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七❶東漢光武時二十八個有功的武將。明帝永平三年,於南宮雲臺畫鄧禹等二十八將的像,稱雲壹二十八將。《文選》張衡《東京賦》:“授鉞四七,共工是除。”薛綜注:“四七,二十八將也,共工;霸天下者,以喻王莽。 ❷二十八宿。黄香《九宮賦》:“握璇璣而布政,總四七而持綱。” 四七 四七旧俗七七之祭的第四个“做七”之日。第六十五回:“十月初八日是四七,请西门外宝庆寺赵喇嘛,亦十六众,来念番经,结坛,跳沙,洒花米,行香,口诵真言。”参见“首七”。 ☚ 三七 锣鼓地吊 ☛ 古代名物 > 天象類 > 天體部 > 二十八宿 > 二十八宿 > 四七 四七 sìqī 即二十八宿。四乘七得二十八,故稱。《後漢書·劉瑜傳》:“蓋諸侯之位,上法四七,垂文炳耀,關之盛衰者也。”李賢注:“四七,二,十八宿也。諸侯爲天子守四方,猶天之有二十八宿。《漢官儀》曰‘天子建侯,上法四七’也。”前蜀·杜光庭《蜀王葛仙化祈雨醮詞》:“伏以四七在天,垂文定位;三八鎮地,設象分靈。” 四七❶四乘七,为二十八。汉光武帝先在长安时,有人奉赤伏符,其中有“四七之际火为主”句,“四七”,二十八也。自汉高祖至光武初起,合二百二十八年,即四七之际。
❷二十八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