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是一部古籍目录。清纪昀(见“四库全书”)等撰。当乾隆中修《四库全书》时,仿刘向旧法,每书撰有详细提要,冠于每书卷首,后进行统一加工笔削,成《四库全书总目》。其中《四库全书》收入的那部分书的提要,叫“著录”,仅存书名而不收入《全书》的那部分书的提要叫“存目”。当时《总目》卷帙较大。达200卷,阅读一遍十分困难,于是纪昀等四库馆臣又编《简明目录》20卷,完成时间为乾隆四十七年(1782)。当时《总目》仍在不断修改,而《简明目录》则由馆臣赵怀玉录副带出四库馆,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刻版于杭州。该书比《总目》问世要早。其后有乾隆间湖州沈氏刻本,同治七年(1868)广东书局刻本;光绪十年(1884)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光绪十四年(1888)畅怀书屋活字本;光绪十四年上海漱六山房石印本;光绪二十年(1894)上海点石斋石印本;民国十三年(1924)上海扫叶山房石印本等。上述各本皆不出赵怀玉本系统。1957年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用广东刻本标点排印,并编制书名、著者综合索引,最便使用;1964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据此本重印;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也是在此本基础上略加修订重排的。
 该书共20卷,分经、史、子、集四部,著录图书三千余种,共六十二万七千字。该书与《总目》相比,《总目》中存目之书一概未收;《总目》中的提要对作者生平、书籍流传及内容得失,往往有较详细的考证,而该书删繁就简,每书著录书名、卷数、朝代、著者之外,即节取《总目》提要中最精彩的评论,而略去详细的考订。所以该书的篇幅仅相当于《总目》的十分之一。但该书从文风上看,具有自身的完整性,并不等于《总目》的摘编。从内容上看,基本来自《总目》,但也有为《总目》所不能包容的。例如宋代欧阳修《集古录》10卷,《总目》提要共629字,而该书云:“宋欧阳修撰。修集录金石之文,多至千卷,其中有跋尾者,录之成帙。其所考证,虽不及洪适诸人,而亦时有所得。其文多所改窜,故真迹集本,互有异同。书中两本并存,参观其点定之意,亦颇有裨于文章。”共78字,比《总目》简明得多。而且这段提要,与《总目》还有相当的差别,可以补《总目》之不足,可见该书的独立价值。该书分类体系一依《总目》,并无改变。就对古书的评论来说,该书远比《总目》精练,而且富有文采,不仅具有学术性,而且具有文学价值。在几百年的封建社会中,该书一直是了解我国古书的窗口,鲁迅先生在开给许世瑛的书单上就列入了这部书,(《集外集拾遗·开给许世瑛的书单》)而且指出“其实是现有的较好的书籍之批评”。但是,由于它是钦定的,观点十分正统,所以大量的通俗小说、戏曲都一概不予收录,连词也受到不公正评价。其中对宋学的评价也不够公允。所有这些,都需要加以鉴别。
 《四库全书总目》是封建社会最完备的目录书,但卷帙太大,今天大多只用来查阅,不易通读。要了解中国清乾隆以前的古书,该书是较好的入门读物。在中国目录学史上,本书占有重要地位。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官修丛书目录。《四库全书总目》的简目。二十卷。《简目》由乾隆第六子永瑢领衔总裁,实际上由总纂官纪昀(生平见《四库全书总目》)总其成。在纂修《四库全书》和编撰《四库全书总目》的过程中,由于感觉《总目》卷帙太繁,将来抄刻成书,繙阅颇为不易,即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提出另外编制一个“简明书目”的计划,“俾学者由书目而寻提要,由提要而得全书”。乾隆四十七年(1782)《简目》拟成初稿,后来又随着《四库全书》内容的不断撤换而几经增删。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除存目不录外,这个只占十分之一篇幅的凝缩品,事实上是具体而微的《总目》。《简目》只载某书若干卷,注某朝某人撰,省去版本注记。内容提要简约不繁,没有《总目》提要那样的大段考订文字,对书的评论观点与《总目》基本一致,但用词不尽相同。分类编排也悉同《总目》。《简目》的目录意义在于较好地解决了《总目》虽然重要却不便翻检的矛盾,达到了既全面又简要地评介我国古籍内容的目录要求。它不仅便于检阅,同时也能节省读者许多时间,对于期望了解祖国文化遗产一般情况的读者,能够起到“知类通方”的作用,还能鼓励读者去找原著阅读。在《四库全书》问世后的相当长时期内,《简目》成为“学者必携之书”。鲁迅先生曾给一位学习古典文学的大学生开列过一份十二种应读古籍的书目,其中就有这部书,并指出它“其实是现有较好的书籍之批评,但须注意其批评是‘钦定’的”。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初稿写成后,先被四库馆臣赵怀玉录出副本,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在杭州刊板初印,简称赵刻本或杭刻本。赵刻本《简目》反映的是乾隆四十七年时《四库全书》的收书情况,因此与乾隆五十四年(1789)修定刊成的《总目》收书出入较大。比如乾隆五十三年(1788)撤毁的明李清《诸史异同论》、清周亮工《读画录》、清潘柽章《国史考异》等十一种书籍,在迟出的《总目》中已完全不见痕迹,而在赵刻本《简目》中仍保留着。而《总目》新增的几十种书,赵刻本《简目》却没有。赵刻本《简目》虽出自初稿,但流传诸刻属此本系统者颇多,影响不小。《简目》定本后来有广东官刻本,简称粤刻本。粤刻本《简目》的收书情况与《总目》基本一致,比如十一种四库撤毁书除《国史考异》外,其他十种都删掉了。此外,粤刻本《简目》和《总目》还有些稍微不同的地方,比如《增补武林旧事》一书,《总目》收入存目。《别本周易本义》一书,《总目》与《周易本义》并列一目。《钦定诗经乐谱全书》和《钦定乐律正俗》两书,《总目》合为一目。还有在卷数著录上也稍有些差异,比如《明史》三百三十二卷目录四卷,《总目》著录为三百三十六卷。《钦定石峰堡纪略》二十一卷,《总目》著录为二十卷。1957年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用粤刻本点校重印,把赵刻本保存的撤毁书录十种补录于后。1963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又据以重印。

☚ 四库全书总目   元史艺文志 ☛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清)永瑢等著,20卷。清乾隆因《四库全书总目》卷帙浩繁,翻阅不便,乃命另编此书。除四库存目著录之书一概不收外,其余据文渊阁所藏四库全书,收书3400余种,提要从简,只著录书名、卷数、作者、内容提要。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出版标点本,附书名、著者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据此重印,32开964页。

☚ 四库全书总目   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 ☛
0001214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3:0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