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嘉莉妹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嘉莉妹妹》

《嘉莉妹妹》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美国】 德莱塞



德 莱 塞



西奥图·德莱塞(1871—1945),美国作家。他出身于美国印第安纳州一个破产的小业主家庭,因家境困难,中学毕业后便自谋生计,两年后考入州立大学。他先后做过饭店洗碗伙计、洗衣房工人、火车验票员等,这段经历为他的创作提供许多素材。他的代表作还有《珍妮姑娘》、《欲望三部曲》、《美国悲剧》等。

嘉莉是一个年轻的农村姑娘,羡慕大城市的物质生活,来到芝加哥做女工。每天工作精疲力尽,衣食还不能维持,在走投无路时,做了一个兜销员的情妇,以后又被酒店经理拐走。在纽约,她因偶然的机遇,挤入了豪华的上流社会,她实现了往日的梦幻,但是找不到人生的意义,禁不住感到人生的寂寞、凄凉。

本书通过嘉莉的坎坷遭遇,反映了19世纪末期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表面繁荣下,失业、贫困、饥饿的阴暗面。

嘉莉来到芝加哥,好不容易在一家大鞋铺里找到了工作。周薪四块五,这她已顾不得了,她毕竟有了工作。

星期一,嘉莉一早就起床,准备上工。工头让她学做给鞋面打眼。她必须做得很快,才不致使工作从她那一环节上积压下来。一天下来,她觉得腰疼胳膊酸,第一次在这个大城市工作,她太紧张了。

那天晚上,杜洛埃并没有来看她。他像往常一样,为显示自己的身份,出入于豪华的酒吧饭馆里。杜洛埃曾在雷克脱饭店看见过费莫酒店经理赫斯渥,感到他是个值得结交的人物,他们在一起喝了酒,然后他向经理介绍了嘉莉那个可爱的小姑娘。

此时,嘉莉正在为工作和生活苦恼,四块半的周薪除去付给敏妮和汉生的四块钱的房饭费,属于她的太少了。严冬来临,她想买一双棉鞋、一顶帽子或是一件外套,都是办不到的,以致于她受冻病倒了。三天后,她才能起床。但是她失业了,她必须重新找工作,要么就得回到农村的家里。

嘉莉正穿行在密密层层的人群中找工作,被杜洛埃撞见了。他请她去温莎餐馆吃饭,并且表示不希望她到那家条件恶劣的鞋厂工作。他掏出20块钱,要她去好好打扮一番。

杜洛埃走后,她马上犹豫起来,为什么竟收了他的钱,敏妮会怀疑她怎么搞到这些钱的,衣服是不能买的。第二天,杜洛埃见到她还穿着那身旧衫,他问她为什么。“我不能接受你的钱,”嘉莉说,“我不能在姐姐、姐夫那里穿那些东西,他们不晓得我从哪里弄来的。”

“这个好办,”杜洛埃说,他答应给她租一间房子,让她搬到那里住。然后他们一起去巴得利公司买了许多东西,在华拔士路找到一处出租的房间。

现在,嘉莉不必为工作而奔波劳碌,也不必在敏妮的约束下生活。她可以自由地和杜洛埃进餐馆、上戏院。不久,他们又在奥登公寓找了三间房子,生活更舒适了。

约莫一个星期以后,杜洛埃又来到费莫酒店,约赫斯渥到他家去。赫斯渥来的时候,嘉莉马上发现他是一个凡事都比杜洛埃聪明的人。他对女人会大献殷勤,他的衣着、打扮、风度也极投女人所好。相处了一段时间以后,嘉莉感到从来没和这样洒脱的人相处过。

几个星期以后,杜洛埃从俄玛哈短途旅行回来,本打算急速赶回奥登公寓,好让嘉莉大吃一惊,可是当他同一位在芝加哥认识的女人谈兴正浓时,把一切都忘了。他们走进一家上等饭馆,正遇到赫斯渥。

赫斯渥并不介意这些,他约杜洛埃和嘉莉一起吃饭,去看喜剧《乔·杰佛逊》。

一天晚上,嘉莉正在镜子前打扮,杜洛埃伸手抱住了她。“我带你去看戏。”他说。

“啊,我已经答应海尔太太去看展览会。”她抱歉地说。

正在这时,女仆送来一封信。是赫斯渥写来的,请他们去看《乔·杰佛逊》,她马上说可以取消和海尔太太的预约。

这是一个明媚的下午,海尔太太约嘉莉一起出去兜风。湖岸大道那精美的邸宅又恢复了嘉莉从前有过的对于神仙苑囿、帝王宫城的幻想,再把它们同自己在公寓里的住宅相比,她感到伤心与不满。

