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四川机器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四川机器局清政府在洋务运动中创建的近代军用工厂。俗称成都机器局。光绪三年 (1877年)由四川总督丁宝桢创设于成都下莲池街,开办资本为白银77000两,常年经费由土货厘金项下提拨。所制枪、炮、弹药主要供省内及川边,也接济云南、贵州等地。光绪五年至六年 (1879年~1880年) 间一度停办。光绪六年 (1880年) 夏复业,增设火药厂。光绪三十一年 (1905年) 川督锡良奏准扩充,从德国订购机器,在成都琉璃场建设新厂,并选派学生赴德学习机器制造。宣统元年(1909年) 新厂建成,称兵工总厂,原机器局称兵工分厂。辛亥革命后,统一改称四川兵工厂。 四川机器局清光绪三年(1877年),四川总督丁宝桢在四川创立的兵工厂。建局之初, 由曾昭吉筹办,五年曾奉旨停办,次年又复开办,并在成都南门外古家坝增建火药局。该局建成后,主要制造各种步枪和枪弹。自建局至光绪十九年,该局共造机器3部、各种机器零件2121件、火炮5门、各种步枪18681支、火药110.7万余斤、铜帽5517万颗、枪弹329.9万余颗、炮弹5400余颗。该局所造步枪多为前装,只有少数亨利马梯尼式后装枪。二十一年后,又先后制造了蜀利抬枪、利川前装枪、定川前装枪。三十年后增造毛瑟枪,年产量在干支以上。 四川机器局 四川机器局清政府设置的近代兵工厂之一。光绪三年( 1877 )四川总督丁宝桢创设于成都。设备较简陋,创办经费仅银7.7万两,厂设城区,利用金河水力发动机器,枯水季节始用锅炉。至光绪十三年共造洋枪14900多支,洋炮3尊、洋火药28.05万多斤。除川省外并拨济滇桂军用。宣统元年( 1909 )在东郊扩建的新厂投产,原厂称老厂。辛亥革命后改称四川兵工厂。1932年军阀混战期间停业,机器设备为大小军阀劫夺自建修械所。 ☚ 基隆煤矿 兰州机器织呢局 ☛ 四川机器局简称“川局”。清政府经营的新式军用企业之一。光绪三年(1877)由四川总督丁宝祯创设于成都。开办费七万七千二百余两。常年经费由四川土货厘金项下提拨。所制枪弹火药及炮,除供应本省军用外,也接济云南、广西等地驻军。光绪五年停办。光绪七年复业。并添设火药厂。光绪三十一年川督锡良奏请扩充。宣统元年(1909)新厂建成正式开工,称兵工总厂。辛亥革命后,改称四川兵工厂。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