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四、舒兰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四、舒兰市 四、舒兰市 “鱼米之乡”商旅云集 史称“果实”的舒兰市,地处东经126°24′—127°45′、北纬43°57′—44°39′,位于吉林省东北部,东拥五常、西倚九台、南邻蛟河、北毗榆树,辖两街八镇十三乡,总幅员4 557平方公里。总人口64.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83万人,占总人口的71%。 舒兰的农村经济始于公元前11世纪的周代,“渤海”种稻播粟,“完颜”择地墓葬,“天骄”黄鱼贡纳,“咸丰”准奏开发悠悠历史,给舒兰造就了众多的人文景观,诸如渤海国城垣,凤凰山古庙、金开国元勋左丞相完颜希尹墓群、九顶莲花山佛寺等景点,古韵悠然。 舒兰气候适中,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寒夏暖春秋温,四季分明,年均温度3.6℃;年均降水670毫米;年无霜期110—145天,雨热同季,宜人滋物。生物地理位置独特,原始自然面貌保持良好,参茸药蕨满山遍野,褐煤白土资源不竭,木材畜禽供给充分,粮油果菜康裕人民。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市上下齐心协力,踏实苦干,开拓进取创造了前无古人的伟大业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更给舒兰这个传统农区注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全市180万亩耕地,实现了农田水利化、耕作机械化、种植规范化、种子标准化和经营多元化。 40多年来,全市人民大兴水利建设,建成万亩以上灌区9处,自流灌区75处,提水站410处,农田灌溉井900眼,形成了蓄、引、提、灌、排的五大水利灌田配套体系。全市农机总动力已达15万千瓦,有大中型拖拉机950台,小型拖拉机7 400台,翻、耙、压、播、插、除茬等系列农机具12 000台件,田间机械总作业量达100多万亩。农民种田全面推广新技术,粮豆实际产量连年突破5亿公斤大关,其中水稻产量占60%左右,是全省有名的产稻区,优质粳米行销海内外。到1990年全市农业总产值5.38亿元,比1978年增长4倍,粮豆产量4.27亿公斤,比1978年增长54%,为国家提供商品粮3亿公斤,1990年被国务院授予粮食生产先进单位。 以养殖业、加工业和采煤烧砖起步的乡镇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进入大规模、高水平、外向型的历史发展阶段。乡乡都有龙头企业,村村都有生产品种,户户都有庭院经济,形成了星罗棋布的企业产销网,乡镇企业数量由1978年的乡村两级436家,发展到现在的乡村社户四级1万多家,总产值由1978年的2.1亿元,增加到3.5亿元,已拥有机械、建材、食品、化工、造纸、印刷、养殖、加工等十余个大的工企行业。借助中央给农民的优惠政策,调动和激发了农村大搞农林牧副渔、工商建运服十大产业的积极性,改过去单一经营农田向多方位,二、三产业,两栖经营转移,各乡镇都确定了开发方向,发展商品经济,形成了初具特色的经济格局。到1990年,各业开始出现全面协调发展的新形势,种植业产值达到1.54亿元,商品率达到66.7%,林业产值340万元,商品率73%,牧业产值2 300万元,商品率64%,副业产值510万元,商品率72%,渔业产值330万元,商品率85%,一改过去除了种粮,其它产业几乎等于零的状态,在全市农村国民生产总值中,乡镇企业占54.7%。 如果说舒兰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奇,那么舒兰的发展后劲和巨大的潜力更令人振奋。 境内有拉滨、吉哈南北两线铁路,与吉京、哈俄接轨,瑷大、舒五、舒蛟、舒榆、舒九、舒吉等6条公路通往各地,全市邮电通讯实现了交换程控化和传输数字化。 舒兰位置天时地利,农产品和自然资源丰饶。已经查明,境内2000平方公里的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和煤,还有白粘土、花岗岩、高位草炭、石英石等矿产资源。市内盛产稻米、粘甜玉米、大豆、小米、红小豆、烤烟、瓜果、中药材等,是著名的粳稻、红松、西门达尔肉牛、哈白种猪、凤凰苇编、细鳞鲤鱼生产基地。舒兰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 舒兰名优土特产品种类繁多,品优质高,如山野菜、林蛙油、精制白米、参茸药材等都闻名遐迩,在国际国内市场上被视为上等的珍品。 舒兰的市场潜力巨大。市内已建成20多个大中型市镇乡农村多业集贸市场,有6个在东北、全省和地区颇有名气。舒兰市场是东北的“五大规范”市场之一,白旗和法特市场逢集便招引着吉林地区和长春地区的广大消费者万人之众,购销两旺,日夜不辍。正在改建和扩建粮食批发市场,优质米加工厂,以增强市场功能。 舒兰的历史文化知名,舒兰的当代建设出名,舒兰的将来也必然开放闻名。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事关舒兰经济发展全局的涉及农业、交通、能源等骨干项目,正在紧锣密鼓中实施。 ❶国家在本市分五年连续投资建设商品粮基地开发项目; ❷国家和省投资用于松辽平原第三期以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农业综合开发工程; ❸国家和地方共同投资修建舒蛟二级公路; ❹大力开采煤炭资源。这四大项目连同辅助的数十个小项目相继建成后,将使位居边疆近海省的舒兰市,成为一片日益勃兴的农业开发宝地及矿产、农产、旅游和第三产业的投资热土。 开放的舒兰大开市门。创造历史,建设未来的舒兰人,在不断强化自身,抓住机遇的同时,广揽合作伙伴,诚招天下贤达。自从1992年舒兰撤县设市后,到舒兰考察、投资、合作的英、荷、澳、韩等国家和香港地区的外商,故人朋友纷至沓来,络绎不绝,仅1993年,市委和市政府就接待外商20多批,新批“三资”企业4家,利用投资扩建药业,土特产、电线、花盆等骨干企业。朝气蓬勃的舒兰人民决心抓住机遇,用好优势,让这片热土尽快富庶起来。 ☚ 三、永吉县 五、公主岭市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