正当嘉莉处在这样的心情的时候,赫斯渥来看她。他打扮得很漂亮,他的侃侃而谈也使嘉莉感到这是杜洛埃不具备的。尽管她已经发现内心爱上了他,但是,当他真正表露出对她的爱时,她又感到惶恐和不安。他们此后又有多次约会,嘉莉表明了她爱他,不过,在结婚之前,是不与他同居的。这使赫斯渥十分烦恼,重婚是犯罪的,而他爱嘉莉远甚于爱自己的妻子和家庭。

当他们正沉湎于对星期二市场约会的梦幻时,杜洛埃回来了。赫斯渥告诉她,他看过嘉莉一次。杜洛埃也没介意这件事,他像往常一样,回家便抱住嘉莉,告诉她,不久他就要娶她。

星期三晚上,赫斯渥约他们两个去看《海誓山盟》。倘使说他以前的形象是讨嘉莉喜欢的,那天晚上的表现则更令她感到满意。

从他们一起看戏那一天起,经理常常写信给嘉莉,偶尔有着约会。他们都希望杜洛埃再作一次旅行,偏偏这一次他在芝加哥逗留很久。为了工作的需要,他常在共济会中走动走动。

有一次,杜洛埃答应为支部的演出找一个女主角,后来他才发现他忘了这件事,而且他不认识任何懂得业余演技的人。突然,他想到站在面前的嘉莉。嘉莉表示愿意试试。

演出是相当成功的。虽然上场时,嘉莉显得有点拘谨、胆怯,但后面的两幕是令人满意的,得到了包括她的两个情人在内的许多衣冠楚楚的男人的捧场。

演出结束了,赫斯渥看着杜洛埃和嘉莉一起驱车而去,突然觉得他要和嘉莉单独相处,心里大有把杜洛埃杀死为快之感。

那天晚上,赫斯渥心绪极坏,他想到自己的情人被兜销员占有,心里感到莫大的悲哀。他在卧室里踱着,根本没把妻子放在眼里。第二天早上,他几乎要和他的太太大吵一场,她要求全家一起到华克沙,他正想着那个小情人呢!

赫斯渥太太早已知道他在外面搞女人,现在,她再也忍不住受冷落的愤怒。晚上,赫斯渥回家时,她把她所知道的一切彻底抖了出来,赫斯渥表面上装得十分冷静,心里却害怕极了。她会把这件事捅出去的,他相信那个女人什么都干得出。那么,他的经理地位,他刚刚竞选上的议员,他那些有钱有势的朋友都将成为过去。

他沮丧地回到商业区,第二天没有见到嘉莉,也没收到她的信。下午,他的太太通知他立即送钱回去,否则她将采取别的步骤要钱。

他想回家和她和解,但是赫斯渥太太只要他送钱去,否则不让他进家。星期一,他收到了律师事务所调解赡养与产权的通知。

就在演出的第二天,嘉莉与赫斯渥约会回来的晚上,在奥登公寓里,仿佛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嘉莉的女仆已经把一切夸大其辞地告诉了杜洛埃。杜洛埃说嘉莉骗了他,她则认为他骗得更卑鄙。反正,他们都认为彼此无法在一起生活了。杜洛埃忿忿地收拾好东西,关上门走了。

嘉莉坐在摇椅中沉思起来,假使杜洛埃不再回来了怎么办?她得搬出去,她得找工作。

嘉莉自信她可以当演员,但是找了几家剧院都告失败。现在她希望杜洛埃回来,但她决不愿再和赫斯渥见面,她决定最后一次写信给赫斯渥。

赫斯渥正在为律师事务所的“最后通牒”犯愁的时候,收到了嘉莉写给他的信。他决定去看她,但是没有见到嘉莉。12点钟后,他回到办公室。按照惯例,他翻阅一下帐册,再检查保险柜锁上没有。马休怎么忘了锁保险柜。他拉开抽屉看了看,这在平时,他是不会的。一万多元,他想带上它,逃到加拿大,免得见律师。但他是聪明人,不会因一念之差而误入歧途的。

