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这是顾炎武提出的观点。有两个方面的内容:❶上古有四声,但在诗歌中分别不严,平仄可以互押。他在《音论》卷中说:“古之为诗,主乎音者也。江左诸公之为诗,主乎文者也。文者一定而难移,音者无方而易转,夫不过喉舌之间,疾迟之顷而已。谐于音,顺于耳矣,故或平或仄,时措之宜,而无所窒碍。”古诗以音为主,但求合乎自然的音节,不必拘泥于声调的平仄,所以四声互押而无窒碍。❷上古虽有入声,但入为润声,可以转为平、上、去三声。《音论》卷中:“《诗》三百篇中亦往往用入声之字。其入与入为韵者什之七什;与平、上、去为韵者什之三。以其什之七,而知古人未尝无入声也;以其什之三,而知入声可转为三声也。故入声,声之润也,犹五音之有变宫、变徵而为七也。”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