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商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商歌shāng gē见“宁戚饭牛”。刘禹锡《游桃源一百韵》:楚奏系钟仪,商歌劳宁戚。高适《过崔二有别》:逸足望千里,商歌悲四邻。杜甫《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郑少尹》:滥窃商歌听,时忧卞泣珠。 《商歌》![]()
罗与之 东风满天地, 贫家独无春。 负薪花下过, 燕语似讥人。 《商歌》是一个古老的诗歌题式。春秋时的宁戚就曾唱过两首自鸣不平的《商歌》。“商”是我国古代五音中象征萧瑟秋天的,所以“商歌”属秋。可是罗与之的《商歌》,讲的却是春天里的事。 《礼记·月令》云:“孟春之月,东风解冻。”东风乃是春天的象征。《商歌》用“东风满天地”开头,说明春色充盈于天地之间。春风送暖,万物复苏,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陶醉的季节。可是诗人紧接着笔锋一转,写道:“贫家独无春。”这个“独”字用得很有力。本来春天是造化对人类的厚赐,它应该属于所有的人,可是在诗人所生活的现实环境中,那些贫苦人却“独无春”。一个“独”字,把贫苦人排斥于春天之外。是因为春风对穷人特别吝啬吗?请听诗人的回答:“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原来大自然给予每个人的机会都是均等的,只是因为贫富的不同,那些为了生计而苦苦劳作的人才不能享受到春天的温暖。为了谋生,贫苦人不得不整天背负沉重的柴薪,去换取“身上衣裳口中食”(白居易《卖炭翁》)。虽然从鲜艳芬芳的花丛下经过,他们也不可能有欣赏一番的闲情逸致。这种情景和富人的踏青赏花形成鲜明对照。连那些在花间呢喃私语的燕子,也好像是在讥笑这些不懂得珍惜春光的人。这是多么辛酸的场面! 这首诗语言朴素明快,多用烘托对比的手法。一方面渲染春天无处不在,一方面又用“独无春”来表示春并不属于所有的人;写“贫家”无春,言外之意是唯有富室有春;写“负薪”,同时又写“花下”。这就使对比鲜明,动人心魄。此外,作者巧妙运用传统诗题作反面文章,诗言春,而题却言秋。这就使人联想到晋代成公绥《啸赋》中的一句话:“动商则秋霖春降。”作者的用意很明白,春,对穷苦人家来说,无异于秋天的萧瑟凄凉。 像《商歌》这样写“春非我春”(《汉郊祀歌·日出入》),“愁思看春不当春”(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万物皆及时,独余不觉春”(孟郊《长安羁旅行》)的诗,在罗与之以前并不少见,但这首《商歌》着力表现贫富劳逸的不均,就使诗的主题从个人感情的樊篱中跳出来,具有更深刻的社会意义。同时诗中所表现的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也属难能可贵。 商歌参见[宁戚饭牛]。刘禹锡《游桃源一百韵》:“楚奏系钟仪,商歌劳宁戚。” 商歌 商歌shānɡɡē━━ 悲凉低音之歌。喻自荐求官。语出《淮南子·汜论训》:“夫百里奚之饭牛,伊尹之负鼎,太公之鼓刀,甯戚之商歌,其美有存焉者矣。”桓公闻商歌,举以为大夫。晋·陶渊明《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 ☚ 得途 鸿飞 ☛ 商歌❶借指怀才不遇的悲歌。 唐杜甫《与严二郎奉礼别》诗: “商歌还入夜,巴俗自为邻。” 商歌指宁戚所唱低沉悲凉之歌。《淮南子·汜论训》:“夫百里奚之饭牛,伊尹之负鼎,太公之鼓刀,宁戚之商歌,其美有存焉者矣。”后因用为自荐求官之典。晋陶潜《陶渊明集》三《辛丑岁七月中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 商歌shāng gē悲伤的歌。商音悲凉哀怨,故称。《淮南子·道应训》:“宁戚饭牛车下,望见桓公而悲,击牛角而疾商歌。桓公闻之,抚其仆之手曰:‘异哉,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七谏 · 怨世》:“宁戚饭牛而商歌兮。” 商歌shāng gē悲凉的歌。商声凄凉悲切。《淮南子·道应》:“甯戚饭牛车下,望见桓公而悲,击牛角而疾商歌。桓公闻之,抚其仆之乎曰:‘异哉,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后用“商歌”比喻自荐求官。三国·魏·曹植《七启》:“此甯子商歌之秋,而吕望所以投纶而逝也。” 商歌 商歌商音之歌、商为五音之一,属五音之金音,其音凄厉,于时令为秋,故和悲凉的歌为商歌。《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其音商。”司马迁《史记·邹阳传》:“晋𫁼戚饭牛车下,而桓公任之以国。”《集解》注:“应劭曰:齐桓公夜出迎客,而𫁼戚疾击其牛角,商歌曰:‘南山矸(gan),白石烂。生不遭尧与舜禅,短布单衣适至骭(gan),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曼曼何时旦?’公召与语,说之。以为大夫。”汉东方朔《七谏》:“𫁼戚饭牛而商歌兮,桓公闻而弗置。”——𫁼戚喂牛而唱悲歌啊,齐桓公听见而重用。 ☚ 沙丘之鲍臭 烧牛之兵 ☛ 各种歌曲 各种歌曲称颂太平盛世之歌:康歌 康哉之歌 康衢之谣 ☚ 歌曲 各种用途的歌曲 ☛ 商歌shāng gē悲凉的哀歌。《楚辞·七谏·怨世》:“宁戚饭牛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