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粮基地shāngpǐnliáng jīdì指长期供给国家大量商品粮的固定产地。例如:“使水稻高产再高产,继续成为全国水稻高产样板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人民日报》1966.1.16)“‘八五’期间,为了大力发展和加强农业,促进粮食持续稳定增长,国家决定继续安排专项资金,分两批新建和巩固一批国家级商品粮基地。”(《经济参考报》1991.4.15) 商品粮基地shāng pǐn liáng jī dìб 商品粮基地commodity grain base稳定地供给国家大量商品粮食的产地。国家按照经济发展的要求,选定一些适宜种植粮食作物并能获得高产稳产的地区,给予一定的投资,以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使之成为巩固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这是提高粮食产量和商品量的有效方法。 商品粮基地 商品粮基地Shangpinliangjidi亦称粮食生产基地。历来以粮食生产为主,粮食商品率较高,能稳定地向区外提供大量余粮的农业生产地区。商品粮基地的建立,有着重要的意义: ❶能合理利用多种地域性条件,为粮食生产选择最适宜的自然环境。 ❷能充分利用地区内的自然条件和劳动力资源,集中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为发展粮食生产进行必要的基本建设。 ❸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粮食生产的专门技术水平。 ❹为国家粮食储备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❺通过商品粮基地的合理布局,可以缩短过远距离的不合理粮食运输,节约社会劳动。商品粮基地的农业经营方针应以粮食为主,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作物、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工副业生产。商品粮基地一般要具备以下条件: ❶余粮多,粮食商品率高,对国家贡献大; ❷生产条件好,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比重大,农业生产基础好; ❸条件好的宜农荒地多,水源足,投资少,见效快,扩种增产的潜力大; ❹运输方便。事实上,大多数地区只具备其中的某一、二项有利条件。 ☚ 农业区划 种植业 ☛ 00002474 |