现实已不容许他考虑更多的问题,他终于决定拿走这一万多元钱,带上嘉莉出逃。

赫斯渥出门叫了一辆马车,直驶奥登公寓。他骗嘉莉说杜洛埃受伤住了医院,要她赶快去。嘉莉顾不得多想,便跳上马车和他一起走了。

到了火车站,赫斯渥飞快地买好车票,带着嘉莉上了火车。火车出了芝加哥,她明白过来了。她要叫喊,要挣扎,但又经不住他那和善、抚慰的目光,痛苦忏悔的话语的进攻,她只得顺从地跟他一起到了底特律。

他们住进了一家旅馆,赫斯渥答应说他们很快就要结婚。但是,他遇上了点麻烦,一个侦探找到了他,他认为要携款潜逃是不可能的。他写信给费莫,退还他的绝大部分钱,并希望能保留他的位置,但是费莫只答应不再追究他。这些,都是嘉莉所不知道的,不久他们到了纽约。

在那里,嘉莉认识了凡斯一家,她和凡斯太太很合得来。一天,凡斯太太约她一起到百老汇路上散步,应该说嘉莉已经出落得秀丽之极,和凡斯太太同样有动人的体态,但是凡斯太太华丽的服饰,几乎把所有男人的目光都吸引过去了。嘉莉巴不得有一天能有凡斯太太一样的打扮,再来这里出一下风头。

赫斯渥投资和别人合开了一家酒店,最后连本钱也赔了进去。他们现在什么工作都没有,只能靠仅剩的700块支付房租、吃用,手头越来越拮据。赫斯渥几次找工作都失败了,后来,他连再找工作的兴趣都没有了。钱一天天减少。她每天晚上都要重复地问,“你为什么不找个工作?”最后,他们都觉得熬不下去了。用到最后50块钱时,嘉莉想进入剧界的念头又一次出现了。

她找了好几家剧团,终于在加西诺戏院找到了一份工作,在合唱队里担任一个角色。她感到满意了,她又有了工作,又有了男士们的青睐。

嘉莉越来越对赫斯渥和这个家庭感到不满了。12块钱的周薪无法担负这个家庭的费用,他又一直找不到工作,以至于他们不可避免地常常在生活问题上争执起来,虽然有时候她对赫斯渥感到同情,但是这改变不了他们最终分手的必然。赫斯渥想尽办法不让这个局面出现,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在工人罢工时到电车公司开车,但最后还是归于失败。

嘉莉和她在剧团里的女友罗拉住到一起来了。在剧团里,她已经交上了红运,她得到了加薪,周薪加到18块。后来,她替补了剧中的一个角色,薪水一提再提。

她所热衷于的出名、成功得到了。她的演出预告登上了报纸,那是在百老汇戏院演出的时候,她因而有了一些名声。不久,她又回到加西诺剧院,在那里上演的一个喜剧中担任了一个很不重要的角色,但是她的演技远远压倒了主角,她的名声也越来越大,《太阳报》、《世界晚报》上的戏评家们无一不喝彩叫绝,她的剧照也登上了杂志的封面,她像风暴般地袭击着整个纽约。最豪华的旅馆也希望她能去那儿住,以弘扬它的名声。薪水每月增加到150元。金钱、虚荣,对她来说都不是高不可攀的了。现在,她见到凡斯太太也不需要像往日那样昂首天外,而是俯视了。

嘉莉走后,赫斯渥带着她留下的20元钱,加上变卖家具共剩下七十多元,他住进了一家旅馆。但是他一直找不到工作,不久便沦入行乞者的行列了。他从报纸上得知嘉莉走了红运,但是他不愿见到她。有时候,他会想起在芝加哥的家庭和妻子儿女。他的日子实在挨不下去了,他只得厚着脸皮来找嘉莉,得到了她身边仅有的九块钱的施舍。有几次,命运逼得他走投无路的时候,他想了此残生;但是,气候一变,或者讨到2角5分或1角钱的时候,他又想再等等看。

杜洛埃也来到纽约,他告诉嘉莉,他在这里经营一家分店,他似乎想与嘉莉重温旧情,但是已经不可能了。相反,嘉莉得知赫斯渥到纽约是携款潜逃,她认为那是为了自己,反而对他增加了几分怜悯。

