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善扑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善扑营 善扑营清代皇家专司摔跤、射箭、骗马等技艺的军营。顺治初年曾设善扑侍卫,无定额,由满、蒙等族的摔跤能手充任,有专门官吏主管。《清史稿·圣祖本纪》载,康熙八年(1669),康熙选年少有力者习扑击之戏,伺机擒杀权臣鳌拜,由此创立善扑营制度。善扑营设统领大臣,一般从都统、统领等武职中特简,无定员。下设左右翼各3人,负责统辖营众,有笔帖式6人, 掌章奏文移事务。 此外设教习24人,分任选练营众和教习技艺之责;设“档子人”8人,专门负责组织比试和表演; 设拜唐阿54人, 协助翼长与笔帖式处理内外营务。营众常额为300人,其中善扑200名,专门演练摔跤;勇射、骗马各50名,分别演练拉弓射箭和马术。全营约400人左右。善扑营的摔跤手按技术分为9级,教练按技术分为5级。每年腊月由高级官吏主持升级比赛。比赛不分体重,无时间限制,一跤分胜负,若时间过长还未分胜负,双方均被淘汰。能摔败所有同级人者,即可升级。成绩优异者,可擢任蓝翎侍卫。比赛时,摔跤手上穿不易抓握的硬厚“褡裢”(摔跤衣),下着长裤,系腰带。比赛用的摔跤场是特制的,场内先挖一个3尺深的坑、坑底放一层干树枝,上置沾了桐油的木刨花,再舖一层黄土和沙土,最上边铺一层地毯。善扑营平时训练很严。凡遇皇帝宴请蒙古王公及其他重大活动时,营众要表演技艺;皇帝主持武进士“殿试”,善扑营提供考场的服务人员;皇帝出巡,与护军等随班护卫。善扑营与民间摔跤活动多有联系。辛亥革命后,善扑营关闭,营众流散各地,有的成了摔跤教师,有的成了街头艺人。 ☚ 校署 善扑处 ☛ 善扑营清制京军有善扑营,选壮勇三百人,练习相扑等技艺,设都统或副都统率领。分三部: 一名善扑,两人相扑为戏,以摔倒对方者为优; 额设二百人。二名勇射,以弓力多者为优,额设五十人。三名骗马,以矫捷者为优,额设五十人。皇帝御试武进士,车驾出巡,扈从宿卫,宴会蒙古藩诸部时,献技为戏。见《清会典》八八。 善扑营清代禁卫军之一, 即承应演习掼跤、射箭、骑马等技艺的军营。设置年月不可考。设总统大臣,由都统、前锋统领、护军统领及副都统内特简, 无定员。下设翼长六人(左、右翼各三人)统辖营众。其中二人协助总统大臣办理事务,名为“协理事务”。有笔帖式六人, 掌章奏文移事务。另设“档子人”八人, 管组织善扑人演艺。还设“拜唐阿”(满语,意为各衙门管事而无品级之人。)五十四人, 协助笔帖式办理各项事务。全营共四百余人。每年冬季简阅一次。遇皇帝出巡,则与护军等一体随班护卫。 善扑营 善扑营军队名。清代置。掌选练角觝武士以备扈从侍卫。《清史稿·职官志四》: “善扑营: 总统大臣无员限。〔都统、前锋统领、护军统领、副都统内特简〕。左、右翼翼长各3人。〔本营侍卫教习、各营侍卫章京内拣补〕。协理事务翼长2人 〔翼长兼任〕。笔帖式6人。本营掌选八旗勇士习角觝技,扈从则备宿卫。” ☚ 陕西等处万户府屯田 扇手司 ☛ 善扑营 善扑营清代宫廷内担负警卫和布库表演的侍卫组织。布库是满语摔跤的音译,是满族人民喜好的一项体育活动,也是八旗军队内经常开展的军事训练活动。在清代皇帝御前的侍卫也大都是布库的能手,他们一方面保卫皇帝的安全,另一方面也常常在宴会之时进行布库的比赛和表演。