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除法Shangchufa
珠算中衡量被除数为除数的若干倍来估算求商的方法。其特点是用心算估商而不用九归口诀。除的步骤和试商方法与笔算相同。运用这种算法的关键是掌握以下规律:
❶置商位置。除数是几位数,就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数,够除就把商拨在被除数最高位左边的隔一档上; 不够除就多看被除数的一位,把商拨在紧挨被除数最高位左边的一档上。这两种情形被概括为口诀“够除隔位商,不够除挨位商”,或“被大隔商, 被小挨商”(其中“被”指被除数)。
❷减积档次。除数的第一位数与商相乘,积的十位数在商右一档,其余各位除数和商相乘,左一位除数的乘积的个位档为右一位除数的乘积的十位档。每次求得乘积,随即由被除数中减去。掌握了以上两条,用同样的方法继续去除被除数余下的数,就可以依次求出商的第二位、第三位、……
中国古代的筹算除法, 在宋代以前一直使用商除法, 但没有专门名称。在南宋杨辉 《乘除通变本末》(1274) 中始见“商除”的专名。珠算中的商除法, 以明代吴敬《九章算法比类大全》(1450) 为较早者。明代程大位《算法统宗》(1592)是珠算集大成的著作,但由于作者重归除轻商除,对商除法并无独到的论述。值得注意的是清初方中通的《数度衍》(1661),其中的珠算商除法有较高水平,与现代商除法已基本一致。但总的说来,明清两代数学家偏爱归除,而商除几至失传。直到本世纪,商除法才重新受到重视,特别是50年代以来,逐渐被列入小学珠算教材,取得较好效果。又经过珠算工作者的改进而渐趋完善, 并有进一步被推广使用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