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四、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与管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四、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与管理

四、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与管理

(1) 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机化服务体系是由生产服务体系、管理服务体系、维修服务体系组成的。在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建立、健全并完善了区、乡镇、村、农机户或乡镇、片、村、农机户的四大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形成了一个多种经济成分、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农机化服务体系。到1987年底,全省农机化服务站2 479个,其中:区级农机化服务站555个,乡社农机化服务站1 721个,村级农机化服务站203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体制改革,在农业机械化经营上贯彻“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方针,农业机械化数量迅速增长。同时成立了安徽省农业机械管理局,统一管理全省农业机械(除农垦系统机械外),从而使安徽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扩大与完善。1994年底,全省县以下农业机械化服务机构25 421个,从业人数103 938人。其中:农业机械化管理服务机构3 632个,从业人员10 857人;农业机械化生产服务单位13 796个,从业人员72 298人;农业机械化审定定级网点7 993个,从业人员20 773人。另有农业机械化专业户1 202 103个,从业人员1 541 274人。
(2) 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管理。安徽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管理,除农业排灌机械1954年归省水利厅管理至今和国营农场农业机械从1963年归省农垦厅(后改为安徽省农垦总公司)管理至今外,历经皖南行署、皖北行署、皖南皖北行署、省农林厅、省农业厅、省农业机械厅、省农业厅、省农垦厅、省机械工业厅、省革命委员会、省农业机械管理局、省农牧渔业厅、省人民政府农业机械管理局,共计13次变化,直到1983年机构改革时,省农业机械管理局和省农业机械公司合并,成立省人民政府农业机械管理局至今,隶属省农业厅。1985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省人民政府农业机械管理局升为副厅级,全省农业机械化管理机构仍保持90个。1987年以后,由于地、市、县区域划分变动和户营机械异军突起,农业机械数量发展很快,扩大了农业机械管理、生产、维修体系。到1994年,全省农业机械化管理机构349个,职工4964个。其中:省、地、县农机管理机构43个,职工1 322人;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1个,职工44个;省农业机械科研所1个,职工37人;省、地、县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机构58个,职工552人;省、地、县农业机械安全监理机构93个,职工943个;省、地、县农业机械教育与培训机构152个,职工2066个。

