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商山四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商山四皓秦末汉初著名四隐士。即东园公、角里先生(角一作甪)、绮里季、夏黄公。据《史记·留侯世家》索隐引《陈留志》载:“园公,姓庾,字宣明,居园中,因以为号。夏黄公,姓崔,名广,字少通,齐人,隐居夏里修道,故号曰夏黄公。角里先生河内轵人,太伯之后,姓周名术,字道元,京师号曰霸上先生,一曰里先生。”四人修道洁己,非义不动。始皇时,见秦政暴戾,退隐商山(今陕西商县东南)。汉初,皆八十余,须眉皓白,人称“商山四皓”。高祖闻而召之,他们以高祖傲慢无礼,不至。后高祖欲废太子刘盈而立赵王如意,吕后用张良计,让建成侯吕泽持太子书信,卑词厚礼,迎来四人,使辅太子。高祖见后甚惊,说:“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遂消除改立太子的意图。 商山四皓shāng shān sì hào称年高德劭、名望素著的隐士高人;或泛指隐居深山避世。《汉书·王贡两龚鲍传》:“汉兴有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此四人者,当秦之世,避而入商雒深山,以待天下之定也。”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中:“四皓者,皆河内轵人也,或在汲。一曰东园公,二曰甪里先生,三曰绮里季,四曰夏黄公。皆修道洁己,非义不动。秦始皇时,见秦政虐,乃退入蓝田山,而作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何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之畏人,不如贫贱之肆志。’乃共入高雒,隐地肺山,以待天下定。及秦败,汉高闻而征之,不至,深自匿终南山,不能屈己。”白居易《奉和晋公侍中蒙除留守行及洛师》:商山老皓虽休去,终是留侯门下人。贾曾《奉和春日出苑瞩目应令》:招贤已从商山老,托乘还征邺下才。岑参《太白胡僧歌》:商山老人已曾识,愿一见之何由得。薛涛《酬杨供奉法师见招》:不嫌袁室无烟火,惟笑商山有姓名。 商山四皓 商山四皓为避秦乱隐居在商山的四位隐士,名东园公、绮里季、角里先生、夏黄公。因四人须发皆白,故称四皓。刘邦曾多次征召他们来朝廷做官,均不应召。后刘邦想废除太子,吕后用张良计,请出四皓辅助太子,刘邦看到后说: “羽翼成矣。”于是打消废除太子的主意。并作《鸿鹄高飞》诗曰: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又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 泗上亭长 人彘了戚夫人 ☛ 商山四皓 商山四皓晋·皇甫谧《高士传》:“四皓者,皆河内軹人也,或在汲。一曰东园公,二曰甪里先生,三曰绮里季,四曰夏黄公。皆修道洁己,非义不动。秦始皇时,见秦政虐,乃退入蓝田山,而作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何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之畏人,不如贫贱之肆志。’乃共入商雒,隐地肺山,以待天下定。及秦败,汉高闻而征之,不至,深自匿终南山,不能屈已。”后以此典指年高德劭的隐士高人。隋·虞世基《秋日赠王中舍》:“鹫岭访三禅,商山追四皓。”魏·阮瑀《隐士》:“四皓隐南岳,老莱窜河滨。”南朝梁·吴均《登钟山燕集望西净坛》:“才胜商山四,文高竹林七。” ☚ 善政驯雉 商羊 ☛ 商山四皓 商山四皓《史记·留侯世家》:“及燕,置酒,太子侍。四人从太子,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白,衣冠甚伟。上怪之,问曰:‘彼何为者?’四人前对,各言名姓,曰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晋皇甫谧《高士传》:“四皓者,皆河内轵人也,或在汲。一曰东园公,二曰甪里先生,三曰绮里季,四曰夏黄公。皆修道洁己,非义不动。秦始皇时,见秦政虐,乃退入蓝田山,而作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乃共入商雒,隐地肺山,以待天下定。”盛弘之《荆州记》:“上洛有商山,高士传谓地肺,即此也。”后以此典指年高德劭、名望素著的隐士高人。黎廷瑞《念奴娇·梅花》:“除是孤竹夷齐,商山四皓,与尔方同调。”赵必𤩪《水调歌头·寿梁多竹八十》:“不是商山四皓,便是香山九老,红颊白须眉。” ☚ 商女后庭花 商岩吉梦 ☛ 商山四皓【出处】 晋·皇甫谧《高士传》:“四皓者,皆河内轵人也,或在汲。一曰东园公、二曰甪里先生,三曰绮里季,四曰夏黄公。皆修道洁己,非义不动。秦始皇时,见秦政虐,乃退入蓝田山,而作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何归? ……’乃共入商雒,隐地肺山,以待天下定。及秦败,汉高闻而征之,不至,深自匿终南山,不能屈已。” 商山四皓西汉初居于商山的四个隐士。四皓名为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四人鬓眉皆白,年皆八十余岁,故称四皓。高祖召,不应。后高祖欲废太子盈立赵王如意,吕后用留侯 (张良) 计,以厚礼迎四皓,使辅太子。一日四皓侍太子见高祖,高祖曰:“羽翼成矣。”遂辍废太子议。见 《史记·留侯世家》、《汉书 · 张良传》。 商山四皓shāng shān sì hào由四个“幺”组成的骰子点色名称。商山四皓,指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四位老人。见《汉书·张良传》。皓,皓首,白头: 薛姨妈便掷了一下,却是四个“幺”。鸳鸯道,“这是有名的,叫做~。有年纪的喝一杯。” (一○八·1367) 商山四皓商山:山名,亦名商岭、商坂,在今陕西商县东。皓:白。四皓:秦汉时的四个年老隐士。指年老而有名望的隐士高人。秦末汉初,有四位隐士,名为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lù)里先生。他们见秦政残暴,便退隐商山。汉朝建立后,高祖刘邦曾邀其出山,四人没有答应。因四人年迈,须发皆白,故称“商山四皓”。(见《史记·留侯世家》) 商山四皓shānɡ shān sì hào指秦末隐居在商山的四位老人: 东园公、绮里李、夏黄公、甪(lù)里先生。泛指隐居的高士。皓: 白。 商山四皓shāng shān sì hào商山:古代山名。皓:白的样子。即汉初商山有四位白首隐士。泛指有名望的隐士。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