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商震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商震1886—1978浙江绍兴人,生于河北保定。 商震
商震
商震1887——1978字啓予,原籍浙江紹興,1887年 (清光緒十三年) 生於河北保定。早年入北洋陸軍速成學堂,後赴日本,曾加入中國同盟會。回國後,入奉天講武堂。1910年因涉嫌謀刺載濤案遭清廷通缉,被迫匿居河南。辛亥革命時,任關外軍總司令及煙臺民軍總司令。1912年任北京政府陸軍部顧問。1914年任陝北剿“匪”司令及陝西將軍署衛隊旅團長。1916年率部投閻錫山,曾任山西第一混成旅旅長,山西兵工廠總辦,山西暫编第一師師長。1926年任綏遠都统; 8月授震威將軍。1927年7月,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第三集團軍第一路總指揮及第一軍軍長; 1928年6月,任河北省政府委員兼主席; 同年任中央政治委員會太原分會委員。1929年3月,當選爲國民黨第三届候補中央監察委員; 8月任山西省政府委員兼主席。1930年中原大戰後,任第二十二軍軍長。1931年1月,任山西省政府民政廳廳長; 6月任國民政府委員; 12月任北平政務委員會委員; 同月當選爲國民黨第四届候補中央監察委員。1935年4月,授二級陸軍上將; 6月復任河北省政府主席,天津市市長,天津警備司令,津沽保安司令;8月兼任河北省保安司令; 11月當選爲國民黨第五届中央監察委員; 12月調任河南省政府委員兼主席。1936年1月,任河南省保安司令。抗日戰争爆發後,歷任第二十集團軍總司令,兼第三十二軍軍長,第九戰區副司令長官,第六戰區司令官,軍事委員會辦公廳主任及外事局局長,緬甸軍事考察團團長,國民政府駐美軍事代表團團長。1945年5月,當選爲國民黨第六届中央監察委員; 9月任國民政府參軍處參軍長。1946年4月任駐日本軍事代表團團長。1949年辭職,留居日本。1974年曾回國探望。1978年5月病逝於日本。終年91歲。 商震 浙江绍兴人。生于保定,字起予。保定陆军速成学堂肄业。早年在奉天军队中从事革命活动。1912年在山东任第二混成旅旅长,旋调北洋政府陆军部顾问。二次革命反袁世凯被捕,后被保释。1914年入北洋军第七师任团长,1916年投阎锡山,先后任山西第一混成旅旅长、暂编第一师师长。1926年攻入绥远,任绥远特区都统。1927年响应国民党军队北伐,向奉军进攻。次年任第三集团军前敌总指挥,率先进入保定及京、津。旋被任为河北省政府主席及平津警备副司令。1929年改任山西省政府主席。1930年在反蒋介石的中原大战时,向蒋暗通消息。战后任国民党第三十二军军长。1933年初,任华北第二军团司令,在长城冷口抗击日军。1935年任塘沽警备司令、天津市长。《何梅协定》签订后,因于学忠被日本人挤走而接任河北省政府主席,当选为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次年调河南省政府主席。抗日战争时期,历任第二十集团军总司令、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兼外事局局长、驻美军事代表团团长。1946年任联合国军事参谋处中国首席代表,同年10月回国任蒋介石副官长。1947年4月起,任驻日军事代表团团长。后辞职,优居日本。1974年、1975年曾回国参观访问,关心祖国统一大业。 商震1888~1978国民党军将领。字启予。大城(今属河北)人。曾任国民党军第6战区司令长官、总统府参军长,陆军二级上将。 商震 商震字启予,又作起予、起宇、启宇,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河北大城。1888年9月21日生于河北省大城县苦水务村。出身贫寒。早年在私塾读书,1905年考入陆军速成学堂评文班。后因“煽动革命”而被校方开除。1906年去东北沈阳谋职。1908年被迫离开沈阳,去乡下教书。后去日本,参加中国同盟会。1909年奉同盟会指示回国到长春从事反清事业,后去辽宁锦州。1910年从军,入东北新军第一标。1911年初,被保送去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学习。辛亥革命后,任关上军总司令及烟台民军司令,后潜赴台北。中华民国成立后,任陆军部高级顾问。二次革命时,曾一度被袁世凯逮捕。1914年投陕督陆建章部,任陕北镇守使署参谋长。1915年任陕西陆军第一混成旅步兵第一团团长,随陆建章在陕西镇压白朗起义。1916年初,陆建章被陈树藩驱走。商震率所部投奔阎锡山,任山西陆军第四混成团团长。1917年任晋军混成旅旅长,后兼晋南剿匪副司令及兵工厂厂长。1924年冬任晋军第一师师长。1926年9月初任绥远都统兼第一师师长。1927年随阎锡山加入国民革命军行列,任北方第一军军长兼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1928年初任第三集团军前敌总指挥、左路总指挥,进军保定。奉军退还关内后,任河北省政府主席兼河北 “剿匪” 司令。1929年春改任山西省政府主席兼民政厅厅长。1930年中原大战中任第五军团总指挥兼第二十二军军长,并任北平 “扩大会议”委员。大战结束后奉命整编山西军队,任第三十二军军长。1931年移驻洛阳,负责临时首都洛阳的防务,6月任国民政府委员。1933年初任华北第二军团总指挥,率部在长城沿线布防,抗击日军。1934年夏,兼任庐山军官训练团团附。1935年4月3日任陆军二级上将,6月兼任天津警备司令兼代天津市市长、塘沽保安司令,同月再次出任河北省主席,8月兼河北省保安司令。1936年任河南省主席兼豫北绥靖分区司令及河南省保安司令。卢沟桥事变后任庐山军官训练团教育长,旋改任第一战区第二十集团军总司令,率部至河北晋县、藁城一带布防,对日军作战。9月中旬奉命率部保卫石家庄。1938年7月兼任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1939初调任洞庭湖警备司令。1940年初,奉调去衡阳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5月奉调去重庆任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兼外事局局长。1941年任印缅军事考察团团长。1943年11月以高级随员身份随蒋介石参加开罗会议。1944年3月任中国驻美军事代表团团长。同年8月作为中方代表参加了中、美、英三国战后和平机构会议。后又参加在敦巴顿橡树园举行的四强(中、美、英、苏) 会议。1945年5月奉调回国,任国民政府参军长。1947年初,奉派去日本任 “同盟国对日委员会”中国代表团团长。1949年3月辞去驻日代表团团长职,留居日本,以经商为业。1974年和197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期间,曾两度回国参观。1978年5月15日病逝于日本东京,骨灰安放北京八宝山公墓。1929年、1931年12月先后当选中国国民党第三、四届候补中央监察委员,1935年11月、1945年5月当选第五、六届中央监察委员。 ☚ 鹿钟麟 黄大洲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