不久后的一个晚上,赫斯渥再一次爬进阴暗的房间,他思考了一会儿,然后打开煤气,摸索着上床。“有什么用呀?”他低声对自己说。

此时嘉莉正被成功的欢乐陶醉得疯狂。来纽约的车上,赫斯渥太太正带着女儿女婿尽情地享受着窗外的美景。

现在,嘉莉仿佛已达到人生目的;或者,至少得到人生欲望的一部分。此时,她正独坐在那儿幻想着永远快乐的光辉的追求。

啊! 嘉莉妹妹,人心盲目的挣扎。坐在你窗边的摇椅里,你将梦想到你永远不会感到的幸福!
嘉莉妹妹

《嘉莉妹妹》

美国作家德莱塞的长篇小说。故事叙述了农村姑娘嘉莉向往大城市的生活,到芝加哥一家鞋厂工作,恶劣的条件使她生了病,失掉了这份工作。嘉莉本想做一个诚实的人,但生活迫使她出卖自己。她接受了推销员杜洛埃的钱,与其同居,成为他的情妇。在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嘉莉渐渐对杜洛埃的放荡生活感到厌倦。这时,风度翩翩的富商赫斯渥为嘉莉的美貌所迷,向她求爱。一次偶然的事故后,赫斯渥盗出酒店的钱款,同嘉莉到纽约结婚,并在那儿开了一家酒店。三年平静的生活很快就过去了。酒店经营不幸失败,赫斯渥成了不名一文的穷光蛋。嘉莉决心独闯天下。她演戏挣钱,对赫斯渥的态度日益冷漠,终于同丈夫分手。之后,她的舞台演出获得成功,成了红极一时的名演员。赫斯渥则沦为乞丐,绝望自杀。嘉莉一面过着高贵辉煌的女明星生活,一面又处于孤独、寂寞中。小说以嘉莉为典型,展现了追求美国生活方式的人们所面临的选择和困境,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繁荣背后的贫富对立,为美国文学开辟了新的天地。

