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喀拉玛克沁古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喀拉玛克沁古城

喀拉玛克沁,又译为“蒙古城”,位于阿克苏市阿柯音乡政府南偏西约4公里,东经80°08′,北纬40°55′16″,海拔1 063米。民国17年(1928),我国考古学家黄文弼曾来此进行调查,著有《塔里木盆地考古记》。古城面积13 200平方米。城四周地势开阔,东部地势较低,城址土呈灰白色,含盐碱,地表长有骆驼刺、琵琶柴、野麻等植物。城西120米处有一南北向古道遗址。南面50米处有几户农舍,西城墙外有宽约10米的壕沟,沟中已积水,城内已辟为农田。古城的平面略呈方形,城墙基宽约10~14米,顶宽2.5~5米,残高约3米。城门坐北朝南,宽约3米,城周长500米,为胶泥土堆筑。北墙已被推平,上建有农舍。西墙南北面均有马面,其中南端马面宽4米,向外伸出3米,高2.5米。北端马面宽7米,向外伸出12米。东墙中段已被近人挖开宽约7米的缺口。墙内原有文化堆积,已被新辟农田所毁。西城墙北端的暴露层中见有红色的烧土,厚约0.1~0.3米。南墙偏东段表层有厚约0.15米的红色烧土,四周仅见有泥质红陶片。据黄文弼考证,该古城即元代的“浑巴升”城,元史称“浑巴升城临浑水”。浑水即阿克苏河。

喀拉玛克沁古城

喀拉玛克沁古城

位于新疆阿克苏市阿音柯乡政府南偏西约4公里。东经80°08′0″,北纬40°55′16″。古城平面略呈方形,周长约500米,面积13200平方米。城墙基宽约10—14米,顶宽2.3—5米,残高约3米,胶泥土堆筑。城门南开,宽约3米。北墙已被推平,西墙南北两端均有马面,东墙中段已被近人挖开宽约7米的缺口。西城墙北端的暴露层中见有红色烧土,厚约15—30厘米。城周仅见泥质红陶片。据考,此城即元代的“浑八升”城。喀拉玛克沁,汉译为“蒙古城”。

☚ 黑大叶城   图地旦古城 ☛
喀拉玛克沁古城

喀拉玛克沁古城

位于新疆阿克苏市阿音柯乡政府南偏西约4公里。东经80°08′0″,北纬40°55′16″。古城平面略呈方形,周长约500米,面积13200平方米。城墙基宽约10—14米,顶宽2.3—5米,残高约3米,胶泥土堆筑。城门南开,宽约3米。北墙已被推平,西墙南北两端均有马面,东墙中段已被近人挖开宽约7米的缺口。西城墙北端的暴露层中见有红色烧土,厚约15—30厘米。城周仅见泥质红陶片。据考,此城即元代的“浑八升”城。喀拉玛克沁,汉译为“蒙古城”。

☚ 黑大叶城   图地旦古城 ☛
0001020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2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