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四声八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四声八病 四声八病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中提出的声律理论。在沈约之前,我国诗歌的节奏美一直是建立在自然基础之上的,沈约利用前人及当时人关于声韵研究的成果,将之运用于诗歌的声律,正式提出了“四声八病”说。所谓“四声”即:“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这里“宫羽相变”两句,就是把高音的平声与低音的仄声相互调配、对换,使之对称;“前有浮声”二句,则是指一联诗中,前句若是平声,后句则必须是包括上、去、入三声的仄声;“一简之内”四句,则指五言诗的一句中,五字音韵应有不同,两句中则必须使轻音的角声——即平声,与重音的徵声——即仄音互相区别、对称。这里不仅提出了声律美的规律,而且把它提高到写诗的关键地位,在我国美学史上是一种创举。沈约还以此提出了“八病”,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前四病是就五言诗的一联讲的,上句与下句开头两字平仄相同即为“平头”;上下句末字平仄相同为“上尾”;两句中的一句前两字与后两字为仄声,中间一字如是平声,为“蜂腰”;两句中的另一句前两字与后两字均用平声,中间一字如为仄声,谓之“鹤膝”。后四病是就五言诗的一句(“一简”)讲的,“大韵”指一句中前四字不得与最后押韵的字同韵;“小韵”指句中的字不得与押韵的字同韵,也不得与其它字同韵;“旁纽”指一字中不能用双声字;“正纽”指一句中不得平、上、去、入四声相纽。 ☚ 《宋书·谢灵运传论》 檀道鸾 ☛ 四声八病 四声八病古代关于诗歌声律的一种理论,由南朝梁沈约(441—513) 提出。“四声”指平、上、去、入; “八病”指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小纽。《诗人玉屑》载,“平头”:第一、第二字不得与第六、第七字同声; “上尾”: 第五字不得与第十字同声; “蜂腰”: 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 “鹤膝”: 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大韵”:如“声”、“鸣” 为韵,上九字不得用 “惊”、“倾”、“平”、“荣”字; “小韵”: 除本一字外,九字中不得有两字同韵;“旁纽”、“正纽”:十字内两字叠韵为 “正纽”,若不共一纽而有双声,为 “旁纽”。八病中惟“上尾”、“鹤膝”最忌。四声八病说为韵文创作开辟了新境界,但它过于苛细,忽视思想内容,助长了形式主义的诗风。当时,钟嵘等人对沈约此说提出批评。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云:“作诗正不必拘此,弊法不足据也。” ☚ 回文诗 联句 ☛ 四声八病诗歌声律术语。四声,汉语字音的四种声调,即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由南朝沈约、周顒提出。周撰《四声切韵》,沈撰《四声谱》,为专门阐述汉语四声的早期论著(今均佚)。八病,律诗中运用四声不当而出现的八种弊病,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据传由沈约、王融、谢脁创议提出。齐梁时代是诗歌从古体向近体转变时期,沈、谢、王诸人用汉语的四种声调调谐诗歌声律,使诗歌“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有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更具备声调优美的特点。四声八病说的提出,引起时人和后人对诗歌声律长久而广泛的讨论,促使作家更加自觉地注意诗歌声律,为五言诗向格律严整的律诗过渡奠定了基础,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四声八病亦带有较大的片面性,在当时即受到钟嵘等人的批评:“文多拘忌,伤其真美”(钟嵘《诗品》)、“作诗不必拘此,弊法不足据也”(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均是对此一学说的批评。 四声八病 四声八病诗歌声律术语。四声,汉语字音的四种声调,即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由南朝沈约、周顒提出。周撰 《四声切韵》、沈撰《四声谱》,为专门阐述汉语四声的最早论著 (今均佚)。八病,律诗写作中运用四声不当而出现的八种弊病,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据传由沈约、王融、谢眺创议提出。齐梁时代是诗歌从古体向近体转变的时期,沈、谢、王诸人用汉语的四种声调调谐诗歌声律,使诗歌“宫羽相变,低昂舛节,前有浮声,则后有切响。一节之内,音韵尽殊; 两句之中,轻重悉异”(沈约《宋书·谢灵运传》),更具备了声调优美的特点。四声八病学说的提出,引起了时人和后人对诗歌声律长久而广泛的讨论,促使作家们更加自觉地注意诗歌声律,为五言古诗向格律严整的律诗过渡准备了条件,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这个学说本身带有较大的片面性,在当时就受到钟嵘等人的批评。“文多拘忌,伤其真美” (钟嵘《诗品》),“作诗不必拘此,弊法不足据也”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 云云,均是对四声八病学说的中肯批评。 ☚ 诗中有画 合掌 ☛ 四声八病南朝齐梁人周颙、沈约根据汉字的声韵调提出的关于诗歌声律的一种主张。他们认为作诗必须区别“四声”,避免“八病”。“四声”指汉字的“平、上、去、入”四种声调; “八病”指“平头、上尾、峰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这一主张,对后来格律诗的产生,具有直接影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