☚ 推销员之死   愤怒的葡萄 ☛
嘉莉妹妹

《嘉莉妹妹》

是美国作家西奥多·德莱塞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嘉莉妹妹》 是德莱塞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出版于1900年。这部小说,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现实生活为基础,叙述了美丽天真的农村姑娘嘉莉到大都市芝加哥谋生的遭遇。在火车上,嘉莉结识了一位年轻的销售员杜洛埃,杜洛埃对嘉莉十分的热情,使得涉世不深的嘉莉非常感动,在分手时他们互相留了地址。嘉莉把大城市的生活想象得十分美好,以为自己要过快乐生活了。但到了芝加哥,她在姐姐家住了下来。姐姐家寒酸和单调的生活使嘉莉感到非常失望。她四处找工作,好不容易在一家鞋厂找到了工作,工作不但辛苦,而且工资少得可怜,就连这份工作也因她生病而没有保住。病好后嘉莉又到处找工作,失业、贫困和疾病,使她感到心灰意冷。
在饥寒交迫、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她再次遇见了杜洛埃。杜洛埃迷恋嘉莉的美貌,便慷慨解囊接济她的生活并带她领略了都市的繁华生活。嘉莉成了大城市诱惑力的俘虏。嘉莉接受了杜洛埃的求爱,与杜洛埃同居了,成了他的情妇,因为嘉莉相信总有一天杜洛埃会同她结婚。谁知杜洛埃只不过把嘉莉当成玩物,与此同时他还在外面同其他的女人鬼混。一次,杜洛埃邀请了一家上等酒店的经理赫斯渥来家中作客,赫斯渥富裕、自信。杜洛埃得意地把嘉莉介绍给赫斯渥认识,而赫斯渥一见嘉莉,就被嘉莉的美貌吸引住了,他对嘉莉的兴趣与日俱增。为了得到嘉莉的芳心,他精心安排,有计划地向嘉莉发起进攻。而嘉莉一开始就对赫斯渥有好感,渐渐地,嘉莉对他产生了爱慕之心,于是,她与杜洛埃疏远了,而同赫斯渥暗地里来往,打得火热。赫斯渥由于一次意外的过失,前途遭到严重威胁,他十分害怕,便铤而走险。于是他拿了酒店的钱,拐骗嘉莉逃往纽约。虽然嘉莉对此十分生气、惊恐,但又无可奈何,只好跟随赫斯渥来到了纽约。
不管赫斯渥在芝加哥是怎样的人物,而在纽约他只能是微不足道的。他竭力想给嘉莉一个较舒适的生活环境。为此,他找日报广告看有没有做生意的机会,并开始为此事进行调查研究。最后,他找到一家酒店,据店主人称由于生意忙不过来,想找一个人合营。赫斯渥对这家酒店的营利虽有些怀疑,但为了维持家庭开支,他同意合股。生意并不像赫斯渥所预料的赚钱。赫斯渥已不是嘉莉从前所知道的豪爽、阔绰的赫斯渥了。这一切嘉莉都看在眼里。不久,酒店屋基的业主把土地出卖了,而新业主又不肯再租给赫斯渥他们,赫斯渥投资的酒店生意垮台,他变得一无所有了。赫斯渥一天到晚只坐在家里看报,他对世上所发生的事情仿佛已毫无兴趣,嘉莉对他也一天天冷淡了。
在生活窘困的情况下,嘉莉不得不出去找些事做。不久,她好不容易在歌剧院谋到了一个角色,由于她的美貌和演出的风度,她竟然崭露头角,有点小名气了,他们的生活问题总算解决了。但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嘉莉和赫斯渥愈来愈疏远,嘉莉对赫斯渥十分不满。因为此时的赫斯渥闲懒,意气消沉,对处境一天天好起来的嘉莉来说,他简直成了累赘。于是嘉莉抛弃赫斯渥,独自离家出走。现在,美好的前景展现在嘉莉面前,她渴望自己能出名。由于一次成功的表演,嘉莉在舞台上名声大噪,身价百倍。大家对她的敬意和祝贺,逐渐使她觉得自己处境之可贵。她不再听命于人,而是听人家的请求,她成了人们崇拜的对象。财富、地位和荣誉接连不断向她涌来。纽约最豪华的旅馆向她敞开了大门,她还可以毫无愧色地在纽约有名望的太太小姐们面前言谈嬉笑了。连富佬阔少们那纷至沓来的情书,她也只是一笑了之。有一天杜洛埃找到了有名的嘉莉,想恢复他们以前的旧情,遭到了嘉莉轻蔑的拒绝。
而被嘉莉抛弃的赫斯渥却沿着社会的阶梯急剧往下滑。毫无出路的他当过工贼; 在警察的保护下开电车,在同失业者发生冲突后他放弃了这份工作; 他还干过伙夫厨子的下手。他由于绝望而麻木不仁,忍受着这一切。繁重的工作和恶劣的环境使他得了肺病,被人从低矮阴暗的阁楼里赶了出来。最后他成了一个乞丐,用他仅有的一点钱租了一间斗室用煤气自杀了。
嘉莉昔日梦寐以求的物质享受的愿望都得到了满足,世界在她眼前是如此的光辉灿烂。但是,她虽然敲开了成功的大门,而真正的幸福之门却始终向她关闭着。她内心是一片凄楚寂寞,她精神空虚得可怕,有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空虚的窒息,罩住了嘉莉的心灵。她开始不自觉地厌倦起来,但是她无可奈何,只能坐在摇椅里沉思而已。
德莱塞在小说中还以同情的笔调描写了劳动条件极为恶劣的工场,工人们像牛马一样被资本家奴役着,并且又以整整的两章,记录了电厂工人的一场罢工斗争。但是,在这部小说中德莱塞只提出了自己对美国资本主义的正义抗议。德莱塞在小说中还安排了嘉莉这个先后做了两个男人的情妇的 “堕落女子”,非但没有得到惩罚,反而踩着两个情人的肩膀拚命往上爬,从社会底层爬到了上层。并且她对自己的所作从来没有一丝忏悔之意,反而成了名演员,整个故事以嘉莉的巨大成功而告终。这些清楚地告诉人们,德莱塞根本不认为嘉莉是 “堕落女人”,他完全站在与原有传统相对立的立场,对嘉莉的遭遇深表同情,并竭力替她的行为辩护。
《嘉莉妹妹》 真实地反映了美国现实社会,十分精细刻画了一个敢于冒险、性格坚强、追求个性解放的小资产阶级妇女的形象。

☚ 汤姆大伯的小屋   愤怒的葡萄 ☛
0000641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1: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