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异性抗原
嗜异性抗原是一类与种属特异性无关的存在于人及某些动物、植物、微生物中的性质相同的抗原。Forssman首先发现,用豚鼠的肝、肾、肾上腺、睾丸及脑组织的盐水悬液能使家兔产生高效价的抗体,此抗体除能与原来的脏器抗原发生反应外,还能凝集绵羊红细胞。因此,这类嗜异性抗原也称Forssman抗原。此抗体称嗜异性抗体或Forssman抗体。
目前将能否刺激他种动物产生绵羊红细胞溶血素的各种生物分成两大类:
❶豚鼠型生物。能刺激他种生物产生嗜异性抗体者,如豚鼠、马、犬、猫、山羊、鸡、小鼠等动物,志贺痢疾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等微生物,以及含有A型或AB型血型抗原的人等。
❷家兔型生物。不能刺激他种生物产生嗜异性抗体者如家兔、牛、猪、大鼠等动物,福氏痢疾杆菌、鲍氏痢疾杆菌、霍乱弧菌、伤寒杆菌等微生物,以及具有O型或B型血型抗原的人等。嗜异性抗原的组成和结构都相当复杂,含有蛋白质、多糖及脂类,一般不含硫及磷。耐热,可经煮沸及高压蒸气处理数小时而不被破坏。其不含蛋白部分为嗜异性半抗原,也称Forssman半抗原,可能是含己糖的神经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