》则按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次序排列,《子部》和《集部》依此类推。《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各部新增加的类目依次排列在该部之后。 同一部类之下又分属的,按属排列,同一属的或类下不分属的则把内容相关的书集中排列,其余的书一律按成书早晚排列。正续《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分类有不当的或有交叉的,本辞典作了适当调整。正续《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失收的书目根据其内容和成书年代分别收入相应的部、类、属。
 12.为方便读者检索,本辞典正文之后附有书名四角号码索引、书名首字音序索引和书名首字笔划索引。
☚ 四库大辞典︱凡例   四库大辞典︱前言 ☛
0001118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5: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