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四公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四公子sì gōng zǐ(号)周曾,唐代人,李希烈部将。 四公子 四公子明末文学家侯方域、方以智、陈贞慧、冒襄的并称,因为他们成名时均为青年,又出身于官宦家庭,故名。《清史稿·冒襄传》云:“襄十岁能诗……与桐城方以智、宜兴陈贞慧、商丘侯方域,并称‘四公子’。”四人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在南京应试,成为好友,一起参加了复社。明亡后,他们采取了不同的生活道路,或应试,或为僧,或隐居。作品以诗和散文为主,题材较为广泛,风格亦多种多样。其中以侯方域的成就最高,他早年即以诗文名扬天下,明亡后又致力于写作散文,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侯方域的文富有气势,诗亦多感慨时事。其他三人的诗文作品也多有佳作。另外,时人亦称侯方域、吴应箕、陈贞慧、冒襄为“四公子”。 ☚ 云间三子 归奇顾怪 ☛ 四公子(一) 即战国时的齐孟尝君,魏信陵君、赵平原君、楚春申君,皆以贵族公子而执政。唐李白《李太白全集》十六《送薛九被谗去鲁》:“贤哉四公子,抚掌黄泉里。” (二) 明末,桐城方以智,如皋冒襄、宜兴陈贞慧、商丘侯方域,父祖皆位居要职,又以文章才学著名于时,故时人称为四公子。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