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四十一、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四十一、意

 心思、意思、意念
 然后能孚甲新意,雕画奇辞。
( 《风骨》)
 但言不尽意,圣人所难。( 《序志》)
 按《汉书·汲黯传》: “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 意,心思也。刘勰用指文思。
 言、意之辨是魏晋玄学中主要的论题之一。它讨论的内容是言辞和意念的关系。关于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意见: 言不尽意论、得意忘言论和言尽意论。无疑,这场讨论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当时的作家们大多接受了言不尽意论,因为言不尽意论说出了作家在创作中深切体验过的一种苦恼。当然,作家们所说的意,已不仅指思想、理念,更多的是指印象、情调等属于艺术思维范畴的东西,这是用言辞更难以表达的。
 陆机首先揭示了这个矛盾。《文赋》 云: “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 《文心雕龙》 深入探讨了文学创作中的言意关系问题。《神思》 云: “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何则?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 可见,刘勰也是承认言不尽意的。但是,刘勰的过人之处是他看到了一篇文章的字句总是有限的,而作者要表达的情意是无限的; 有言不尽意处,是“思表纤旨”、“文外曲致”,正是作家要追求的境地。《隐秀》 云: “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 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绝为巧,斯乃旧章之懿绩,才情之嘉会也。夫隐之为体,义主文外,秘响傍通,伏采潜发,譬爻象之变互体,川渎之韫珠玉也。” 刘勰的“隐”,是“言不尽意” 处,但是它不是消极的 “言不尽意”,而是积极的不欲明言,这正是中国诗文有巨大艺术魅力的妙谛。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9: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