清圣祖玄烨即位之时才8岁,朝廷大权掌握在大臣鳌拜的手中。玄烨14岁亲理政事以后,仍然处处受到鳌拜的压制,不能施展治国的宏图。他决心要除掉鳌拜,但又深知鳌拜的党羽遍布朝中,筹划不周,反而要引出大祸。于是他一面和鳌拜虚与周旋,不露声色,一面在暗中积蓄力量,寻找时机。据 《竹叶亭杂记》所记,玄烨“选小内监强有力者,令之习布库,鳌拜或人奏事,不之避也。鳌拜更以帝弱,且好弄,心益坦然。一日入,帝令布库擒之,十数小儿执鳌拜,遂伏诛”。玄烨利用训练布库的方式,瞒过了鳌拜,除掉了政敌。到康熙十六年 (1677),玄烨扩大了侍卫组织,成立了善扑营,编制为200人,都是从八旗军精练勇士中选拔出来的,个个身高力大,强健无比。平日里要进行严格的训练,特别注意臂功、腰功、脚功的训练,用抖动长麻辫锻炼臂力,以踢倒插入地下的木杆锻炼脚力。每逢朝廷举行大宴会时,善扑营的勇士便登台献技,供皇帝和王公大臣观赏。每年正月,还要在朝廷举办的 “客灶” 大赛上与蒙古诸部的力士比试高低,为朝廷争光。 ☚ 木兰秋狝 清高宗习射 ☛ 善扑营清代禁卫军之一。由从八旗军中挑选的勇士组成,长于摔角等技,担任宿卫。设有总统大臣、左右翼长等职。 善扑营清代禁卫军演练摔跤、射箭、骑马等技艺的军营。后金天聪间(1627—1636),侍卫中已有蒙古“布库”,即摔跤手。康熙八年(1669),圣祖玄烨以辅臣鳌拜专横,虑其力大难制,乃选侍卫、拜唐阿(执事人)年富力强者为扑击戏,相机掊而絷之,从而始有善扑营之设。该营设总统大臣,无定员,掌选勇士。协理营务者有:翼长2人、笔帖式6人、拜唐阿54人,以随印当差、办理文案。又设翼长6人,以辖营众。本营绝技:一、善扑,即两人相扑,以倾跌对手者为胜。额设200名、教习16名、“拉对档子人”8名;二、勇射,以※弓力多者为优胜;三、骗马,以动作矫捷者为优等。二、三皆额设50名,教习各4名。每年十月,帝临瀛台简阅相扑等技,分等次行赏。紫光阁、山高水长楼、万树园、张三营行宫等处筵宴,特别是蒙古王公宴,必表演相扑诸技。遇皇帝出巡,则与护军等一体随班护卫。善扑人等缺出,由八旗满洲、蒙古内护军校、骁骑校、前锋、护军、马甲等挑取。八旗汉军内年力精壮者亦可挑补。 善扑营清代承应演习掼跤、射箭、骗马等技艺的军营。善扑营设总统大臣、由都统、前锋统领。其演习技艺分善扑、勇射、骗马三项。全营共有四百余人。善扑营每年冬季检阅一次。凡遇筵宴蒙古王公,善扑营都要表演技艺。遇皇帝出巡,则与护军等一体随班护卫。 善扑营承应演习掼跤、射箭、骗马等技艺的军营。清顺治初曾设有善射鹄、善强弓、善扑等侍卫,各有专管,统在三旗额内。康熙八年(公元1699年),少年康熙帝久悉鳌拜专横乱政,虑其力大难制,乃选侍卫、拜唐阿年少有力者为扑击之戏。某日鳌拜入见,即令侍卫等击而缚之,于是有善扑营之制,以近臣领之。善扑营设总统大臣,无固定员额,由都统、前锋统领、护军统领、副都统内特简;下设左右翼长各三人,协理事务翼长二人,笔帖式六人。本营演习的技艺,分善扑、勇射、骗马三项:善扑是两人相扑为戏,以倾跌对手为优,额设善扑人二百名;勇射是以弓力多者为优,额设勇射人五十名;骗马以矫捷为优,额设骗马人五十名。每年入冬,皇帝至瀛台观赏上述各种技艺表演,给优胜者以奖赏。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