☚ (六)其他机械作业水平   五、主要成效和对农业的贡献 ☛

四、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与管理

四、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与管理

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到1990年,全省县以上农机化管理机构有64个,工作人员1 825人;农业机械安全监理机构58个,工作人员1 005人;农业机械化科研、推广机构58个,工作人员1209人;农业机械化学校49个,工作人员1 645人;农业机械化供应机构53个,工作人员5 776人;乡(镇)级农机管理服务站924个,工作人员5千余人。全省农机化队伍42万多人,拥有固定资产近30亿元,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有较强实力的完整管理服务体系,成为农业上的一个重要行业。
为适应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和以农民为主办机械化的形势,根据中央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指示,全省农机系统80年代把工作重点放在乡(镇)一级,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❶转轨变型。即由行政管理型转变为管理服务和经营型,要求面对千家万户农民办农机,围绕管理搞服务,搞好服务促管理,积极开展为农机经营者供应油料,培训人员,购买机件,维修机具,推广技术和技术咨询等多项服务活动,实实在在地帮助农机经营者排忧解难;
❷端正服务方向。本着以农为主,综合经营,经济实体,有偿服务,经营自主,自负盈亏,责任承包,自主分配的原则,为农机户提供多方面全方位服务。同时,利用自身的优势和当地资源,大力开展多种经营项目,增加收入增强实力;
❸改革用人制度。乡站开展社会服务,可从社会招聘人才,工资由站内解决,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的站长,可以突破非国家职工不能当站长的框框,采取群众选举,上级审批的办法,把事业心强、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和有组织能力的人选上来;
❹改革内部机制。就是建立严密的岗位责任制,做到分工明确,任务具体、奖罚分明,报酬合理,把每个人的工作效果与经济利益紧密结合,工资可以部分浮动,也可以全部浮动,奖金采取以工定分,百分计奖的办法;
❺为加强对农民经营农机管理工作,在村一级选用热心农机事业,又有丰富技术经验的和群众威信较高的驾驶员为农机服务员,建立民间农机管理组织,实行农机户自己管理自己的办法等。通过一系列改革,到1985年,全省有701个乡镇农机管理站改建为管理服务站,占乡镇农机管理站总数的75%,其中开展油料供应服务的有523个站,供应机具零配件服务的有384个站,维修机具服务的有298个站,培训机手服务的有457个站,还有288个站购买了农业机械,为当地农民开展代耕代运等服务。以上701个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通过开展服务的收入,购买农业机械849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310台,建造房屋及建筑物达9.5万多平方米,购置各种修理设备1 160台,储油罐853个,一次性储油能力达到4 000多吨,拥有固定资产总值1 681万元,流动资金1 757万元,从1983—1985年共盈利460多万元。此后,各级农机主管部门仍将乡镇农机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列为工作重点,到1990年,在全省924个乡镇管理站中,已有782个改建为管理服务站,服务人员达5 590人,其中国家职工3 819人,拥有固定资产3 460多万元,流动资金3 000多万元,实现利润达529万元,建筑房屋15万多平方米,购买拖拉机452台,修理设备1692台,储油容量已达1.1万多吨,大大地缓解了农机经营者的后顾之忧。
农机管理,在国有国营、社有社营的时期,按照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一套自上而下,比较完整的管理模式,内容包括计划管理、劳动管理、机务管理、农艺技术管理,油料及物资管理,农机安全监理、财务管理、统计管理、以及科研、技术推广、教育培训管理等。所有这些,随着以农民为主办机械化高潮的迭起,有的被赋予新的内容,有的已为新的制度和规范所取代。
80年代,开始了以农民为主办农业机械化时期。这是农机化发展史上的历史性的重大变化。面对千家万户办农机的局面,按照发展农村商品生产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农机管理也实行了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由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向管理服务和经营型管理的转变。
(1)制定农机管理方针政策和法规。1984年7月,省人民政府颁发《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农民个人和联户购置机动车船和拖拉机,经营运输业若干规定〉的实施办法》,省农业机械管理局对农民经营农机做出12条规定,主要内容包括申请登记、驾驶员考核发证、年检、收费标准、设备更新、违章处罚和法律保护等。1985年12月,省农牧厅转发国家农牧渔业部《关于加强农业机械化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保障经营者的合法权宜,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以任何名义侵占、平调和挪用农机经营者的资金和固定资产,不得强行联股分红等。从而把农机管理纳入法制轨道。
(2)放开农机市场,搞好经营,搞活流通。打破国营公司独家经销农机具的格局,开始形成国营、集体、个体经济多家经销农机具的局面,打破拖拉机只能“耕田”、“种地”的局限,开辟了农业机械服务于运输业、多种经营的渠道,成为发展农村商品生产,帮助农民增收致富重要条件。
(3)强化服务搞好油料和物资供应,以及农机具的维修服务。推广乡农机管理服务站包修拖拉机的办法。
(4)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坚持贯彻“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的方针,制定并颁发机务管理规章,对各项农机作业均提出了具体的安全生产要求,明确规定无证人员不许操作机具,技术状态不完好的机具,不许参加作业等。从1984年开始,根据省编委会的通知,建立起市(地、州)、县(市)农机监理专管机构和专管队伍。1985年,省农牧厅制定并下发《吉林省农机事故处理暂行规定》、《吉林省农用拖拉机驾驶员考验实施办法》,完善了农机监理的章法,强化了农机管理工作的整体运行机制,使农机完好率上升,事故率下降。1985年,全省农用拖拉机比1980年增长1.3倍,而农机事故率则由1980年的15. 7‰,下降为1. 7‰,农机事故死亡率由1980年的4.6‰,下降为0.9‰,使全省农机监理工作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5) 采取多种形式,培训农机人员,提高农机队伍素质(表2-4-4、表2-4-5)。

表2-4-4 1990年农机化管理服务机构及人员

名 称机构数
(个)
人数(人)名 称机构数
(个)
人数(人)
其 中:
科教人员
其 中:
科教人员
一、 管理机构
1. 省农机管理局
2. 市(地、州)农机管理局
3. 县(市、区)农机管理局
二、 安全监理机构
1. 省农机监理站
2. 市(地、州)农机监理所
3. 县(市、区)农机监理站
三、 科研、推广机构
1. 省农机化所
63
1
8
54
58
1
8
49
58
3
1 285
50
230
1 005
682
111
75
596
1 209
107
906
40
173
693
498
10
66
422
808
65
2. 市(地、州)农机化所
3. 县(市、区)农机化推广站
四、 教育培训机构
1. 省中专、干校
2. 市(地、州)中专学校
3. 县(市、区)农机化学校
五、 供应机构
1. 省农机公司
2. 市(地、州)农机公司
3. 县(市、区)农机公司
9
46
49
2
4
43
53
1
9
43
357
745
1 265
322
81
1 062
5 776
112
1 169
4 485
243
500
733
150
39
544
1 684
66
411
1 207

表2-4-5 1990年农机化队伍

单 位总人数
(人)
县以上
农机人员
(人)
乡村农机人员(人)
其中: 拖拉机驾驶员
全 省423 11111 793411 318242 785
长 春 市
吉 林 市
四 平 市
辽 源 市
通 化 市
浑 江 市
白城地区
延边自治州
132 230
50 861
49 054
11 319
29 716
9 428
103 975
35 916
2 373
1 304
1 716
373
913
468
3 039
995
129 857
49 557
47 338
10 946
28 803
8 960
100 936
34 921
45 394
34 998
29 475
6 593
18 463
7 132
70 997
29 733
☚ (七)农业航空事业   五、农机化效益 ☛
0001605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3:2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