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精神指博爱、自由、平等、牺牲。李大钊在《双十字上的新生活》一文中提出。该文原载1919年10月12日《新生活》第八期,后收入《李大钊文集》 (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认为爱自己的家,爱自己的国,爱世界的人类,都是这一个“爱”。爱力愈大,所爱愈博。人间共同生活的关系既是以爱为基础,那么人类相互之间,自然要各尊重各的个性。各自的个性,不受外界的侵害、束缚、压制、剥夺,便是自由。真实的自由,都是建立在“爱”字上的。博爱的生活,是无差别的生活,是平等的生活。在“爱”的水平线上,人人都立于平等的地位,没有阶级悬异的关系。实行这个“爱”字,必须有牺牲的精神。爱人道,便该为人道牺牲。爱真理,便该为真理牺牲。爱自由,便该为自由牺牲。爱平等,便该为平等牺牲。爱共和,便该为共和牺牲。爱的方法便是牺牲,牺牲的精神便是爱。在李大钊生活的时代,上述四大精神难以切实实现,但它的提出,却是有伦理价值和积极意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